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幸运的睿宗李旦㈤

百年的驿站 2024-03-19 05:43:47

李隆基做了皇帝以后,他的兄弟们每天早上去朝见,退朝后就饮酒欢宴,斗鸡踢球,或者到近郊打猎。而李隆基派出问候他们的宦官一拨接一拨,前后相望。很多时候散朝以后,李隆基也亲自参加他们的各种活动。不但如此,李隆基还于皇宫的寝殿之中设置五个房间,号称“五王帐”,李隆基与兄弟们住在里面,大家在衣食住行等待遇方面完全相同,而且兄弟之间只行家人之礼,没有君臣之分,李隆基与兄弟们一起作赋吟诗,饮酒下棋,完全打成了一片。于是人们都认为,“天子友悌,近古无比”(《旧唐书·睿宗诸子传》)。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既然皇陛下对兄弟如此友爱,谁还会去挑拨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呢?退一步说,即使“有谗言交构其间”,皇帝陛下也不为所动,能够“友爱如初”嘛。

可惜,事情并不像人们表面上看到的那样简单。

身为嫡长子的大哥李宪特别“恭谨畏慎”,从来不谈论时事政治,也从来不与外人结交。而李隆基呢,也乐得“专以衣食声色畜养娱乐”诸位兄弟,就是不让他们“任以职事”(《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一)。说白了,朕不惜动用国库,将兄弟们都供养得好好的,让他们尽情地吃喝玩乐,就是不给他们一丁点儿实权——尤其是政治权利。这样,做皇帝的老三放心,当王爷的老大老二、老四老五们呢,也都乐得享受,过过省心日子、安心日子吧,别的还图什么呢?谁若不省心、不安心,李建成与李元吉,不就是血淋淋的前车之鉴么?

老二申王李撝刚刚出生时,就差一点撞上一场大灾难,《新唐书》本传是这样记载的:

“初生,武后以母贱,欲不齿,以示浮屠万回,回诡曰:‘此西土树神,宜兄弟。’后喜,乃畜之。”

李撝的母亲柳氏,不过是名普普通通的宫女,武则天很看不起她,竟然不打算让她的儿子列入兄弟之间。幸亏这位女皇帝信佛,一位名叫万回的和尚心存恻隐之心,假意说:哎呀太后娘娘呀,您的这个孙子可了不得呀,他是西方某某树神投胎转世呢,应该让他列入兄弟之中啊。武则天这才高兴了,“乃畜之”是什么意思?下令养育这小子也!那么如果将这三个字换成“不畜”,就是不予养育,与前面的“不齿”相联系,再根据武则天的一贯性格,显然不会简单地弃之于荒郊野外,而是决绝地将他“处置”掉,你说玄不玄?

老四岐王李范好学不倦而又擅长书法,还特别喜好结交儒生,只要你有点才华,不论贵贱,他都能以礼相待。于是一群文士如阎朝隐、刘庭琦、张谔等与李范诗文唱和,来往密切,他们还广泛收藏书画墨迹,为当时人所称道。

(《高处不胜寒——皇帝与他的后妃儿女们》系列之537)

0 阅读:9

百年的驿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