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华妃无法怀龙嗣,第一集至少六处暗示,你能找到几处

青妍人物纪 2024-01-18 20:43:43

图片:截图网络,侵删

《甄嬛传》第一集可真是绝了,不仅仅是背景铺垫那么简单,我每次看都会发现新的细节。

大家都知道,华妃因为长期使用皇上送的欢宜香无法诞下子嗣。

但不知各位甄嬛迷们,有没有发现:其实早在第一集,就至少有六处伏笔暗示此事。

哪六处呢,且听我慢慢说来。

一 太后提点皇上充实后宫,暗藏玄机。

敬事房的太监过来请求皇上翻牌子,可是皇帝无动于衷。

这时,太后走进来,先送了一碗清火的百合莲子粥,三言两语就拐到选秀的正事上。

当时太后是怎么说的来着:

“先帝嫔妃众多,自然子嗣多,你后宫里才有几个人,皇后,端妃,齐妃……想要绵延子嗣也难。”

从后面的剧情来看,皇后,端妃,齐妃这几位都是重要人物,从雍正皇帝在王府时就跟在身边了。

这几人也是很晚才领盒饭的,甚至端妃还走到了最后。

但,提到绵延子嗣这么重要的事,太后竟然没提到华妃,这就很匪夷所思了。

皇后,端妃,齐妃年纪老了,很难诞下龙种是没错。但华妃可比他们都年轻,而且她承宠次数最多,按理说,是最容易有子嗣的。

太后这么精明的人,怎么会独独落下她呢。

而听到太后这么说的皇帝,也似乎没有异议。

原因嘛,很简单。此刻的皇上和太后心知肚明,华妃因为欢宜香的缘故,不可能怀上龙钟。

而且,这事,皇后也知道。

二 商量选秀时,皇后暗讽华妃的话。

皇后赏赐一盒牡丹卷给华妃尝尝,华妃用眼神示意颂芝搞砸,颂芝故意没拿稳把牡丹卷摔了。

牡丹卷是只能皇后用的点心,皇后此举,其实是膈应华妃。

意思是有我这个中宫在,你再家大势大,终究只能为妃啊。有些事情不能逾越。

这一局,看起来皇后处处忍让,华妃得了面子,其实皇后才是棋高一着。

更杀人诛心的是,华妃离开时,皇后跟剪秋闲聊说的那句话:

“也不知道这届秀女选的怎么样,后宫是应该添几位新人,好为皇上绵延子嗣了。”

甄嬛传 第一集

这里简直狠狠地踩到华妃的痛脚了。

此处明晃晃地告诉我们,皇后是知道华妃不可能有子嗣的。

否则她这句话,只会提醒华妃赶紧怀上龙种。毕竟华妃恩宠最多,按理说她中标的几率也最大。

皇后不可能这么傻。

所以说她和太后一样,也是对欢宜香一事心知肚明,所以才故意这么说,戳华妃心窝子。

三 隆科多在苏公公面前的倨傲

第一集开头退朝后,年羹尧和苏公公的对话,也是伏笔。

苏公公奉皇上口谕,给年大将军送医治臂伤的金疮药,一开始年羹尧双手别在背后,像个大领导似的,倨傲不屑。

弹幕里说年羹尧此刻拽的二五八万似的,还真是这样。

你看年羹尧问起华妃的时候,苏公公怎么措辞的。

苏公公说:华妃娘娘凤仪万千,宠冠六宫啊。

这话多么的危险啊。凤仪万千,皇后才能如此形容吧。

意思是华妃娘娘这荣宠超过了后宫所有人,风头无俩,跟皇后比都有过之而不及呢。

这要是换个脑子活络的,立马会表示诚惶诚恐了。

可是年羹尧硬是没听出来,还心安理得地“嗯”了一声。

年羹尧丝毫不觉得这话有什么,反而有一种“我年羹尧的妹妹,有这待遇也是应该”的意思。

所以你们看,年羹尧走了后,苏公公那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苏公公怕是最懂皇帝心思的,自然也明白皇帝对年羹尧的戒备和忌惮。

年羹尧越是跋扈,华妃就越危险。

他越关心妹妹,华妃就越不可能怀上子嗣。

历史上,外戚干政的教训还不够多吗,要是华妃诞下龙子,谁敢保证年羹尧不动歪心思。

所以啊,年羹尧的高高在上,也是暗示华妃不可能诞下龙种。

四  张延玉提醒皇帝戒备年大将军

此处原因同上,不多解释

五  皇帝看望华妃,却注意到福子

前面说到,华妃和皇后第一次对台戏时,颂芝故意把皇后赏赐的牡丹卷摔了。于是,皇后借题发挥,把福子,安插到华妃身边。

殿选前几天,皇上去华妃那里吃饭,他一眼就注意到侍女福子。

很多人说这一段,皇上和福子搭话,是见色起意。

其实不然,这段背后隐藏着的是,皇帝对华妃的深深猜忌。

若福子因为姿容引大胖橘侧目,那她在皇后那时,怎么没被皇帝注意呢。

福子是皇后的人,可皇帝每个月都会去看望皇后的,福子假如真有美貌,皇帝不可能没发现。

要知道,华妃善妒,皇后比她大方多了。

皇帝若在皇后那里注意到福子,皇后说不定还会直接把福子送皇帝床上。反正这是她的奴才,忠心耿耿,以后还能为她所用。

但华妃就不一样了。她喜欢独宠。皇帝夸赞福子长得清秀,只会加速福子领盒饭。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我认为,皇帝此举,绝不是因为色字。

恰恰是因为,从始至终,皇帝对华妃很提防。所以华妃宫里一点变化,他下意识都很警觉。

不然突然多了一个人,他缘何能第一时间就注意到。

再者,他看到福子的时候,问她多少岁。福子说17岁,皇上怎么说的?

皇上说,记得华妃刚嫁给他的时候也是17岁。这话听在华妃耳里,可真杀人诛心啊。

六 殿选当日,华妃看到秀女的镜头。

殿选当天,雍容华贵的华妃,高高在上地坐在仪车路过,突然看到穿的花红柳绿秀女,一茬茬的入宫中,个个碧玉年华,来参加殿选。

她愣了一下。此时镜头拉近,给了她脸部特写:

华妃不知想到了什么,一向倨傲的她难得有些落寞。

众所周知,《甄嬛传》没有废镜头,而这里不仅给了华妃特写,也给了一群青春洋溢的秀女很长的镜头。

这其中包含的深意,或许还能再解读一层:

华妃是过去时,她终将沉寂,这些秀女才是新生势力。

以上,是第一集的六处伏笔,处处都暗示着华妃的凄惨结局。

最后送给大家一个彩蛋:

年羹尧在接金疮药之前,他行礼感谢皇帝圣恩,你猜此时恰好从宫门里走出的那个人是谁?这里其实也和后面的剧情有呼应噢。

1 阅读:570

青妍人物纪

简介:名人明星,历史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