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口光刻机暴涨1000%!美继续打压?中国就把芯片打成白菜价

胡麒牧博士 2024-01-26 09:19:03

在去年的最后一个月,中国从荷兰进口光刻机设备同比增长1000%。中国企业狂买光刻机,是赶在了在荷兰出口禁令生效之前。不过,这对中企来说并不会是长久之计。美西方对华芯片围堵,等于是在逼中国“迅速成长”。而在今年,美荷可能加大对华芯片产业的打压力度,中国完全有能力逆境翻盘。

阿斯麦极紫外线光刻机

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阿斯麦公司(ASML)上季度的订单额,增长超过2.5倍。当前,国际市场对阿斯麦最先进的制造设备“需求爆增”,已经成为“半导体业正在复苏”的最新信号。其中,中国市场的强劲需求,使阿斯麦受益匪浅。

近日,阿斯麦公司发布公告称,去年第4季度的订单金额,增至91.9亿欧元,是第3季度的26亿欧元的3.5倍多,更远远高于分析师预期的36亿欧元。中国去年对阿斯麦设备的需求非常强劲,主要是因为中企都想赶在荷兰出口禁令生效前,先拿到设备。毫不夸张的说,来自中国的订单,抵消了全球芯片产业疲软,为阿斯麦带来的负面影响。

另据美媒彭博社报道,在荷兰新对华出口管制1月全面生效前,中国企业都在加紧储备光刻机设备。去年12月,荷兰对华出口的光刻机设备,同比增长了近1000%,达到11亿美元。

去年第4季度,中国订单占阿斯麦公司总销售的39%,这个比率跟第3季度的46%相比有所下降,但远高于去年第1季度的8%。对此,阿斯麦的首席财务官达森强调:“在2023年里,阿斯麦与中国的业务非常非常强劲。”

荷兰首相吕特会见拜登

阿斯麦在美中科技战开打后,一直是美国政府努力要管制对华出口的重要目标。拜登政府极力施压荷兰政府限制阿斯麦对中国的出口,避免在没有许可证的情况下,卖给中国一部分深紫外线(DUV)光刻机设备。

本月之前,阿斯麦还有输出许可,能出货三款高级的DUV设备给中企,之后就要遵循新的出口限制。近日,阿斯麦公司表示,预计美国和荷兰的新出口限制,将使其中端DUV产品线,今年的对华销售额减少约10%至15%。达森还证实,在某些情况下,另一种不在荷兰许可要求范围内的老式DUV设备,也将直接受到美国法规的限制,不能对中国出口。

除此之外,美媒CNBC近日作出预测称,为遏制中国芯片技术的发展,美国和荷兰等国家,今年可能对中国实施更多的半导体出口限制。《芯片战争》一书的作者克里斯·米勒指出,美国政府已经发出信号,正计划推出新的出口管制措施,要定期“堵住漏洞”。

荷兰半导体设备公司阿斯麦

随着美国及其盟友针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尤其是半导体行业的出口管制日益加强,中国企业面临获取先进芯片生产设备更多的挑战。这一系列严苛的封锁,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中国芯片行业的发展步伐,特别是在制造最尖端芯片领域。

美荷两国最新的限制措施意味着,对于努力缩小与全球芯片巨头的技术差距的中国公司来说,从事领先技术的研发与生产变得更为艰难。尽管如此,中国的半导体企业正在积极响应这一挑战,迅速投资于新的半导体制造设施和研发中心,提升国内供应链的完整性和产能。这些举措的最终目的,是增强中国半导体行业的自给自足能力,并最终摆脱对外部先进技术的依赖。

中国的晶圆厂

当前,中国已有若干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包括研发DUV设备。有市场研究调查公司表示,中国已准备大幅扩大芯片制造能力,随着数十家晶圆新厂在未来几年内投产,大多数将使用成熟制程技术生产芯片。

到2024年底,中芯国际、华虹、晶合集成、长鑫储存等公司,将为中国增加10座晶圆厂。目前中国还有23座晶圆厂正在建设中,其中包括15座300毫米和8座200毫米设施,使新增晶圆厂总数达到32座,预计所有晶圆厂都将在未来几年内投产。

这些新建和即将完工的晶圆厂,主要专注在成熟的制程技术,特别是28纳米及更厚的制程技术。为建造这些晶圆厂,中国企业从阿斯麦购买数百台光刻机设备。这表明中国正努力提高芯片制造能力,特别是在成熟的技术方面。

有分析认为中国今年可能面临更多的芯片限制

据外媒援引的研究报告,以中国本土制造商的现有生产计划估算,中国的芯片产能,将在5到7年后成长一倍以上,明显高于市场预期。中国芯片公司多数新增产能所制造的芯片,是使用较成熟制程的芯片。这类28纳米或28纳米以上的芯片,约落后当前最尖端芯片十年,但广泛应用于家电和汽车等操作系统。

市场调查机构集邦咨询(TrendForce)的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7年,全球大于28纳米的成熟半导体制程,与小于16纳米的先进半导体制程的比例约为7:3。预计到2027年,中国成熟制程产能将从29%成长至33%,这些芯片有可能大量涌入全球市场,可能引发价格战。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未来10年内,中国完全有可能逆境翻盘,把芯片打成“白菜价”。

目前,中国政府也提供了大量资金及政策支持,以加速国内芯片产业的发展。从税收优惠到研发补贴,中方正采取多种手段来扶持本土企业。不过,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改变目前半导体产业的格局,非朝夕之功,光刻机技术的复杂性和精细度,决定了巨额投资和研发,在短时间内要完全达到自给自足并非易事。最先进设备和工艺专利的阻碍,技术研发的高投入成本与长周期,都是必须克服的难关。虽然西方确实享有短期优势,但中国也会竭尽全力确保自己不会被排除在芯片竞争之外。

总体来看,面对外部环境的压力与挑战,中国的芯片制造企业展露出应对危机的决心和韧性,投身于提高自产能力的浪潮中。虽然道路曲折,但中国在确保半导体供应链安全、实现自主可控方面,已经做出了努力。未来,这场科技自立与国际合作、竞争的较量,将持续影响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

9 阅读:6226
评论列表
  • 2024-01-29 17:29

    哈哈,牛,打成白菜价,有些人就退场了,活下来的分蛋糕

  • 2024-01-29 21:10

    加油,相信国家

  • 2024-01-29 20:31

    中国一突破,必须白菜价!白菜价才能占领世界市场!当然,卖给发达国家必须是黄金价、钻石价!

  • 2024-01-29 19:37

    预支!

  • 2024-01-29 21:21

    感谢美国佬,打醒了一些人[抠鼻]

  • 2024-01-29 18:46

    搞到EUV才是王道!

  • 2024-01-29 18:30

    你试试

  • 2024-01-29 13:08

    各位~今天也是求赞的一天!

  • 2024-01-29 20:54

    我觉得很奇怪,买到了就能用一辈子?

  • 2024-01-29 09:49

    明年,国内芯片市场基本就都是我们的了,而且都是白菜价

  • 2024-01-29 19:53

    为什么要白菜价呢,中国技术人员的技术攻关投入、工人的辛勤劳动就不值钱了吗?有利润,才能有投入,才能留得住人才!

  • 2024-01-30 01:09

    中国用钱砸死荷兰,拜蹬满眼泪水,建国同志,我照你的墙围不住,快倒了,你接着来,我原地转三圈!一二三!

胡麒牧博士

简介:解读大国财经,解码数字经济,解析国际经贸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