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惩“北大招生老师”于一凡!

新洞察 2024-05-20 11:08:14

“北大”二字,在互联网世界里本身就是网红体质的代表,所以,这年头经常有人拿北大蹭流量。

可是最近几天,一个不可思议的说法不胫而走:自称是北大“招生老师”的于一凡,要破格录取“郭有才”,让只有初中学历的他到北大继续深造。

消息一出震惊网络大家纷纷感叹,有人感叹:这世道连名校也来蹭网红的热度。有人感叹:难怪我侄女说要当网红直播,原来直播好了也可以上北大。

不过北大很快出来辟谣了。5月18日晚,北大党委宣传部对此回应称北大已进行核查:“于一凡”不是该校教职工,更不是“招生老师”,北大没有联系过“郭有才”。北大“招生老师”破格录取网红“郭有才”是假消息。说白了,这就是自媒体博主制造的一场闹剧。

北大回应得很及时,但仔细想想,这个谣言背后反映的问题很值得深思。再过两周时间就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了,这时候刻意造谣只有初中学历的“郭有才”一夜爆红,照样可以读北大,本质上就是在宣扬“读书无用论”,会对一些孩子产生直接负面影响。在当网红和苦读书之间,不明世事的孩子很多都很向往前者,把当网红作为自己人生目标。他们也就更加没有了刻苦读书的动力和信念。

在很多孩子眼中,他们觉得当网红只需在镜头前露把脸,随便发个卖萌视频,就会有无数打赏。只要有一天自己火了,就算初中毕业又如何?只要红了,照样是一朝成名天下知,就连北大也会来找自己……所以,何必那么辛苦去读书呢?于是,很多孩子书也不想读了,学也不愿上了。人生追求的目标,变成了通过拍几条短视频实现轻松暴富。

2021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显示:当代未成年人未来想从事的职业中,明星、游戏玩家、网红等排名相当靠前,超过了科学家、医生和工程师。这现象,真不是一个好苗头。

强烈建议北大找到那个冒充北大招生人员的女人,一定要严惩。也强烈要求平台作为,不要再让这种明显的造谣在平台上大行其道。最后应该思考一下:当越来越多孩子们的理想是去当网红,这究竟是谁的责任?又是谁的悲哀?

【END】

0 阅读:226
评论列表
  • 无奈 11
    2024-05-20 16:30

    造谣不应该负责任吗

新洞察

简介:有温度,有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