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之后南京燃气登上热搜,燃气收费为何屡屡出问题?

方觉时 2024-04-23 21:51:24

原本以为是个性问题,没成想却是共性问题。

在重庆燃气费争议将将平息之际,南京也是因为燃气费问题冲上了热搜。与重庆、成都类似,同样是居民们反映今年以来燃气费用大幅上涨。

4月21日,南京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发布一封《告客户书》,承认近期南京港华客户对城镇燃气计费问题较为关注,并公布企业监督电话,表态将在24小时内答复处理结果。

那么这回南京燃气又是因为什么计费异常了呢?

近期,继重庆、成都等地居民反映燃气费异常后,南京的燃气计费问题也引发了广泛关注。不少南京市民纷纷表示,自家燃气费用出现了大幅上涨,有的家庭甚至出现了翻倍增长的情况。这一现象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发酵,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

据了解,去年下半年起,南京中燃等燃气公司为天然气用户陆续免费更换了智能燃气表。然而,新表投入使用后,部分用户对其计量的准确性提出了质疑。有市民反映,在更换新表后,燃气费用明显上升,与之前的使用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

南京网友“宝宝潘哈哈哈”发帖称,“这个月缴燃气费,发现金额涨了不少,赶紧看了下去年账单,和去年同期比,翻倍都不止了。”

而这位网友晒出的缴费记录显示:去年6月、8月、10月时,用气量分别为25立方米、18立方米、19立方米,缴费金额都在五六十元,不过到12月份缴费时,用气量达到35立方米,缴费金额达到106.05元。今年2月份缴费时,用气量达到49立方米,缴费金额148.47元;4月缴费时,用气量47立方米,缴费金额达到142.41元。

这位网友发问,“就两个人洗澡,开火一个月就一两次吧,和去年比也没变,只有我这么高吗?”

针对市民的质疑,南京中燃等相关燃气公司迅速作出回应。

他们表示,新换的智能燃气表符合国家计量标准,且已经过严格的校准和检测,确保其计量的准确性。同时,燃气公司也建议用户在更换新表后,参照往年同期的燃气气量,持续多月观察气量变化情况,以便更准确地了解自家燃气使用情况。

然而,尽管燃气公司给出了回应,但市民的疑虑并没有消除,特别是在经历重庆燃气的事件后居民对于燃气公司的信任度可谓越来越低。

是偶然巧合吗?

4月19日,关于重庆燃气计费问题最终的调查结果是存在错抄和违规估抄、燃气计费周期混乱等多个问题,那么此次南京燃气会不会是类似的原因呢?

事实上,从2023年7月1日起,南京居民气价确实进行了调整。根据《市发改委关于调整居民用管道天然气销售价格有关事项的通知》,居民用气各档销售价格分别调整为3.03元/立方米、3.64元/立方米、4.24元/立方米,相较于之前的价格分别上调了0.30元/立方米、0.36元/立方米、0.42元/立方米。

这一价格调整无疑增加了市民的燃气支出,尤其是在燃气使用量较大的情况下。

除了价格调整外,其他政策保持不变。全市居民用管道天然气继续实施阶梯气价政策,同城同价,居民用气第一、二、三档销售价格价差比例保持1:1.2:1.4不变。这意味着,随着用气量的增加,每档气价也会相应提高,进一步加大了市民的燃气支出压力。

那么是否就代表着南京此次的燃气计费是由于涨价导致的呢?恐怕也不尽然。根据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南京主城区燃气由南京港华供应,江北新区由中燃燃气供应,江宁区由华润燃气供应。

又见“华润燃气”,巧合的是之前的重庆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同样也是由“华润燃气”参股,再包括反映类似问题的成都燃气,同样有着“华润燃气”的影子。

一次是巧合,两次的巧合,三个地方都发生类似事件却都有着同一家公司的身影,这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

在这场热议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作为公共服务行业的燃气公司,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他们应该积极回应市民的关切和疑虑,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和解释,消除市民的疑虑和不满。对于市民的质疑仅仅回应“新换的智能燃气表符合国家计量标准,且已经过严格的校准和检测,确保其计量的准确性”,显然是无法打消民众质疑的。

其次,政府作为市场监管者,也应该加强对燃气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市场的公平、透明和有序。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燃气作为重要的生活资源,其价格、计量和服务等方面的问题都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切身利益。对于涉及到民生问题的数据和信息,更应该加强监管和审核,确保其真实、准确、可靠。

0 阅读:0

方觉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