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死于宦官之手的李纯㈠

百年的驿站 2024-05-10 12:49:33

李纯 (778年—820年)

唐宪宗李纯是靠着宦官拥立登基的,最后也死于宦官之手,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李纯是李诵的长子,生于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二月,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受封为广陵王。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正月,李诵登基。由于皇帝有病,宦官俱文珍、刘光琦等为了对抗王叔文等,几乎是逼迫着李诵同意并正式册立李纯为皇太子。后来,李诵无论是七月份的让皇太子监国执掌实权还是八月份的正式退位,人们都能看到俱文珍等宦官集团的影子。正因为如此,俱文珍受到李纯的特别优待,“累迁至右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直到元和八年(公元813年)病死,李纯还“思其翊戴之功,赠开府仪同三司”(《旧唐书·宦官传》)。

在唐朝的君主中,宪宗李纯应该算是一位出色的皇帝了。在晚唐处士范摅(音shū)所撰的《云溪友议》中还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李纯即位之初,北方少数民族频繁地侵扰边境,李纯便召集文武大臣商讨对策。大臣们纷纷议论道:“自西汉以来,为了抑制匈奴的侵扰,和亲就成了一项基本国策:皇帝将公主嫁给匈奴首领单于,单于就成了皇帝的女婿;如果公主生的儿子又即位当了单于,那么,单于又成了皇帝的外孙了,哪有外孙与外祖父兵戎相见的道理呢?于是后人认为和亲有五大利益……”李纯当时没有表态,却转了个话题,问:“听说有一卿,很能写诗,其姓氏却比较冷僻,那是谁呢?”宰相答道:“是不是金陵人冷朝阳?他曾经在相州节度使薛嵩帐下做从事,最近又刚刚考中了进士。”李纯摇头道:“不是他。”宰相又问:“那么,是包子虚么?”李纯又摇摇头,随即吟道:

“山上青松陌上尘,

云泥岂合得相亲。

举世尽嫌良马瘦,

唯君不弃卧龙贫。

千金未必能移姓,

一诺从来许杀身。

莫道书生无感激,

寸心还是报恩人。”

“启奏陛下,这是戎昱的一首七言律诗。”一个侍臣答道,“京兆尹李銮见戎昱才华横溢,准备将女儿嫁给他,只是说他的姓不但冷僻,而且是‘戎狄’的‘戎’,实在不雅,要他改姓。戎昱就以这首诗明志,坚决拒绝了李銮。”

“对。”李纯高兴地说,“戎昱虽然是一介贫寒书生,却不为金钱权势所动,果然具有青松绿竹般的节操,实在可敬可佩。”稍停片刻,李纯又说:“朕又记起一首《咏史》诗,此人若在,可以让他当个朗州刺史,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桃花源就在朗州境内,足可抒发诗人吟咏的雅兴了。”对于同一个时代的戎昱,朝中大臣自然有人知道,他是荆南(今湖北江陵)人,年轻时考进士不中,遂漫游于河南、四川等地,后来又历任荆南节度使、桂管观察使的幕僚。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入长安,一度任职于御史台,晚年则寓居于湖南。其生卒年均不详,在唐宪宗与大臣们谈论其诗作时,估计他已经逝世了。不过,既然皇帝已经提起,便有熟悉其诗作的大臣当场吟诵起他的另一首五言律诗《咏史》: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高处不胜寒——皇帝与他的后妃儿女们》系列之578)

0 阅读:8

百年的驿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