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季节,警惕心血管疾病

陕西地防所 2024-01-23 17:56:30

寒冷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秋冬季节室内外温差较大,尤其是进入冬季,温差若在15℃以上,血管就会剧烈收缩,使血管壁上附着的斑块脱落,斑块随血液流到狭窄的地方,容易堵塞血管。那心血管疾病病人在冬季要注意什么呢?

清晨醒后不要猛起身

人的心血管壁在清晨时是最脆弱的。若醒后猛起身,血压一下上不来,就会出现头晕、四肢乏力、恶心等体位性低血压症状。特别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的患者来说,突然起床很容易引发意外。

建议早上睁开眼睛后先不要起身,躺着活动一下头部和四肢,几分钟后再起床。

寒冷天气不宜外出

中老年人对气温变化适应能力差,寒冷会引起血压升高,造成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同时寒冷很容易导致心血管痉挛,对于心血管病人来说,可能诱发大面积心梗,导致猝死,因此不宜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

心血管病人冬天如果要外出,一定要穿着合适的衣物和保暖内衣,系围巾、佩戴帽子和手套,穿戴保温鞋袜等,以防热量从领口、袖口跑掉。

雾天不要长时间在户外锻炼

雾天,大量的细菌、粉尘等有害物质会在户外体育锻炼时进入到体内,加重血液污染的机会,减少血液中氧的供应,诱发心脏病。

建议锻炼最好改为室内或挑选其他合适的时间进行。如果需要出门,可以选择佩戴口罩,同时不要在浓雾中停留太长时间。

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

随着气温的降低,人们往往更容易摄入高盐、高脂、高糖的食物。而高盐饮食不仅会使血压升高,还会使血浆胆固醇升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生成。高脂饮食则会导致肥胖,损伤血管内皮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引发高血脂。而高糖饮食可能会增加血液粘稠度,使血管受到刺激,加速血管的粥样硬化。

建议心血管病人要养成低盐、低脂、低糖饮食习惯。尤其是冬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的蔬菜和水果,增加纤维膳食,多吃玉米、豆类、海带、洋葱、大蒜等食物。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的食物。

内容来源:陕西疾控

统筹编审:陈小瑜 刘洁

0 阅读:30

陕西地防所

简介:陕西省地方病、皮肤性病和麻风病预防控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