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中马连良一直想跟上时代,这其实也是大多数老艺人想做的

陈绮明 2022-09-01 10:38:55

“文革”是一段特殊时期,这一时期对于文艺界来说是一个冲击,许多传统剧目退出了舞台,许多老艺人也受到了冲击,也退出了舞台。

马连良著名的京剧大师,老生马派创始人,位列“四大须生”之一,也是北京京剧团的头牌演员之一。

马先生在“文革”中地位是一落千丈,其实他也想紧跟时代,在抗日战争时期马先生就创排出了《串龙珠》等等鼓舞抗战的剧目。

但是马先生也有很多无奈,曾经被迫去伪满洲国演出成为,后来也传出其为了烟土前去演出丢失了气节。

再之后就是建国后去朝鲜慰问演出,而马先生要演出费也是受到了质疑,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所以,到了创排革命现代戏的时候马先生也是十分赞成,并且想积极参与其中的,只不过确实在很多方面有些力不从心,一来是年龄上,二来是他不再是当初了。

其实这不仅仅是马先生的想法,也是当时戏曲界许多艺人的想法,因为创排革命现代戏也是拓宽了戏曲艺术的题材,并且演出贴近群众的剧目他们也是十分赞同的,他们也是从旧社会苦日子过来的。

像严凤英、小白玉霜、言慧珠、童芷苓、周信芳、裘盛戎等等都是如此。言慧珠曾经演过《沙家浜》,童芷苓演过《红灯记》、《海港的早晨》,裘盛戎更是老版《杜鹃山》中的“乌豆”。

只不过后来没有给他们机会,甚至于他们在这一时期离开。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爱传统的少年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0 阅读:1

陈绮明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