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泽帮刘邦打下半壁江山,大汉开国二号人物,令刘邦都忌惮

老张聊史 2023-12-06 19:10:59

秦末天下大乱时,吕泽能组建出一支数千人的武装,刘邦身边则汇集了樊哙为首的一帮本地豪勇,而萧何、曹参本质都是郡吏,他们只能劝沛县县令迎刘邦举兵,说明他们并不具备组建军队的号召力。刘邦这个人在本地豪勇里有一定影响力,加上又是吕家女婿的背景,萧曹跟刘邦更多是合作。

乱世之下,兵权才是话语权,萧曹手上并不具备武装,他们不具备作为幕后拥刘邦为傀儡的底牌,相反,吕泽拥有比刘邦更大的家世背景、名望、人脉,并且拥有独立的武装,吕泽跟刘邦的关系才更值得猜测,为什么不是吕泽吞并刘邦,又为什么不是箫曹归附吕泽。

萧曹在本地拥有巨大的势力,吕家作为外来的第三家,跟萧曹肯定是有一定的利益冲突的。沛县县令跟砀县的吕氏颇有渊源,大概率是砀县的人,吕氏迁居沛县,沛县县令也需要扶持一支势力对抗本地地头蛇,吕氏跟萧曹不可避免会有利益上的冲突。天下大乱时,如果从势力上来讲,起步初期有家产、有人脉、有名望、有独立军队的吕泽肯定比芒砀山山贼刘邦更强大,而萧曹选择的是迎山贼刘邦举兵,而不是从属吕泽吞并刘邦,所以个人觉得这个“迎刘邦”多少也有点对抗吕氏的意味在里面,因为在当时背景下,迎吕泽的威望收益肯定是大于迎刘邦的。

从刘邦角度来讲,秦末徭役本来就是九死一生,刘邦在途中驱散徭役部众遁入芒砀山,沛县官员完全可以论罪直接杀刘邦家眷的,而刘家得以保全,100%是吕、萧、曹帮了一把。刘邦是沛县民间豪勇派系的代表,吕氏有县令做靠山,又联姻了刘邦,这时更可能是萧何、曹参需要拉拢刘邦这个人,因为一旦刘邦代表的豪勇跟萧曹决裂、投奔了吕氏及县令,萧曹在本地的势力肯定会大幅度削减。所以我觉得萧曹不是害刘邦,而是这本身是沛县权贵萧曹、沛县民间势力、沛县县令携砀郡吕氏,三方的权势博弈。

吕泽是吕氏外戚集团的人,而吕氏外戚集团由于诸吕之乱,其功绩被隐藏很多,吕泽毫无疑问就是最大隐藏的。举个例子,韩信潍水之战大破龙且,然而龙且却是被丁复斩杀的,丁复则是属于吕泽麾下的将领,我们可以推测,韩信军力太少,于是刘邦派遣吕泽率军援助韩信共同击破龙且大军,甚至可以说吕泽的功劳此战大于韩信,但是由于身份原因被掩盖。

刘邦的一半基业是吕家的,对吕家的态度是作为交换必须让刘盈上台,但也要保证自己的权利,所以一直喊着立刘如意,但也不给刘如意找几个牛人当老师,也不给他找几个门客,刘如意一个无根之水,就算勉强立了,之后也会被清算,但他为什么总喊着立刘如意呢?其实就是为了防止功臣集团都倒向吕家,把自己架空,只要刘如意在,功臣集团就没把握完全倒向吕家,自己就能通过这个保险和诸侯王来制衡他们。

吕泽的功劳绝对被忽略了太多,他应该是有自己的部队手下,刘邦很多将领都是吕泽的旧部。吕泽干了很多大事,只不过被掩盖成了手下的功劳。吕泽对刘邦忠心耿耿,刘邦也信任吕泽,可以说吕泽是刘邦的最好替身。吕泽战死沙场,也可能是病死在路上。因为吕氏一族带给给老刘家的阴影确实比较大,所以吕家在刘邦建国中的功劳被淡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1 阅读:572
评论列表

老张聊史

简介:历史其实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