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低质’内容能获得高点击?

古怪先生 2024-05-10 09:25:27

原本我想把标题写成这个

[ 为何‘玻璃碴子’被误认为宝石:深度文章与‘无营养’内容的较量 ]

但后来想想算了, 太文雅了, 没必要了

hi 这里是阅读调频, 今天我要说的是一个普遍现象

就是平常你打开微信,有可能会发现,尽管一些公众号写的标题特别的诱人,但文章的内容却空洞无物。但这些文章的浏览量确高的令人费解。我将尝试深入解释这一种现象,并且试图回答一个关键问题

是什么让这些 “无营养” 的文章如此受到欢迎?

我就直接点名吧,比如 洞见 这种鸡汤大号,还有什么这语录那鸡汤之类的都算上文章标题都一个特点,话不给你说全了,内容千篇一律,空洞无味。或者就是那种

”人生最好的境界:无法爱上别人“

”你读的书,暴露了你的阶层..“

话说,这要搁十年前有可能我会被唬到,以为她写的是什么真知灼见,但见过了真钻石很难再把玻璃碴子当宝石看了

那为什么这类文章能够吸引大批量的读者?因为很多人不喜欢看书,见着玻璃渣子就以为是钻石。书看多了,特别是读过很多社科类书籍,当然也包括哲学啊、社会学、政治经济心理学等等这类书籍之后,你会发现很多类似 “洞见" 的公众号其实讲的都是 bullshit 一堆垃圾。

有些已经不是单纯的水平问题了,是道德问题眼睛里除了流量就没别的,除了爆款就是爆款,除了钱还是钱,压根就不在乎什么社会影响人家也会说,我又没逼着你看,自己没有判断力,你怪谁???

反正只要哄着敷衍这骗着顺着就能有10万+,那为什么还要费力不讨好的写文章来孤芳自赏呢?

毕竟网友们不都是一副 ”太长不看“, ”太难不读“ 的德行么

做自媒体就不要讲良心,多耽误赚钱啊,长衫脱下来之后,内裤也不用留了。

但反观那些高质量、有深度的内容寥寥几百浏览量甚至于几十浏览量,让我真的对公众号后台的推流算法质疑了,现在各大自媒体平台的不断成熟,后台已经不再是人工审核的年代了,全是算法算力审核,但是这样真的公平吗?

有人可能又要说了,你才读过几本书,你懂个屁,人家鸡汤写的戳心啊,他就是当代文坛的标杆。

嗯,我承认鸡汤文章,或者人性剖析类的文章确实很大程度的在情感上与那些读者产生共鸣,但我要说的是,一篇好的文章不仅仅是情感上的触动,还需要有深度广度、信息量和启发性。好文章是能够充分的引发读者的持续思考的。

这类”无营养“文章能流行起来的原因,我认为就是他们抓住了人性,对不对不重要,重要的是读者心理想要的那一份认同感,看到文章和自己的想法相符,得到了认可(并且我认为,希望得到认可的人压根就是一个没有成熟的人,谁会认可你?上层人认可你?无非就两种,一种要搞你,一种要利用你,下层人认可你,可能吗?)并且又产生了归属感,创作者呢得到了阅读量和分成,

一场愉快的交易,仅此而已!

0 阅读:2

古怪先生

简介:职业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