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朝以后,为何再也没有王朝定都长安呢?

学典历史 2024-03-07 21:58:08

长安,自古以来都有着“十三朝古都”之称,在唐朝之前,一直作为国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至于宋太祖赵匡胤与明太祖朱元璋都曾想迁都于此,但最后却都不了了之,足以说明长安在这些帝王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为什么唐朝以后的王朝,都不再定都长安了呢?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

其一,经历过战乱洗礼

安史之乱爆发后,长安被安禄山洗劫一空,许多地方被焚毁之后,百姓流离失所;因受叛乱的影响,导致长安的人口锐减以及流失,这里逐渐失去了优势。即便后世王朝想定都长安,恐怕也难以恢复到曾经繁华盛世的局面。

其二,硬伤——缺粮

在唐朝,长安经常发生天灾,导致城中的粮食严重不足;而一旦粮食欠缺,就会饿死很多平民百姓,严重的话还有可能激起民变。

因此,后世王朝总结了“定都长安”的经验教训,没有再将国都放在这里;而是转移到了关中富庶之地,如洛阳、开封等地,这些地方的优势丝毫不比长安差。

除此之外,唐朝灭亡后,长期受战乱影响的长安,气候变得更加恶劣,居住在这的百姓难以承受饥寒交迫的生活;所以不再适合定都了。对此,小伙伴们怎么看呢?

0 阅读:23

学典历史

简介:学习历史,品读书中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