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龙少年》禹洋的妈妈,用力过猛的爱,越爱越造成伤害

校长大大 2023-12-17 23:59:58

《鸣龙少年》禹洋的原生家庭,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窒息感”。禹洋的父母离婚了,妈妈的生活里就只剩下儿子一个人,所以妈妈把所有的爱,都给了禹洋。可是,禹洋过得并不幸福,这种用力过猛的爱,已经感受不到温暖,更多的是伤害。

禹洋自卑的性格,还有唯唯诺诺的说话方式,就是因为他每天都要面对一个极其强势的妈妈。强势的妈妈往往具有极强的“控制欲”,从妈妈平时喜欢打断孩子说话,要亲自帮孩子换衣服和擦洗身体,甚至连孩子的门,都不可以装锁,她甚至连门都不让他关上。总之,妈妈想百分之百掌控儿子的一切。

可是,孩子是会长大的,禹洋就算再懦弱,他也总有想要反抗的瞬间。但是,妈妈却总有办法阻止儿子反抗。她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打感情牌和道德绑架。只要一有什么不顺心的地方,她肯定会说“妈妈都是为了你好”、“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有良心”、“你说妈妈到底图什么”等。总之,每一句指责,都会让禹洋产生内疚,导致最后不得不妥协。

当禹洋想要反抗到底的时候,妈妈也不会示弱。她会直接上手砸门砸锁,此时妈妈的情绪是失控的,她为了打开这个门,她会不惜一切手段。因为她不允许儿子回避自己,她会觉得儿子是在背叛自己。

妈妈确实是爱儿子的,甚至她为了儿子,付出了许多的牺牲。她现在一个人照顾孩子,肯定是非常辛苦的,从特写镜头可以看到,她腿上的静脉曲张都很明显了。

其实,妈妈完全可以稍微放松一点,没有必要把自己逼太紧了。因为她自己都没有片刻喘息的机会,所以一旦她的牺牲和苦难,无法换来她希望的结果。她就会非常崩溃,觉得是儿子辜负了她的付出。这也是许多父母经常会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是造了什么孽”。实际上,就是在抱怨孩子没有理解自己的牺牲和付出。

禹洋当自己的房门再次被强行撬开之后,他也第一次开始想要逃离这个家。他明显不是想真的跟爸爸去跑车,而是他下意识的,不想再去顺从妈妈的意思。不过,这里终究只是暂时的反抗,妈妈肯定还有后招,可以继续让他服从自己。

孩子会变成今天这样,妈妈有责任,爸爸也有很大的责任。父母总是当着孩子面争吵,本身就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爸爸的出现,并没有让禹洋的生活变好,反而过来激化矛盾。可想而知,当年没有离婚的时候,爸爸扮演的角色,不是保护孩子,而是激怒妈妈。

作为禹洋的亲生父亲,好不容易来一次家里,不关心禹洋的学习状况,不关心儿子的心理健康。他还当着孩子的面,抹黑孩子的妈妈。本来好好的一顿饭,就这么让爸爸给变成“修罗场”。

禹洋最可怜的地方,就在于他的父母,都不在乎他自己的想法。爸爸和妈妈都是属于想要直接安排儿子人生的人。他们两个人,谁都没有问过禹洋想要做什么,而是直接把选择题,甩给禹洋。他们好像在对着一个三岁小孩说,你要跟爸爸,还是要跟妈妈。

禹洋妈妈会变得如此激进,多多少少受到了禹洋爸爸的影响。因为禹洋爸爸压根不想孩子考大学,总觉得跟他学开车就行。教育理念的不同,再加上他们夫妻离婚了,她害怕孩子离开自己,跟着爸爸走了。所以,妈妈想要留住儿子,下意识就想把所有最好的爱给儿子,只可惜用力过猛,太过沉重的爱,压得儿子喘不过气来。

江晴朗的原生家庭,实际上也跟禹洋的情况相似,只不过江晴朗的父母是知识分子,还要点体面。只不过,他们的“演技”很拙劣,以为自己都克制得不错,实际上一点小问题,都要彼此“抬杠”。江晴朗都看在眼里,知道父母的感情早就破裂,只不过大家都不说破。

还有,大家别以为江晴朗的爸爸,就是什么好爸爸。我起初也以为他善解人意,知道护着孩子。实际上,他只不过是习惯性跟妻子对着干,他想通过贬低妻子,来提高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其实,他也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不然也不会总是挑起“战火”。

总之,“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不管他们的家庭是贫穷,还是富裕。他们都希望孩子可以过得更好,但是剧中这些父母,往往只看重孩子的分数,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禹洋的妈妈想禹洋考大学,将来坐办公司,吹空调赚大钱。江晴朗的妈妈希望儿子,考清北医科,当个医生。可是,谁真正问过孩子想要成为什么,他们想要什么。

0 阅读:54

校长大大

简介:专注泛娱乐,只因热爱,只因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