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蛮夷:6、封建是怎样炼成的(中)

节度使 2024-05-02 09:44:22

大楚蛮夷:6、封建是怎样炼成的(中)

天子英明神武,武力值爆表,诸侯吃秤砣,铁了心认你做老大,大哥说啥就是啥,我就老老实实当小弟,鞍前马后跟你跑,出生入死为你干。

假如有一天天子咽气了,又没有明确继承人,又或者诸侯对继承人有分歧,引起无畏争端,导致国家内耗,王室衰弱,又该如何收场?

作为一国之主的天子,你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几千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继承制,才能实现权力传承和交接的顺利。

继承就是积累,通过一代一代人的艰苦奋斗,实现劳动力、土地、资本、权利的良性积累,使国家或者家族不断壮大昌盛,来抵御未知的风险。

在很早很早的时候,也就是三皇五帝的那个时代,整个中原大地上有无数的部落,部落老大死去之后,由统治阶级内部最强大的人来继续当老大,否则部落根本没法存活下去。

这种继承制叫做“禅让制”。

初中听老师讲禅让制时,我觉得这些禅让的人大公无私,明辨是非,懂得退位让贤,有集体荣誉感,后来才发现其本质还是为了生存。

等到大禹执政的时候,大禹通过治理水患,不断兼并其他部落,使其所在的部落成为当时一个强大的部落。

随着制度的完善,寿命的延长,大禹家族人口越来越多,势力也越来越强大。等到大禹死的时候,他的儿子启已经控制住了整个部落的权力,自行袭位,建立了夏朝。

于是,公天下就变成了家天下,禅让制就变成了“父死子继”或者“兄终弟及”两种继承制。

兄终弟及的意思是兄长死了弟弟上,好处在于弟弟一般都会比儿子年长,执政经验和资源也会更丰富一些,所以在短命或者乱世的时候,传弟就要比传子更稳固一点——殷商大多采取这种方式。

那传了弟之后呢?再传弟?弟弟这辈人总有一天都会死光,到时候是传给兄长的儿子还是弟弟的儿子?

这个就有点扯不清了。

《史记·殷本纪》: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

从政权稳定的角度来看,还是传儿子好,继承关系清晰,不容易出乱子。

古时的“继承”和现在的“继承”侧重点不一样,现在所说的“继承”主要是指接受遗产,房子车子票子等等。但在当时,“继承”主要是指宗祧继承、封爵继承,房子票子这类的遗产继承对古人来说并不怎么重视。

《言行龟鉴·家道门》:无土与爵,则子孙无以继承宗祀。

所以,对统治阶级来说,他们所谓的“继承”,是权利的继承。

要搞清楚权利如何继承,就要弄明白权利是个什么东西。

你抡起拳头来就跟鲁提辖一样虎虎生风,三拳打死镇关西,崇拜你的人就多,你振臂一呼,一呼百应,这就是权利。

你家里有钱有矿,能够养活很多人,你在集体中就占有主导地位,拥有分配权,这就是权利。

你擅长文艺,广场舞出神入化,跟随你的大妈大爷越来越多,组织也越来越庞大,你有话语权,这就是权利。

你开了美颜,直播间人气越来越高,打赏你的小哥哥暗暗较劲,你带货能力堪比罗老师,这就是权利。

所以,权力的本质就是群体共识。

所谓共识,就是信任,就是流量,就是盲从,就是极化,就是无意识。

谁汇集的共识越多,谁的权力也就越大。

在天子的众多儿子中,谁能汇集更多的共识,谁就是封建事业的接班人。

如果对天子的儿子进行分类,有且只能分为两类:嫡子,庶子。

嫡子,正妻所生。

庶子,妾生。

正妻,出身高贵,其背后势力为贵族或者官宦世家,得经过三书六礼、明媒正娶才能娶回家,联姻产物,受婚姻法保护。

妾就不同了,只要有钱,你想娶就娶,想买就买,想卖就卖,想送就送,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适用于物权法。

谁生的儿子能汇集更多的共识,应当一目了然了吧。

按照礼制,嫡子所汇集的共识,是庶子不能望其项背的。

很多时候,不是母以子贵,而是子凭母贵。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立庶子,周幽王的后果你们也是知道的。

但嫡子也有长子、次子、三子或更多子之分,到底让哪个儿子继承王位呢?

你肯定会想到立当中最贤的一个儿子,毕竟皇帝常有而好皇帝不常有,你选择做伯乐,为自己的江山负责,不希望毁在下一代手里。

立贤好不好?

我觉得很好,贤明的君主能够千秋万代,万世永昌。

但如何分辨几个嫡子哪一个够贤?

怎么去判断?

说你窝囊透顶,软弱可欺;换个说法——宽厚仁德,善施天下,贤。

说你刚愎自用,残暴不仁;换个说法——雷厉风行,杀伐果决,贤。

说你碌碌无为,毫无建树;换个说法——清静无为,垂拱而治,贤。

无法判断。

人心隔肚皮,也说不准你今天很贤,擭取权利后又变得不贤的,这种黄帝多了去了。

并且“贤”这玩意儿是个口碑问题,根本没有啥客观标准。

嫡长子的辅臣、朋友、同学觉得大儿子很贤,必须掌握权力。

嫡次子的辅臣、朋友、同学觉得二儿子很贤,必须掌握权力。

嫡三子……

你觉得大家的意见都很有道理,决定再等等,等到不再雾里看花、看的真真切切的时候再立贤。

然后就出事了:几个嫡子各凭本事,弄死其他兄弟,成功入储,大不了以后改改史书,说其他兄弟不贤,自己很贤。

最可悲的还是那些大臣们,几十年的摸爬滚打,几代人的刀口舔血,终于攒够了政治资本,权利中枢触手可及,临门一脚却还要像赌徒一样豁出性命去和某个嫡子深度绑定,稍微一不留神,祸及池鱼,轻则发配边疆,重则脑袋搬家。

就问你刺不刺激?

作为英明神武的天子,你决定避免无畏的内耗与动荡,于是很聪明的选择了嫡长子。

立嫡长子就一定比立贤更好吗?

不一定。这个制度容易出现一系列的昏君,历史上多了去了,但大家还是会不约而同坚定维护立嫡长子合法权益的。

做皇帝,懂点权术就行,不需要天赋异禀更不需要聪慧过人,只要不是太笨,都能胜任。

毕竟,稳定压倒一切。

以上看起来很熟悉是不是?

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也就是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这里不讨论天子或者正妻不孕不育的情况,那属于医学,与本文无关。也不讨论正妻生儿子的几率,那属于概率论。嫡子都死光了这种意外和非意外也不在讨论范围,那可能属于宫斗。

宗法制里的“宗”又分“大宗”和“小宗”。

假设你父亲是首代天子,而你运气又足够好,是嫡长子,那么你就受宗法制保护,可以继承父位。

但这个时候你的父亲还没咽气,在宗族(国家)里还是大宗(天子),你和你的兄弟们,不管是嫡的、长的、庶的、贤的,都为小宗。不仅如此,你父亲的那些兄弟们也都为小宗。

这些小宗们也称为“别子”。

大宗对小宗有生杀予夺的权利,反之则尊奉和服从。

《礼记·大传》:大宗惟一,小宗无数。

等你父亲咽气了,你就是天子了,就是大宗,你的那些兄弟和叔叔伯伯还是为小宗。

但这些小宗是相对你(天子)来说的,如果你给他们封爵了,做了诸侯,他们在封国内就属于大宗了,是为诸侯之祖。

他们的嫡长子等他们咽气后,继承爵位,在封国内也是大宗,其他的儿子则被封为卿大夫,就是小宗。

《礼记·大传》: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亡父)者为小宗。

这也是“祖宗”一词的由来。

卿大夫的嫡长子等爹咽气后,就是第二代卿大夫,在其家族中就是大宗,其他的兄弟们就是士,是小宗。

这样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一个统治阶级。

但士就不一样了,士的嫡长子仍为士,除了嫡长子外,其他的儿子就没那个待遇了,为庶人,脱离了贵族阶级,主要工作就是打杂,闲时种田,战时后勤。在国内生活就是国人,流亡到野外就是野人。

《左传.桓公二年》: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天子建国”即天子建诸侯,“诸侯立家”即诸侯立卿大夫,“卿置侧室”即卿立下级之卿或大夫,“大夫有贰宗”,即大夫立下级大夫或“属大夫”。“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指士以其子弟为隶级,庶人不再分等级而以亲疏为若干等级之别。

宗法制复杂吗?完全不难理解。

比如武王和周公旦的关系,从血统上来说,虽是兄弟,但从政治上来说已变成君臣关系,这是因为武王是周公旦的大宗(天子),周公旦是武王的小宗,文王的别子。

周公旦被封到鲁国后,就是鲁国的始祖。在国内,他就是大宗,鲁国诸侯之祖,嫡长子伯禽及其他儿子为小宗(卿大夫)。

周公旦死后,伯禽继承爵位,升成了大宗(诸侯)。但在天子面前还是小宗。周公旦其他的儿子对于伯禽来说还是小宗(卿大夫)。

可以看到,宗法制的特点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并根据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使得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话句话说,周朝封建制度的继续是靠宗法制度维系的。

真的是这样吗?

一个制度就可以维系一个封建国家长达八百年的国祚吗?

那些诸侯日渐做大,就没有反心?

势力庞大还能够甘居人下吗?

事实告诉我们,宗法制可不仅仅只是一纸公文那么简单。

未完侍续......

本文选自文章《 大楚蛮夷》,已获授权转载

作者:躺在屋顶数星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11

节度使

简介:耕读史书,以史为鉴,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