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日报社百名记者走基层|新野:“黑陶之乡”的诗和远方

南阳日报梅溪视频 2024-05-20 10:00:58

古老、传统而又好使好用的蒸碗、饭碗、酒壶、砂锅、砚台等陶器,让人大开眼界,感叹时光的匆匆;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大皮靴、拖拉机、农家楼门、古典书籍等陶艺作品,让人慨叹传统技艺的时代魅力,不禁联想起黑陶产业的诗和远方。

被誉为“黑陶之乡”的新野县上港乡岗北村,近日建起了黑陶艺术展示馆,引得不少游客前来参观。

“黑陶生产历史悠久,据考证在5000年以上。上港黑陶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站在黑陶艺术展馆前,岗北村党支部书记马云峰向游客介绍。

据介绍,岗北村的土质非常适合烧制陶器,生产出来的黑陶具有“黑如漆、声如磬、硬如瓷”的特点,分实用器和观赏器。高峰期,全村有生产户800家以上,产品远销湖北、陕西等省。

悠远的黑陶生产史培育造就了不少能工巧匠。展厅内,在岗北村土生土长的钞子艺、钞子伟兄弟二人,以写实与意象相结合的手法,“塑造和再现”中国过去不同时期的老物件,如板车、辘轳、老皮箱、老灶台等,陶器表面可以感受到岁月沧桑和风雨侵蚀的斑驳效果,让历史的画面凝固在作品中。

而另一位黑陶非遗传承人钞领先,至今坚守家园,师承祖传技艺,不断创新发展,一边生产实用陶器,一边生产观赏性的艺术品,把黑陶制作技艺发扬光大。他制作的浮雕黑陶艺术品,如“喜上眉梢双耳瓶”“阴刻岁寒三友双耳瓶”等作品造型高雅,黑中透亮,给人以凝重、古朴之感。

“如今,黑陶是南阳市市级非遗产品。”马云峰说,“作为新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陶艺制作工艺传承基地,岗北村将持续打造黑陶名片,大力发展黑陶特色产业。”

提及未来发展愿景,马云峰说,为传承黑陶这一传统文化产品,岗北村“两委”商议,要延续生产,使黑陶产业焕发生机。目前,村里新注册了商标,制作了黑陶产品外包装,在建成黑陶艺术展示馆的基础上,打造黑陶制作研学实践基地,从选土、晒土、泡发、和泥、拉坯、成型,到抛光、雕刻、晾晒、烧制、清洗、包装、展示、电商、物流等流程,一体化配套发展,形成产业规模,打造群众和集体收入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媒体记者 陈杰超)

编辑:杨芳 初审:赵林蔚 终审:黄星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