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鱼:珍稀名贵的海洋野生头索动物,中国列为二类重点保护对象

派大星的海底世界 2023-10-28 15:55:20

文昌鱼是低等无脊椎动物进化到高等脊椎动物的过渡型,别称蛞蝓鱼,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头索纲、文昌鱼目、文昌鱼科、文昌鱼属动物的统称,已列入《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Ⅱ级,未经许可私自捕捞、售卖野生文昌鱼都属违法行为。

形态特征

文昌鱼体呈纺锤形,略似小鱼,无明显头部,两端尖细,体侧扁、半透明,脊索贯穿全身,前端有眼点,前庭周围有38~50条口须,背部有一条“背褶”,后端有尾鳍、肛前鳍,腹面有一对“腹褶”,皮肤薄、半透明,身体两侧交错排列着65个透明而明显的V字形肌节。

分布范围

文昌鱼广泛分布在热带和温带的浅海中,尤以北纬48°至南纬40°之间的沿海地区最常见,例如地中海、马来西亚、日本、北美洲海岸等地都有出产,我国厦门、南海北部湾、烟台、威海、青岛、昌黎、合浦等地均有分布。

生活习性

1、环境:文昌鱼是喜暖性动物,对底质要求严格,通常仅局限在有机质含量低的纯净粗砂和中砂中,白天半截身体躲在沙砾之中,在阳光下摇摇摆摆,晚间离开沙窝到水面活动。

2、食性:文昌鱼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浮游生物、硅藻、高等植物碎屑等为食,摄食方式属于被动式,从摄食方式上看也说明了文昌鱼的低级性,在进化等级中要低于脊椎动物。

繁殖方式

文昌鱼为雌雄异体,出生后第二年部分个体性成熟,第三年全部成熟。产卵高峰期为每年五月份。到了繁殖季节,文昌鱼会成群地钻出沙中,相互嬉游、交配。雌雄异体生殖细胞成熟后,排到体外,在水中受精发育,第二天上午受精卵就发育成为能自由游动的幼鱼。有时,在某些特殊情况,幼体被卷入深海,变为深海的居住者,由于一些至今还不清楚的原因,使幼体一直延续到三年都在那里。身体不断地增长、很快地成为大型的幼体,甚至在变态为成体之前,它的生殖腺早已开始发育了。长满到11个月即开始成熟。

食用价值

文昌鱼肉质鲜嫩,味道清津甜美,制成干品可存放两年。文昌鱼是高级的食用蛋白,厦门人视为人间美味,常作儿童和老年人的补品。除了用干品当下酒菜,还可以熬汤,据地方志记载的最佳吃法是把文昌鱼放在锅里加生油焙干。科学家分析了文昌鱼的营养成分,发现它体内蛋白质含量高达70%,还含有较高的碘、磷、多种无机盐和碘质,且脂肪含量几乎为零。与真正的鱼类,例如公认营养价值最高的挪威三文鱼进行对比,文昌鱼明显胜出。每100克的挪威三文鱼约含18.4克蛋白质和19.8克氨基酸,胆固醇70毫克。

活化石传奇

达尔文曾说过一句话:“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它提供了揭示脊椎动物起源的钥匙。”因为至今为止,古生物学家尚未找到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的化石。5亿年前,地球上最早的由无脊椎到脊椎的过渡——脊索动物在海洋里出现,这就是文昌鱼。经过了漫长的岁月,脊索动物演化为各种脊椎动物,其中包括类人猿,因此文昌鱼在物种起源方面具有世界意义。文昌鱼没有脊椎骨,不容易留下化石的遗迹,但神迹般没有灭绝,成为了历史见证者般的“活化石”。——摘自《新浪尚品》

家庭烹饪

现文昌鱼属于国家级保护动物,禁止食用与捕捞!

珍爱稀有动物,从你我做起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