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泛滥成灾的“非洲鲫”,作为一名吃货也得退避三舍

派大星的海底世界 2023-12-20 22:04:52

罗非鱼不是鲫鱼。罗非鱼是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鲈形目、丽鱼科(慈鲷科)、罗非鱼属鱼类的统称,俗称非洲鲫鱼、吴郭鱼、福寿鱼等,原产于非洲,我国先后引进了莫桑比克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齐氏罗非鱼、黄边黑罗非鱼、奥尼罗非鱼、红罗非鱼等。

形态特征

罗非鱼体长椭圆形,高而侧扁,背部隆起,腹部圆,鳞大,圆形,背鳍发达且具10余条鳍棘,腹鳍末端伸达肛门,臀鳍与背鳍鳍条部相对,尾鳍末端钝圆形,体侧、尾鳍上具多条纵向网状斑纹,体色呈灰褐色,从背部至腹部由深逐渐变浅,鳞片边缘呈暗色。

分布范围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因具有生长速度快、食性广、繁殖力强、病虫害少、肉质好、产量高等优点而广泛引种至世界各地,我国先后引进了莫桑比克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齐氏罗非鱼等品种,现长江以南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普遍都有分布。

生活习性

1、杂食性:罗非鱼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其中幼鱼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随着鱼体长大逐渐转成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人工养殖条件下主要吃植物性饲料。

2、中下层:罗非鱼是中下层鱼类,一般情况下都在水体中下层活动,但季候变化、水温冷暖、气压高低、饵物环境、水位涨落、水质清浊等都会改变罗非鱼的活动水层。

3、喜温性:罗非鱼生存温度15~35℃,水温低于15℃处于休眠状态,水温低于10℃会被冻死,最高临界温度40~41℃,最适生长温度28~32℃,繁殖温度要求20℃以上。

4、耐低氧:罗非鱼的耐低氧能力很强,溶氧量窒息点为0.07~0.23毫克/升,水中溶氧量在1.6毫克/升时仍能生活和繁殖,水中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时生长不会受影响。

繁殖方式

罗非鱼会有口孵的行为,即雌鱼将受精卵含在口中,直到孵化为幼鱼,这种护幼行为对其繁殖十分有利。部分种类的罗非鱼在繁殖前,雄鱼会挖掘底土筑成盆状的巢,具有强烈的领域性,雌鱼将卵产于巢中,待孵化后再由雌鱼将幼鱼含在口中保护。将成熟的雌、雄亲鱼放入同一繁殖池中,每隔30-50天即可杂交繁殖一次。罗非鱼寿命可达5-7 年。——摘自《百度百科》

代表物种

1、奥利亚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是1981年从台湾省引入大陆的,而台湾省则是于1974年从以色列引进的,俗称蓝罗非鱼、紫金彩鲷等。

2、莫桑比克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是1957年我国从越南引进的,俗称越南鱼、爪哇罗非鱼、吴郭鱼等,最大个体普遍在1.5斤以内。

3、尼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是联合国推荐的优质水产养殖品种,1978年从苏丹首次引入,1985年、1992年、1994年又分别引进了一批。

4、奥尼罗非鱼:奥尼罗非鱼是用奥利亚罗非鱼作父本和尼罗罗非鱼作母本杂交获得的杂交子一代,在我国华南地区各地普遍都有养殖。

5、红罗非鱼:红罗非鱼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突变种,因鱼体为红色而得名,有尼罗罗非鱼型、莫桑比克罗非鱼型等。

6、:齐氏罗非鱼是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广东食品公司1978年从非洲引进的,在广东一带很常见,因个体小而鲜有人工养殖。齐氏罗非鱼

食用价值

1、促发育:罗非鱼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对促进身体发育有好处。2、护眼睛:罗非鱼鱼肉中含有大量的视黄醇,这种物质可以缓解夜盲症,也能缓解视力下降,能提高视力,也有提高视网膜功能,平时适量食用对眼睛有好处。3、调节血压:罗非鱼含有大量的牛磺酸和多种矿物质,这些物质被人体吸收以后可以软化血管,也能调节血压,更能辅助清除血液中的胆固醇,并且罗非鱼中含有丰富的硒元素,而硒是心脏代谢不可缺少的元素。——摘自《有来医生》

家庭烹饪

红烧罗非鱼——最家常的做法

1.罗非鱼去除器官去腹黑洗净后在表面各切几刀,然后用盐腌制备用

2.蒜拍扁、姜切丝、葱切葱花、香菜切段备用

3.锅中倒入适量油烧热后放入姜蒜爆香

4.放入罗非鱼小火煎至两面金黄色

5.倒入适量的清水,加入生抽、老抽、白糖,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炖煮10-15分钟

6.炖煮至汤汁浓稠鱼熟时,加入适量的盐和鸡精调味

7.撒上葱花和香菜即可

做法摘自《香哈美食》仅供参考

0 阅读:111
评论列表
  • 2023-12-22 22:32

    这玩意分不清,难吃的好难吃。小个头的一种吃过真香

    平凡人 回复:
    看水质呗,水质好的就好吃,水质不好的就难吃,买淡水罗非鱼认准黄白色的买,纯白色的肉软绵绵的而且泥腥味很重,宁愿多买几条小的也不要去买大的奥尼罗非,大是大但肉太老太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