揭秘-火烧赤壁与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是真实的吗?

史说新意 2024-03-09 13:04:09

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写的非常好,引人入胜,很多朋友都是读几遍的。今天本着探究历史真实的态度,扒一扒其中的一段故事,包括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蒋干偷信、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赤壁、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等典故。相信很多朋友也会感兴趣,因为,这些不仅是小说戏剧化描述,而且真实有较大的出入。

赤壁之战进军退军路线

首先诸葛亮作为当时闻名天下的军师,当然有跟东吴联合游说,但是这种生死存亡的合作不是基于你能说会道我就信,根本原因还是孙权是个有野心的霸主,加上周瑜鲁肃以及东吴精兵,自然不可能投降。所以没有舌战群儒这回事,《江表传》有记载孙权是主战的,张昭等儒臣是投降派,得周瑜、鲁肃领军人物的支持,于是决心联刘抗曹。至于诸葛亮七星台借东风,是小说神化的描述,草船借箭也是子虚乌有。

黄盖献计

而火烧赤壁呢?确实有发生,但是更具体的应该是火烧乌林。建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曹操53岁,当时统一北方后曹操意气风发想趁热打铁一举占领荆州,进而消灭东吴、西蜀。三国演义说率领80万大军南下,三国志记载25万,其中19万中原兵,6万荆州降兵。孙刘联军是东吴3万,刘备2万。赤壁之战其实一共打了2次仗,第一次是孙刘合兵逆流而上到达赤壁的时候打了一场遭遇战,曹操战败,于是退回乌林驻扎,水军将战船连在一起,后面黄盖用火攻,连营地一起大火,曹操兵败北逃。而曹操失败的最大原因不是被火攻,而是军队的瘟疫,这个比较真实,因为魏蜀吴三国的史书都有记载同一个原因:瘟疫。《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毕竟是失败的一方,写魏武帝的失败的事情自然不会很详细、而《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更为详细,达250余字。有记载到“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瘟疫的事情,也有黄盖献计用火烧的计策。因此,曹军中瘟疫盛行导致军队战斗力大降是事实。

关羽驻扎夏口

至于演义描述诸葛亮料定曹操败走华容道,又夜观天象道曹操今夜命不该绝,于是让关羽在华容道设伏还个人情给曹操,这是神化描述,曹操在败退的时候不慌乱三笑的故事也是假的,一笑诸葛亮和周瑜不会设伏笑出赵云,第二次又嘲笑笑出张飞,三笑还笑笑出关羽,也是戏剧性描述,(描述太精彩了,当时不惜上课也要偷偷在底下看这一段。)当时刘备率众在后面穷追曹操,只是没追上。

三国演义如此描述诸葛亮、关羽其实是满足大家的情感需要,历史上这两位的确是圣人,关羽的形象是武力值爆满、忠诚、义气的英雄形象,诸葛亮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谋略滔天、忠诚,两者都符合人们对英雄的理想化追求。

0 阅读:22

史说新意

简介:以史为鉴,读史明智,经世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