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手足口病预防知识请查收

陕西地防所 2024-04-15 17:55:15

近日,陕西省疾控局邀请陕西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主任医师王舒就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1、什么是手足口病?

A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主要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毒传染性强,常在幼托机构及学校造成流行,全年均可发生,4-7月为春夏季高峰,9-11月为秋季高峰。

2、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A

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约为2-10天,平均3-5天。临床表现多以发热,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患儿通常病情症状较轻,呈自限性,一般预后良好,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少数重症患儿的病情会快速恶化,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多器官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感染CVA6、CVA10的部分患者在病后2~4周可出现脱甲症状。

3、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A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手足口病传染源,隐性感染比例较大。患者发病前数天咽部和粪便就可检出病毒,具有传染性,通常以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多样,主要传播方式为密切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也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4、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A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家长不必惊慌,通常病情症状较轻,呈自限性,一般预后良好,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患病期间应居家隔离治疗,避免外出,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一般来说,3岁以下宝宝、病程3天以内和EV71病毒感染的患儿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因此只要出现症状,都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

5、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A

(1)避免接触患儿,减少聚集。不要与患儿拥抱、分享玩具、共用餐具、洗浴用品等,流行期间避免前往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2)注意保持手卫生。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饭前便后、接触脏东西后、外出游玩回家后应用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

(3)做好环境通风及清洁消毒。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定时开窗通风,日常接触频繁的物品表面、儿童玩具定期清洁和消毒。

(4)接种疫苗。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建议6月龄至5岁儿童可选择接种EV-A71疫苗,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

内容来源:健康陕西

统筹编审:陈小瑜 刘洁

0 阅读:1

陕西地防所

简介:陕西省地方病、皮肤性病和麻风病预防控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