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几点,让您远离老年糖尿病!

宜善园 2022-11-11 12:29:09

老年糖尿病是指患者年龄≥60岁的糖尿病。由于胰腺会随年龄增高而逐渐老化,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再加上随着营养的改善,老年肥胖者逐渐增多,肥大的脂肪细胞膜上单位面积的胰岛素受体相对减少,导致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大大降低。此外再加上老年人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状态变化等一系列原因,导致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率要比中青年高 2倍。

由此可见,作为糖尿病高发群体,老年人需要及早预防,下面是专家给出的预防老年糖尿病的建议,赶紧收藏学习吧!

1、安排合理的生活方式

糖尿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其发生虽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后天的生活和环境因素。现已知过度摄入热量、身体肥胖、缺乏运动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在饮食方面,保持低糖、低盐、低脂、高纤维和高维生素,也是预防糖尿病的最佳饮食配伍。

此外,对体重要进行定期监测,将体重长期维持在正常水平上。发现体重增加时,赶紧限制饮食,适度增加运动量,使其尽早恢复至正常。同时要戒烟和少饮酒,并杜绝一切不良生活习惯。如双亲中有一方患有糖尿病而本人又肥胖多食、血糖偏高和缺乏运动的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预防。

2、要定期检测血糖,以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

老年人应该将血糖测定列为体检项目,即使是健康者,仍要定期测定。凡有糖尿病迹象者,如皮肤感觉异常、性功能减退、视力不佳、多尿、白内障等,更要及时去测定血糖,以尽早诊断,争取早期治疗的宝贵时间。

同时要综合调动饮食、运动、药物等手段,将血糖长期平稳地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空腹血糖宜在每升 6.11 毫摩以下,餐后 2 小时血糖宜在每升 9.44 毫摩以下,反映慢性血糖水平的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应在 7.0%以下。还要定期测定血脂、血压和心电图,这些都是血糖控制的间接指标。

调节情绪

人在紧张焦虑的时候,体内会大量生成并分泌对抗胰岛素的应激激素,升高血糖和血压。而老年人多已退休,心情本易忧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尽量不过度哀伤动怒,也不过分兴奋激动,最好保持比较平静、平和和愉悦的心情,以免情绪的波动造成血糖不稳定。

老年人如果能遵守专家提出的这几点建议,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方式,日常注意饮食运动,同时做到定期检测血糖并且学会控制情绪,尽量保持心态平和,那么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老年糖尿病。所以为了自己的身体着想,赶紧行动起来吧!

关注宜善园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内容摘自《老年常见病的治疗与调养》,主编:曲超法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52

宜善园

简介:提供老年人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最新医疗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