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后,丈夫对我热情骤减,丈夫:你的使命已经完成

我是木子李 2024-05-18 11:02:57

读者来信如是说:

和丈夫结婚时,他32岁,我25岁,我俩经朋友介绍认识。初见丈夫,他给我的印象:帅气、多金。当时,心中会有这样的疑惑:这么优秀的男人,不应该是身后女人排队吗,为什么还要通过他人介绍的方式来寻找另一半。虽然有自己配不上丈夫的自知之明,但面对这么优秀的男人,又想争取和对方结婚的可能性。在我和丈夫恋爱7个月的时候,我俩顺利结婚。

在我没有怀孕之前,丈夫对我是热情且腻歪的,但在我生完孩子之后,丈夫对我的热情骤减。丈夫的原话:在我的认知里,找老婆最主要就是生孩子。现在,咱俩已经有了爱的结晶,你的使命也已经完成,在未来生活中,咱俩只剩下搭伙过日子的部分。

因为最近一段时间,丈夫将他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用在工作、和朋友聚餐、照顾孩子层面,以至于感受不到丈夫热情的我,内心特别失落。也曾有过这样的猜测:丈夫是不是婚外有人了?但经我多日对丈夫摸底排查,并没有发现他有背叛婚姻的行为。我甚至怀疑过丈夫是不是喜欢同性,但也没有发现丈夫和那个男生走得很近,源于丈夫平日里的应酬对象都是一些和他在生意上有牵扯的人。然而,丈夫对我的冷漠又属于客观事实存在。

丈夫是生意人,我在某私企打工(会计)。在和丈夫结婚之后,我曾向丈夫提议:我可以帮他公司做账,并在空闲时间,对家有更多时间照顾。丈夫的态度:如果不想继续在现单位上班,可以选择做全职太太,他必然不会在金钱层面亏待我,但绝不允许我掺和他的事业。事实上,丈夫在花销层面确实没有对我吝啬,每个月会像发工资般给我两万元。

现在,我对婚姻生活的真实感知:我和丈夫就像合作关系,缺少了夫妻之间该有的人情味。至少我目前还没有离婚想法。

木子李情感浅析:

生活中几个较为残酷的现实:1)买房子的人越来越少。导致如此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房子呈现了价格回落状态,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房子已经失去投资功能;越来越多的人在对房子的认知层面发生了变化,觉得没有必要为了一套房子,背负30年房贷;2)人们结婚的积极性不再高涨。导致如此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当代人的夫妻感情太脆弱,以至于离婚或出轨现象频发生;结婚成本太高,在囊中羞涩的情况下,认为为婚姻背负债务,不值当;3)生二胎家庭越来越少。大多数人在结婚之后,会选择至多生一个孩子,算是对婚姻形成牵扯,算是给世俗一个交代,但不太乐意生二胎,源于养育子女需要付出大量财力和精力。

不同时代,造就不一样的英雄;不同时代,人们对生活的期许也会不同。至少我国目前处于和平年代,以至于很多人的信仰就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自己物质利益最大化。导致的结果:人与人之间更多时候,会因为利益牵扯,走到一起,并在没有利益牵扯的时候,关系变淡。在如此环境下生活的人们,似乎对一切感情看得都比较淡,并觉得让自己有魅力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让自己在事业层面足够成功。导致的结果:人们会把结婚这件事视为自己生活中需要完成的任务,但并不是所有围城中人,都会在夫妻感情层面呈现用心。

有关你丈夫目前的婚恋的态度,可能因为他在成长过程中有过这样的经历:1)成长在相对差钱的家庭,以至于在他成长过程中遭到了来自亲友的频繁轻视,让他觉得有钱才是王道;2)在之前的感情经历中,或因为女方家境优越,导致他的真心被金钱打败,以至于他如今的婚恋态度:金钱至上。导致的结果,在你没有生孩子那会,你丈夫对你热情且腻歪,等到你生完孩子之后,你丈夫的热情骤减。在此情况下,你除了感受不到你丈夫的热情,但也没有发现他对感情的背叛以及在金钱层面对你吝啬,所以,你只是有些失落,还不至于离婚。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段子:倘若我丈夫每个月能给我两万块钱,他随便在婚外做什么,我都能做到不管不问,甚至在他有了情人之后,我还会对“三姐”非常客套。这个段子至少说明两个问题:1)很多人觉得自己眼下的婚姻生活一地鸡毛;2)金钱在经营婚姻的过程中确实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人终究是感情动物,在处理夫妻关系的时候又怎能做到绝对理性。就好比:你丈夫每个月像发工资般给你两万元零用属于客观事实存在,但你并不快乐,因为你还想让夫妻之间有最起码的热情,而不是像合作关系。

当自己在一段关系中感受不到想要的幸福时,肯定会觉得憋屈,关键是,就算脑海里有过分手想法,却因为彼此之间有太多牵绊,又或者对方的存在对自己而言依然属于有利可图,导致自己并不能对分手这种行为给予洒脱处理。在此情况下,在难以改变彼此感情现状的情况下,隐忍就成为了无奈且最实惠的姿态。倘若自己可以隐忍一辈子,或能看到夫妻之间的白头偕老;倘若自己在某一天难以隐忍了,自然会给出离婚结果。为此,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不要试图改变,而是尝试着适应,否则只能走为上策。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两个现象:总有人习惯在亲友面前对自己的婚姻生活给予吐槽;很多做子女的会认定父母的感情出了问题。关键是,若干年之后,却发现,那些对婚姻生活吐槽的人们依然没有选择离婚,而子女也见证了父母在频繁争吵中换来了白头偕老。由此可见,凡事追求完美且有精神洁癖的人,往往在生活中难以感受到幸福,反倒是那些在生活中给予“憨乎乎”态度的人们,幸福指数才相对比较高,源于这些人在生活中容易呈现出知足情怀以及感恩情怀。另外:离婚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取决于自己对婚姻生活的认知。

编后语:

很多人在刚走向社会时,会对生活有这样的期许:能够拥有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能在工作城市买房并结婚生子,自己的一生就算相对圆满了。事实上,人们对生活的如此期许已经在悄然间成为了现实,但依然觉得自己不快乐。源于人们的欲望会以眼下的处境为基点并不断地膨胀。

在网上有这样一种论调:倘若手里有200万,自己就可以过上至少不焦虑的生活。事实上,那些真正拥有200万存款的人们,真的就不焦虑了吗?我的答案是:未必。因为这时候,他们的参照物或会是拥有千万存款的人们,以至于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会较他们涉世之初时发生很大变化。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0 阅读:90

我是木子李

简介:专注情感研究十余年,曾出版书籍《给爱一把长命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