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馨晒压岁钱被黑,一万块压岁钱,对普通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

苏南流 2024-02-17 22:17:12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孩子的家庭,年味足,有了孩子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

孩子真的很容易兴奋、很容易带动氛围,很容易把年味给烘托出来。

过年在网上晒压岁钱,这在身边也太常见了,朋友圈晒压岁钱的拉不到头,这也是年味的一部分。

可是,总有人喜欢鸡蛋里挑骨头,喜欢把自己对生活的怨气撒到网络的另一边。

甜馨晒压岁钱被黑后回应

一提到甜馨,还是能清晰地想到那句“我们白着呢”,可能跟成长环境有关系,也可能跟基因有关系,这孩子从小就有一种幽默细胞。

这孩子给人的感觉特别好,虽然现在不再朝着“综艺一姐”的方向成长,朝着小淑女的方向成长,还是让人觉得很温暖,很愉悦。

过年期间甜馨晒了一万的压岁钱被黑了,让小姑娘很生气,小姑娘回怼网友也是毫不留情(最后一句,想到了某波,让人捧腹大笑,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

这就是一件小事,不过之所以想要说点什么,因为想要讨论“一万块的压岁钱,是否很常见”。

对这些星二代(星三代)来说,一万元真的不算什么,压岁钱几十万对她来说都不夸张。

姑娘当然也不必去当真,网上冲浪的,本来就是闲人多,没有必要去和这些人计较。

对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一万块的压岁钱是很常见,还是很夸张?

普通家庭孩子的压岁钱有多少

这个必须得分区域,有的地区人情来往“意思意思”就行了,别说压岁钱了,就是喜事、丧事的礼钱都很少。

我知道的一个区域,在河北廊坊以下的县级,至亲结婚,礼钱也还不到500元,礼尚往来的压岁钱就更少得可怜了,基本上都是百元左右,甚至不到一百元。

这个区域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还可以,但是礼尚往来真的钱不多。

在排除父母给子女压岁钱的前提下,光靠走亲戚收到的压岁钱,最多也就几百元。

当然了,这也分家族,有的家族“礼大”,孩子们的压岁钱自然也多。

压岁钱多少,跟当地的人情礼数有关系,说到底都是父母掏出的腰包。

南京这边礼尚往来金额很多,包括隔壁安徽,孩子们收到的压岁钱自然就多。

就拿我的女儿来举例子,收到的红包,最少的一个是580元,这个家庭条件稍微差点,在跟这个家庭礼尚往来的时候,就会向下顾及到这个家庭。

对方给580元,爷爷奶奶回礼的时候600多就行了。

其他亲戚有的是800多,有的是1000多,按照这样的金额来,10个红包就过万了,爷爷奶奶还要给包大红包。

所以,对孩子来说,过年收一两万的红包,实在是太常见了,而且这真的只是普通家庭,也算是最普通的家庭了。

过年过的是什么

什么是过年?

过年过的是什么?

年龄增长一岁,认识就多一层。

过年,过的是人情,人情淡了,年味自然就淡了。

每年过年,网上都有一个话题是“亲戚给了孩子500压岁钱,她家三个孩子,该如何回”这样类似的问题。

往年也会跟着讨论这个话题,今年就没有在讨论这个话题,因为经历和见识又增长了,这个话题在我面前显得很“干瘪”。

现实人情没有那么简单,也不是那么干脆的,压岁钱才是人情往来的精髓,人都有自知之明(极少数的只想着占便宜的亲戚,大概率就不走动了)。

关系比较近,双方在来往的时候会更多考虑现实因素,对方几个孩子,对方的条件如何,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持有包容的心态,愿意向下帮助那个关系较近的人。

关系不到位,或者是感情不到位,不会再勉强维持,没有那么多纠结的事情。

在家人面前多一点包容

大年初二,“吵架”这个词条上了热搜,炸开了“开开心心过大年”背后的故事,原来这么多家庭不和睦,不开心,不痛快。

今天“父母在是一种福报”上了热搜词条,也算是前后呼应了。

过年的矛盾是围绕着父母来的,“父母健在是一种福报”同样是围绕着父母。

还有上面提到的压岁钱,也是围绕着父母来的,我的女儿拿到的所有压岁钱,都是从公婆的兜里流出去的。

现在见不得那些尖酸刻薄的言论,见不得那些动不动就“断了关系”的言论,也见不得那些斤斤计较的言论,感受就是“挺幼稚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只有变得包容,才能越走越好,财务上可以锱铢必较,感情上要多多包容,这才是一条阳光大道。

结尾

感触挺多的,写的挺泛的。

最后还是回到压岁钱这个话题上来,压岁钱是人情往来,除了父母兜里掏出来的,别人给的,终究是从父母兜里出去的。

有没有不重要,家人最重要。

当然了,大过年的,有就晒一晒,没有就晒晒太阳,挺好的。

你的家乡压岁钱水平是多少了,欢迎留言讨论。

0 阅读:193

苏南流

简介:定期分享教育动态,专注学习、关注就业,提升价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