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新疆部队剿匪告捷,俘虏里却不见匪首,劝说下,一位漂亮姑娘解开谜团

修为之士 2024-05-19 18:49:24

1950年6月27日,北疆剿匪前线指挥、六军军长罗元发接到侦察兵报告:乌斯满带着他的白俄卫队通过奇台山路流窜到大柳峡一带,已与另一匪首贾尼木汗会合。

罗元发军长立即命令十六师火速组织部队围歼这股顽敌。

十六师师长吴宗先接到命令后,与政委关盛志研究决定:派四十六团副政委姜玉昆带二营及三营两个连迅速赶到大柳峡消灭敌人。

7月1日,部队从前山子出发。战士们听说要去剿匪,个个摩拳擦掌,精神抖擞,在夜幕降临前部队按计划赶到了五鬼泉。

“就地宿营。”姜玉昆下达了命令。

战士们熟练地搭帐篷、架锅,准备烧水做饭。

这时,一位哈萨克族老乡骑着马来到二营营地,用生硬的汉语说,他来找解放军有重要情况报告。

四连八班班长王俊一听有重要情况,丢下手中的饭锅就带老乡去见姜玉昆副政委。

宿营地的水还没烧开,紧急命令就到了。

姜玉昆站在一处高地大声喊道:“刚才接到一位哈萨克族老乡的报告,说乌斯满、贾尼木汗中午就在此地吃的饭,他们现在就在小红柳沟,离这里只有40里(20公里)。”

姜玉昆提高了嗓门喊道:“同志们,咱们是在这里吃饭、宿营?还是急行军赶到小红柳沟活捉匪首?”

战士们一片吼声:“活捉土匪头子为新疆各族人民除害!”

部队出发了。夜色漆黑,像扣了一口黑锅;空气中有一股湿乎乎的气息,仿佛能拧出水来,战士们一路小跑向小红柳沟奔去。

不一会儿,下起了倾盆大雨,但战士们依然继续前进。

大半夜时,先头部队的战士听到了大吠声,他们立即伏倒在地,后面的战士也迅速卧倒。

姜玉昆来到前面静静地听了一阵后,悄声下达命令:“七连攀上山头阳击敌人,四连正面进攻,其他部队堵在沟口。”

战斗打响了,枪声、手榴弹声响成片,受惊吓的牲畜也炸了群,向四处跑去。

被解放军追击了大半年的匪徒,早已成了惊弓之鸟,一听到枪声,便往山上跑跑得比兔子还快。

姜玉昆早料到了,“八二”炮这时发挥了威力,一发发炮弹在敌群中炸开了花。

匪徒看到解放军的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吓得两腿发软,抱着头筛糠似的直哆嗦。七连的战士如猛虎一般冲下来,将匪徒包了“饺子”。

四连的战士分头冲进帐篷,在一顶铺着厚厚花地毯的帐篷里,战士们看到两个留声机、几个大皮箱,还有大量的绸缎、布匹、元宝都原封不动地堆在那,就连挂在帐篷围圈上的两支手枪也没来得及拿走。可见乌斯满当时惊慌成什么样子。

被俘的卫兵交代说,一听见枪声,乌斯满连外衣都没穿,带着他的白俄卫队骑马逃跑了。

乌斯满帐篷旁边是贾尼木汗的帐篷,只见贾尼木汗的老婆抱着一个巴郎子在号啕大哭。

这一仗共缴获匪徒7挺机枪,1万余发子弹。

这时,天已蒙蒙亮了,战士们这才感到肚子饿得咕咕叫。

姜玉昆命令:“抓紧时间吃点干粮,半小时后,追击漏网的匪首。

部队追击了不到10公里,果然发现了敌人。

在白杨沟的一个山坡上,姜玉昆命令四连爬过山头直插敌人的身后进攻,“八二”炮架在山坡上瞄准敌人,七连堵住山口截击敌人。

这一仗共打死匪徒80多人,俘虏近百人。

战士们将俘虏集中在一块草地上,向他们宣传我军的政策:只要不再跟随乌斯满与人民为敌,即可回家与家人团圆。

这时,姜玉昆发现一位漂亮的哈萨克族姑娘坐在俘虏堆中,双眼充满着愤怒的目光,紧咬嘴唇,一言不发,两手紧紧地搂着两个元宝。

姜玉昆走到她面前。还不等姜玉昆发话,有个俘虏高声喊道:“她就是贾尼木汗的女儿,我看见贾尼木汗没来得及逃跑,不知躲在什么地方?”

姑娘一看暴露了身份,“哇哇”大哭起来。在姜玉昆的耐心说服下,姑娘极不情愿地指了一下不远处的一个山洞。

八班战士阎如保反应极快,随着一声“跟我上”,他们几个战士就向山洞扑去。

到了山洞口,他们高声喊道:“贾尼木汗快出来!不出来我们就开枪了!"说着他们拉响枪栓。

这时,只见贾尼木汗穿着国民党黄呢军大衣,举着双手哆哆嗦嗦走出来,他一脸惊恐和疲惫,目光呆滞,头发被雨水淋后乱得像块羊毛毡。

当天,北疆剿匪前线指挥罗元发收到从白杨沟发来的电报,四十六团副政委姜玉昆向他报告:乌斯满及少数随从骑马逃脱,贾尼木汗被俘。

不久,罗元发收到军区电报:“乌斯满在甘肃被我军活捉!”

5 阅读:1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