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超过大陆,台湾电影还能再次崛起么?(上篇)

信息公布的小酒窝 2024-05-10 18:30:51

——《台湾电影史话》读后感

之前在查找香港电影资料的时候,就时不时出现台湾的影子,无论是投资、拍摄、发行、放映还是版权,台湾的影响力都无处不在,甚至一度超过大陆。

那么台湾电影本身的发展历程呢?我特意买了这本陈飞宝老师的《台湾电影史话》,为大家一探究竟。1998年全国最早的研究台湾问题学术机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成立,陈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份子,后来把台湾电影作为主要研究方向,这本书就是他主要的研究成果。

现在好多书不能说不好,就是太厚了,总觉得只有写的和砖头一样厚,才是显示出本事。为了厚,喜欢把一件事情翻来覆去,罗里吧嗦的说,很多时候明显一个图表可以搞得明晰易懂。或者干脆去复制粘贴一下,导致某段文字的行文风格明显与全文大不相同。以上种种,看似面面俱到,实际丧失了可读的流畅性,很容易导致读者中途放弃。

和香港、大陆电影一样,台湾电影经历早期台湾电影(1905-1949)、复苏时期台湾电影(1949-1962)、黄金时期台湾电影(1963-1969)、严峻时期台湾电影(1970-1979)、新时期台湾电影(1980-1989)、新新电影时期(1990-至今)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各个阶段又有哪些细节呢?

一 1895-1945日据时期台湾电影的萌芽

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之后,台湾的一切,不免深受日本影响,包括电影。

日本的八大制片公司“松竹”、“日活”、“新兴”、“东映”、“大都”、“极东”、“全胜”、“南旺”等,经营明星与制片厂制度,竞争激烈。1925 年起一直到50年代中期为止,日本影片产量高居世界第一位。

1927 年后,台湾日本片的输入每年多达1000部以上(包括剧情片及新闻片),平均占进口量的3/4,其余才是美国片为主的外语片。

到了日据时代末期,也就是二战时期,台湾电影市场由日、德、意大利法西斯轴心国的影片犭独占,其他各国电影都在禁止之列。

由于此时日本电影本身的“强势”以及日本对殖民地的大力干预,台湾电影的诞生和早期发展的多个第一,不免和日本产生了直接联系。

1900年1月的“十字馆”,是最早公开放映电影的台湾戏院。和大陆、香港一样,早期并没有专门的影院,都是在戏楼听戏的空隙,进行零星的电影放映,而台湾人最早放映电影的人是苗栗人廖煌。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正值电影诞生后的第一个发展小高潮,世界各国都派遣电影摄影师,在中国东北的战场上捕捉各种战斗场面,从而进行素材累积和“技术演练”。

1921年台北芳乃亭,王云峰进行西片台语现场解说,成为台湾第一个“辨士”(也就是电影报幕员和解说员,辨士起初是日本比较流行的叫法)。

1922年日本松竹蒲田电影公司投资,田中钦执导的《大佛的瞳孔》,是日本在台湾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

1925年5月23日,对电影志趣相投的台湾人刘喜阳、李松峰、郑赴超人、李延旭、姜鼎元、张云鹤、李竹麟、杨承基、陈华阶、连云仙等人,成立台湾电影研究会(台湾映画研究会)。其中任职台湾总督府的李松峰,透过教育会电影部在美国芝加哥购得一部摄影机,再请刘喜阳担任编导,拍摄了台湾人自己制作第一部故事片《谁之过》。

从此台湾电影在血与泪、战与火的洗礼中正式诞生。

二 50到70年代台语片(闽南语片)

1950年8月6日台湾农教电影公司迁台重组,通过新的章程,国民党党中央成为大股东,董事会推蒋经国、张道藩、胡伟克、原央航总经理戴安国等为常务董事,蒋经国(蒋介石之子)任董事长,正式成为三大电影“国企”之一。

1954年6月,蒋介石亲临台中巡视“农教制片厂”,下令将“农教”、台湾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影”)垂直整合,于1954年9月1日正式合一成立“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台湾中影”)。

“台影”董事长戴安国(戴笠之子)出任“中影”董事长,“农教”总经理李叶留任“中影”总经理。台湾中影几乎吸纳所有公用资源,成为事实上垄断性质的“托拉斯”企业。

在民营方面,台湾光复以后,第一家制片公司是万象影业公司。1949年春,上海万象电影公司的张瑛与编剧张彻,先后率一班演员员和技术人员到台湾拍《阿里山风云》。

此时正值上海解放,摄制组应该滞留台湾,后来购得国泰电影公司的设备,在台湾另组万象影业公司,继续影片的拍摄,也意外成就了台湾民营电影制片企业的诞生。

而随着香港电影五六十年代,依靠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等诸多有利因素,率先在亚洲地区实现突破,自然成为台湾等诸多地区学习和效仿的对象。

1964年之前一直多在香港发展,成立过岭南影业、自由影业、岭光电影公司的电影强人黄卓汉,在台湾成立第一影业公司,逐渐成为70年代台港地区的四大电影机构之一(其他三家第一是邵氏,第二是嘉禾,第三是“台湾中影”)。

1963年李翰祥为邵氏执导的黄梅戏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湾上演风靡了无数观众。

仅台北市的“中国”、“远东”、“国都”3家戏院便联袂上映62天,创下了162天联映930场,观影721929人次,总票房840万元新台币的空前卖座纪录。这项纪录持续保持了21年之久,才在 1984年被成龙的《A计划》所改写。

尽管成绩几乎“空前绝后”,由于邵氏是家族性质企业,李翰祥在地位和收入方面并没有大的提高,1963 年,李翰祥得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国泰集团和台湾联邦影业公司各投资一半,以及台湾官办台湾电影制片厂的支持和撑腰,在邵氏开拍的《七仙女》改景休工期间,李翰洋率演员与助手搭机飞台北开创国联公司。

他起用江青、钮方雨、汪玲、李登惠、甄珍等“五凤”及伍秀芳等演员,开办演员训练班,招收20余名学员,秦汉即出自门下。编导人才更多,导演如宋存寿、杨苏、朱牧、林福地、王星磊、郭南宏及张佩成等均成长于国联。

可惜到1970年随着两岸形势趋于紧张,有人向台湾当局“警总”密告李翰祥私藏鲁迅书籍,李翰祥只得回去香港自创“新国联”另起炉灶,后来又在邵逸夫的力挽下重回邵氏。

可以说李翰祥在台湾的8年,促进了台湾国语片的流行,甚至是整个电影摄制行业的现代化,并为台湾本土电影培育了大批人才。

1951年夏维堂、沙荣峰、张陶然、张九荫四人,积极筹备成立联邦影业,1964年6月神冈空难事件,电懋公司董事长陆运涛、联邦影业公司董事长夏维堂等人不幸离世,联邦影业从此由沙荣峰主持。

联邦影业有限公司早期的片源也主要依靠香港,主要是代理香港电懋、国泰影片在台湾的发行放映,到60年代初开始介入上游的制片业务。同时在1973 年8 月 19日成立国际电影冲印公司,是台湾第一家彩色电影设备冲印厂,终于成长为一家综合性的影业集团。

1960年至1963年间,与国风公司远赴日本合作拍《苦儿流浪记》、与新光在台湾合拍《梁红玉》与香港国艺秦剑合作《大马戏团》、与新天公司合作《女人与强盗》、与联合公司合拍《卖油郎独占花魁女》和《新桃花江》。

台湾掀起拍国语片高潮,是由于李翰祥到台湾拍片带动起来的,但李翰祥、胡金铨先后脱离邵氏公司,却是联邦公司幕后支持的结果。

胡金铨早在50年代便辗转进入龙马、长城、永华等电影公司担任美术、编剧、演员等工作,1954年永华停业后,胡金铨在香港美国新闻处“美国之音”,制作《空中剧场》、《东南体育报导》等广播节目。

1958 年,“美国之音”迁回美国,该台要把他调去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美国之音”总部任职,附随的好处包括美国公民身份、终身职,和未来退休金等。李翰祥说了一句:“当外国公务员有什么好?”再加上本身对电影的不甘心,才把他劝了下来。

1964年,胡金铨在邵氏完成第一部新派武侠片《大醉侠》,本来是叫好又叫座,但因为还是只能给固定导演费,没有丝毫分红。于是被联邦公司的沙荣峰趁机挖走,只身奔赴台湾,接连开拍《龙门客栈》、《侠女》,尤其是后者一举获得第二十八届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助力胡金铨成为国际年度五大名导之一。

(未完待续)

—————————————

每天更新干货内容,文章原创、资料搜集不易,承爱打赏点赞收藏关注!!!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