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这个小区的做法,给解决电动自行车问题提供了参考

今西安 2024-03-14 14:59:29

很多法规的进步和完善,是以生命为代价的。

比如,南京雨花台导致15人死亡的高楼大火,促进了从国家到各个城市在电动自行车管理方面接连硬拳出击。

(图:网络)

2月26日,国家应急管理部相关会议指出,要深刻吸取近期火灾事故教训,督促各地突出“三类场所”和高层居民楼等,全面彻底排查整治各类消防安全风险隐患,集中治理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等突出问题。同时,应急管理部重申《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对违反上述要求,拒不改正的,由消防救援机构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另外,我国针对电动自行车安全性问题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即将出台。该标准将填补国家层面对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安全质量监管的技术依据空白。

相比电动自行车失火带来的惨重损失,应急管理部以罚款为主要手段的规定感觉还是偏软了,因而,很多城市都出台了更加严格的规定。

近日,西安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法律责任的通告,严禁在建筑内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连廊、楼梯间、安全出口以及消防车道、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停放电动自行车或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电动车自行车及蓄电池不得上楼入户,不得违反用电安全要求私拉电线和插座为电动自行车充电。违反上述规定,除了依据应急管理部的规定进行罚款,还进一步明确因违规停放、充电造成火灾,尚不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因违规停放、充电造成火灾,构成犯罪的,将按“失火罪”或“消防责任事故罪”追究刑事责任,对责任人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从上到下,总之一句话——坚决禁止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

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安全。

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其中80%的火灾是在充电时发生的,90%的起火致人伤亡案例发生在门厅、过道以及楼梯间。而且,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相比其他火情更难扑救。

一起起惨痛的案例,越来越严格的管理规定,就可以完全杜绝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吗?

答案显然不是那么肯定乐观。很多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随意停放在楼道,飞线直下几层楼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推电动车进电梯的业主和阻止电动车进电梯的业主之间发生纷争仍不时出现。究其原因,除了少部分人安全意识淡漠、自私自利基本素养缺失外,更多的,还是因为楼外停放难、充电难。

安全问题容不得丝毫侥幸,但很多业主面临的现实问题同样需要考虑。这就决定了,提升电动自行车治理成效,需要综合考虑充电、防盗、电价等因素,需要建设更多方便、实惠的充电设施,方能解决好车辆停放和充电的现实难题。

作为社会治理基层单元的社区,在整合各类资源,创新治理方式上有不小的空间,完全可以因地制宜探索破解难题之道。

近日,我无意造访的一个小区,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这是西安科技路附近的一个中等规模小区,说老不算太老,说新却又不新,小区除了一栋小高层安装有电梯外,其余的全部是七层的多层住宅,电动车就是想上楼,绝大部分也都上不了。

作为一个有点年份的住宅小区,这个小区别说有什么地下车棚,连机动车都是在路边停放。起先也是业主自己想办法解决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问题,后来随着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多,停车难、充电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在业主的呼吁下,物业终于拿出了给力的措施——建停车棚、建充电桩。

(图:千里)

而且,停车和充电分别在不同的区域。停车有专门的停车棚,可以供数百辆电动自行车同时停放,而充电却是在几处露天空旷区域。联排的扫码充电桩有好几处,每一处除了可同时供数十辆电动自行车充电外,也充分考虑了安全性的问题。此处远离建筑物,又没有大量的电动车扎堆,即便发生火灾事故,既便于扑救,也不会殃及更多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扫码充电的模式也提高了充电桩的利用率——时间到了,自动就停充了。

(图:千里)

自从建了充电桩和车棚,自从实现了停、充分离,这个小区的电动车充电难、停放难问题便迎刃而解。虽然车棚和充电桩隔着一定的距离,有的近有的远,但相比进楼入户的不方便和不安全,几十米哪怕二三百米的距离还算是个事吗?

不得不说,这个小区在电动自行车管理方面考虑的着实周全,一下子走在了前列。

这种停、充分离的模式,完全可以成为在各个小区推广的样板。

新建住宅小区一般都有地下车库,地下车库里也有专门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处,但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和充电大部分都在同一区域,同样是潜在的安全隐患。一旦一辆充电的电动车失火,区域内扎堆的电动自行车可能很快就会被全面蔓延,进而威胁到整个地下车库停放的机动车。而且,即便火是从无窗少门阻燃性相对较好的地下室烧起来的,同样也是一整栋楼的安全问题。

老旧住宅小区条件比较差,但怎么着也能辟出一块区域来供电动自行车充电,二三十个平方的空间,就足够二三十辆电动车同时充电了。哪怕再没有足够的空间建车棚,让充完电和不缺电的电动自行车停在楼底下,也总比电动车进楼道、窗户飞线下楼方便得多、安全得多。

当下,很多老旧小区都在搞改造,常常为了加装电梯的问题上层和下层的争执得不可开交。从紧迫性来说,全面强制性推行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安全停放管理,似乎更加必要。

同时,受科技路附近该小区智能充电桩的启发,窃以为,当下数字科技的长足发展,也完全可以运用在电动自行车管理领域。除了智能充电桩,还可以在电梯里安装智能识别系统,一旦有人推着电动自行车或电动滑板车进入,便会触发语音警报或是自动停运。这样,那些不自觉的人,想让电动车上楼也上不了。此外,一些地方全面推行的电动自行车可以在街头、小区的充电柜扫码换电池,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参考范例。

“人防”很多时候都难免出现漏洞,“技防”却可以从源头上解决根本问题。在“人防”+“技防”防止电动自行车进楼的同时,切实提高电动自行车及其蓄电池的安全性,才是根本的根本。

敢不敢,对所有的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来个终身追责制?

8 阅读:14929
评论列表
  • 无名 29
    2024-03-15 07:00

    所有的小区都是禁止如何如何,从没有考虑如何解决问题

  • 2024-03-15 10:07

    充电桩电流调小美其名曰为了安全!实际充电时间变长,原来3小时能充满电,现在要5小时才能充满电。

  • 2024-03-15 08:13

    都是考虑禁不是考虑怎么解决

  • 2024-03-15 08:32

    电池是关键 ,还是铅酸电池安全可靠,买锂电池的多多考虑

  • 2024-03-15 08:40

    你这说的不现实,老旧小区哪有那么多的空间。

  • 2024-03-16 10:56

    电动车禁用锂电池想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原来的铅酸电池没听说着火的

  • 2024-03-16 02:52

    这样不负责任随以安装个充电桩就不要发出来丢人了。第一没有雨棚风吹雨晒有没有考虑。第二,下雨天充电器短路漏电容易引起安全事故,有些人说下雨天不会不要充电,你晚上充电时天气晴朗半夜突然下雨怎么办,有些可能说晚上不要充白天充,老子白天充怎么用车。有些说充电器包起来,充电器包起来发热很快着火。所以以人为本,设计安装时为底层民众多考虑,为使用环境多考虑。也为管理层的智商暴露多考虑。

  • 2024-03-15 11:51

    这玩意都是垄断

  • 2024-03-15 18:40

    四个轮的美其名 新能源,两个轮的才叫电动车。今天我在小区公告里看到的:今天起电动车不能再停在地下停车场,电动汽车属于新能源汽车,不属于电动车。我这样说吧,手机电池也是锂电池,只是量小,电动车电池也是锂电池,量不大不小,新能源汽车电池也是锂电池,量很大。所以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不用骑电动车,但手机和新能源车他们要用

  • 2024-03-15 14:00

    很多时候,不是人家傻,或者想不起来,只是人家懒得做,或者利益问题

  • 2024-03-15 16:20

    为什么国家不从厂家入手,提高安全性能或者保护措施?

  • 2024-03-16 09:33

    我们小区充电口有车棚,停车场地无车棚!导致不充电的也往里挤,一旦着火就是一大片!想充电的充不上,已经向社区反应,一直不给解决!

  • 2024-03-15 08:55

    关键充电多钱,贵不贵

    古龙 回复:
    你算是用的比较多的了,你这样用一个月要800公里左右,很多人连你一半都用不了!
    二狗子 回复:
    我们这早就有了,只是收的商用电的价。
  • 2024-03-15 08:36

    下雨天怎么充?

    大唐 回复:
    你没看明白?再想想为啥充电的和车棚不在一起[得瑟]
  • 2024-03-15 08:25

    沿街商铺怎么充电?

  • 2024-03-16 10:06

    下大雨废了

  • 2024-03-15 09:27

    电动车用铅酸电池完全够用,跑外卖除外

  • 2024-03-15 16:02

    都把焦点集中在消费者身上了,其实这就是产品缺陷责任,由生产商和销售商承担连带责任。

  • 2024-03-15 14:45

    这玩意下大雨谁敢充,关键充电桩限流充不满

  • 2024-03-15 18:34

    露天的电死人谁负责

  • 2024-03-15 17:56

    我小区早就安装了室外充电 同时还有地库专用区域充电

  • 2024-03-16 12:24

    应该从电池质量和充电器质量抓起!生产不合格产品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从重论处。

  • 2024-03-16 11:59

    我们小区把充电的车位做了隔断。每5个充电位用一片1米2高的不锈钢的围挡隔开。如果意外发生至少可以控制在小范围内。车位顶上都吊着干粉灭火弹。当然实际效果有待验证。

  • 2024-03-15 21:00

    嘉兴早建充电棚子了[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