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对赵匡胤有恩,为何他却要发动兵变?

学典历史 2024-05-19 20:18:03

赵匡胤从一个小兵慢慢升任到了掌管禁军的殿前司都点检,除了自身有才能之外,再就是遇到了柴荣这位伯乐;可当柴荣驾崩,传位于幼子柴宗训之时,赵匡胤就发动兵变,逼柴宗训退位,为什么赵匡胤要这样做呢?

其一,野心驱动

《新五代史·安重荣传》中有载,“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作为五代十国的亲身经历者,想必这也是赵匡胤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在那个纷繁复杂的乱世之中,只要有实力并且手里有权,就会被野心所驱动;即便柴荣对他有恩,也很难打消赵匡胤夺取天下的雄心壮志。

其二,皇位易得

周世宗柴荣驾崩后,将皇位传给了7岁的儿子柴宗训;面对“母寡子弱”的状况,赵匡胤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公元960年,赵匡胤趁北伐之际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被部下黄袍加身;之后返回京师开封,逼柴宗训退位。

因此,赵匡胤也成为了史上打江山最容易的开国之君,兵不血刃就夺取了后周天下,建立了大宋江山。

其三,形势所迫

后周居天下之中,周围有北汉、辽国、南唐等政权,可谓是强敌环伺,稍不留意就会被灭;再加上主少国疑风险很大。

与其等着敌人主动进攻,还不如赵匡胤自己夺权,这样做的话,别人还不敢轻易发兵攻打。

赵匡胤虽然夺取了后周,但并未赐死柴宗训一家,而且妥善安置,善待柴氏后人;也算是报了周世宗柴荣当年的知遇之恩。对此,小伙伴们怎么看呢?

0 阅读:30

学典历史

简介:学习历史,品读书中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