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下党上火车前被敌识破,随后假意不忿道:问你所长认不认识我

青史如烟 2023-05-03 10:41:49

1944年9月22日,清晨,金沟子(现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金沟子镇)火车站站台之上,秋意的寒凉让不少等车的旅客们,不由再次裹了裹领口。

地下党员刘世范望着不远处,吐着白烟即将入站的火车,不禁松了口气,只要登上这列火车,此次的任务便算是完成一半了。

刘世范下意识地收了收左边的袖笼,那里面藏着一份满洲省委转交开原地下组织的秘密情报。

入站时,火车站处的伪警察虽然搜得十分仔细,但这份被精心缝制在袖笼里的布片情报,最终躲过了敌人的搜查。

谁会想到,这个看似如同大补丁的布片内侧,竟然写有一面密密麻麻的字迹。

此时的刘世范,正庆幸刚才有惊无险地闯过了敌人的搜查关卡,即将顺利登车离开此地。

然而,他却没有注意到,不远处,一道阴恻恻的目光,已经死死地盯了他许久。此刻,对方压了压帽檐,向着刘世范站立的方向,快步走来。

“呜~呜~”鸣着汽笛的火车,缓缓进站,随后停在了站台跟前,等候的旅客们顿时拥到了火车跟前。站台之上,伪警察挥着小棍子,不断地轻声低喝着,勉力维持着眼前这幕乱糟糟的登车秩序。

刘世范提起小箱子,准备挤进人群之内登车,然而,就在他抬脚准备上前之时,旁边一人突然伸手拦住了他。

“先生,上哪儿去,干什么去?”

一声带着三分警惕、七分敌意的话音响起,一个穿着伪警察制服的中年男子,伸手拦住了刘世范,对方眯着有些浑浊的眸子,不断上下打量着对面的刘世范。

这名伪警察名叫邱平义,是站里面的老油子,在火车站厮混了几十年,别的本事没有,倒是练就了一双“泼辣”的眼睛。

自打刘世范来到站台不久,邱平义便注意到了对方,这个人身穿协和服,拿着文明棍,还带着一副金丝边的眼镜,看似颇有身份,但站在那里却是让人感觉有些不一样,具体哪点儿不对,邱平义也说不上来。

邱平义盯着看了许久,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上前拦住对方查一查。

“我在哈尔滨矿机厂做翻译,这次厂里派我去开原办点事儿。”虽然吃了一惊,刘世范还是立马恢复了正常,平静地回答着事先已经准备好的身份说辞。

按照刘世范的以往经验,但凡自己抛出来与日本人有关系的身份,地方上的伪警察一般都不敢再做纠缠,然而,这次,他却有些失算了。

可眼前的这名伪警察,听罢刘世范的身份之后,非但没有丝毫闪开放行的意思,反而狐疑地看着他,继续追问道:

“那你的证件呢?拿出来看看。”

刘世范哪有什么证件?先前的说辞不过是想让对方知难而退,不要纠缠,谁会想到还真遇到个这么“不开眼的”。

刘世范轻轻吸了口气,经过对方这一拦,站台上的旅客已经基本上车了,列车旁的乘警已经开始摇起了铃铛,催促着还未上车的旅客们,尽快上车。

“证件在箱子里,拿的话有些麻烦。”刘世范故意为难道,“您看,马上就要开车了。”

对面的邱平义却并不理会这些,他摆着手催促道:

“快点儿,快点儿,你赶快找出来。”

此时距离开车,还有三两分钟,邱平义叹了口气,将箱子放在了地面之上,打开翻寻起来,他找得很慢,仿佛害怕扒乱了东西,丝毫没有理会旁边不断催促的邱平义。

“找到没有?”眼看着火车已经渐渐开动,邱平义见对方依然在那里慢条斯理地找着,他的内心不由浮现出一丝得意。“对方果然有问题!”

“哦,”刘世范抬起头,小心地阖上箱子,随后起身道:“没有找到,应该是落在厂里了。”

“那你不能走!”邱平义见状,登时兴奋起来,自己无意间的一个怀疑,竟然还真抓到了一个“嫌疑分子”,一想到此番立功,日方那边必有奖励,邱平义不禁兴奋地搓了搓手大声对刘世范喝道。

“收拾东西,跟我去警察所走一趟。”

“凭什么扣我,你知道我是谁吗?不知道的话,把我的名字跟你们所长说说,看看他认不认识我!”眼看对方想要扣下自己,刘世范登时装横道。

他这一吼,倒让邱平义愣住了,难道自己怀疑错了?对方真是很有背景?

车轮“咔嚓、咔嚓”地从身旁响起,身后的列车开始缓缓启动,频频的鸣笛,让邱平义的脸上有些阴晴不定,看着对方不忿的模样,一瞬间,他甚至有点怀疑自己先前的猜测,是不是真的疑神疑鬼,猜错了。

正当邱平义逡巡不定的时候,刘世范突然扬了扬文明棍,指着其身后喊道:

“喏,那不是你们所长,你去问问他!”

邱平义闻声下意识便转身去看,只见站台后面,通往此处的长条石阶之上,空荡荡的,根本没有任何人影的痕迹。

“糟了!”

邱平义下意识地在心头猛叫,随后立即转身回看,只见身后已然空空如也,再往前看,先前那人已经纵身攀上了火车的末尾之处,随着开动的火车,渐渐远去了……

邱平义张了张嘴,望着火车离去的方向,猛地一拍大腿,赶紧向着站内冲去。在向站长结结巴巴汇报了站台上的情况之后,站长立即拨打了开原火车站的电话,让对方通知当地日伪警察,在开原火车站站台,布下人手,准备拦截抓捕这名“可疑人员”。

然而,过了半晌之后,开原那边传来了消息,对方不无抱怨地告知,开原方面,派出了大批日伪人员,搜了许久,却连那名“翻译”的影子都没有看见。

对方十有八九,在火车进站时,已经跳车逃跑了。

正当一众敌人猜测、抱怨的时候,临近车站跳车而去的刘世范,已然翻越铁路沿线封锁,安然脱险。

在那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273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下面合集内的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开原文史资料》,李中山记述

0 阅读:17

青史如烟

简介:我们的每天都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