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耀湘被俘后掀桌不服,刘亚楼转身请出一人,他连敬三杯酒道歉

陶陶读历史 2023-11-30 08:59:37
前言:

“你们共军打的什么仗,根本不讲究战术,我方大军还没摆好阵型,你们就开始进攻了,你们不讲武德!这次不算数,我要求堂堂正正的再打一场!”

1948年11月,开国上将刘亚楼在东野司令部摆了一桌宴席,这次宴请的都是在辽沈战役中俘虏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其中就包括廖耀湘。

从这次宴席邀请的客人来看,其目的可以说是昭然若揭了,在刘亚楼敬酒时,廖耀湘直接将酒杯摔到了地上,拍着桌子说出了开头的那番话,很明显是对这场战争的结果表示不满。

然而就在刘亚楼请出来了一个人之后,刚刚还在拍桌怒喝的廖耀湘,竟然连敬了三杯酒赔罪。

那么刘亚楼请出来的人是谁,竟然可以让廖耀湘放低姿态?

郑洞国简介:

原来刘亚楼请出来的是早就被蒋介石宣告死亡的郑洞国,他1903年出生于湖南石门,1919年进入石门中学读书。

后来“五四运动”爆发,在跟随学生运动的同时,惊觉我们的国家已经走向了衰败,后励志从军报效国家,并于1921年考入了湖南陆军讲武堂。

但是因为当下时局的影响湖南陆军讲武堂只能被迫停办,郑国栋也只能回到石门中学读书,后成为了一名教师,1923他又考入了湖南省商业专门学校,取得了十分优秀的成绩。

直到1924年,郑洞国冒名顶替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后来又顺理成章地加入了国民党,先是参与了广州反动商团叛乱的战斗。

后又参与了北伐战争、中原大战等多次重要战役,为后面的抗日战争打下了军事基础,七七事变之后,全国抗战正式拉开帷幕。

郑洞国先后参加了保定会战、台儿庄战役等多次重大战役,也使得郑洞国的英勇事迹一时间人尽皆知,也成为了一名公认的抗日名将。

郑洞国后又参与了缅甸战争,指挥了多次重要战役,为缅甸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5年郑洞国晋升陆军中将,后因为杜聿明病重便由郑洞国接任了杜聿明的位置,率领部队在东北战场作战。

后陈诚担任了东北行辕主任,将东北的党政军全收拢到了自己的手上,郑洞国也成了挂名的东北行辕副主任。

后来陈诚策划了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但是因为他的错误指挥,让国民党损失惨重,蒋介石得知后立即成立了“剿匪”总部,将郑洞国任命为了副总司令,陈诚也偷偷离开了东北。

后来辽沈战役爆发,国民党面对解放军的猛烈攻势节节败退,得知自己胜利无望的他,甚至想要一死了之。

但是被他的部下拦了下来,然而此时的长春已经到了解放军的手里,此时的郑洞国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只得被迫投降。

后来郑洞国向解放军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不要将他投降的消息公之于众,但是却在刘亚楼的“招安”宴席中见到了郑洞国的身影。

那么郑洞国为何会出现在这场宴席上呢?

“招安”宴席:

这都是因为这场宴席宴请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都是辽沈战役中被我军俘虏的国军高级将领,然而廖耀湘看起来却十分不满。

当刘亚楼向廖耀湘敬酒时,竟然将刘亚楼敬的酒摔到了地上,还拍着桌子说:

“你们共军打的什么仗,根本不讲究战术,我方大军还没摆好阵型,你们就开始进攻了,你们不讲武德!这次不算数,我要求堂堂正正的再打一场!”

刘亚楼见此便说:“不是我们不懂战术,只是你看不懂我们的战术罢了!此战的胜败不已经向你证明了吗?”

之后还将他的老战友郑洞国请了进来,见到郑洞国的廖耀湘感到十分震惊,因为蒋介石已经宣布郑洞国死在了长春,郑国栋见状只说了一句话。

他说“自己也被暗中起义了,一开始也是各种不服气,但是解放区生活的百姓们,比以前可丰衣足食多了,他们是真心为国为民。”

廖耀湘听后思考了一番后连连道歉,并主动向刘亚楼敬了三杯酒,希望给他给自己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那么在辽沈战役中究竟发生了什么?竟然引得廖耀湘对这场战役的结果如此不满。

廖耀湘不满真相:

1948年,蒋介石为了让美国提供更多先进武器,急需打一场胜仗来证明自己,因此决定让廖耀湘的部队去攻打锦州。

但是仅凭廖耀湘一支部队根本不足以和东野对抗,经过多天的商议,最终决定要想方设法先拿下锦州,之后便能以锦州和葫芦岛作为海陆撤退通道连接华北。

即使是失败了也可以走海路逃生,廖耀湘长时间没有得到作战指令只得按兵不动,东野司令见状便决定先下手为强,便派出九个纵队意图歼灭廖耀湘的部队。

廖耀湘看出不对之后,便下令撤离,但是为了留住廖耀湘。

我军指挥官当即下令:“不必费尽心思找对方师团藏身处,大家放亮眼睛全体寻找廖耀湘!”

一时间战场上乱作一团,廖耀湘在前面跑,解放军在后面追,此时廖耀湘感到十分不满,因为蒋介石他们的犹豫,使得错过了战机。

自己的部队也被全歼,心里甚至出现了轻生的想法,但是副官说回到沈阳就还有希望,让廖耀湘打起了精神,之后廖耀湘便乔装前往了沈阳。

之后我军在清点人数时并没有发现廖耀湘,我军便立即发布了逮捕令,使得东北一时间都在抓捕廖耀湘。

甚至还根据他的外貌编了一个顺口溜“矮胖子,戴眼镜,湖南口音”,这个顺口溜一时间传遍大街小巷,而此时的廖耀湘正骑着一头小毛驴,穿着一身充满油污的衣服,向着沈阳走去。

此时东北的每个人都知道廖耀湘的形貌,他们一进到沈阳就被察觉到了问题,便通知了武装队队长,起初廖耀湘还企图给钱让他们放过自己。

但是他一开口那地道的湖南口音就出卖了他,最终还是被我军俘虏,被俘虏之后我军为了让国民党将领归顺便举办了一场“招安”宴会。

也就出现了廖耀湘说东野军不懂战术的一幕。

总结:

廖耀湘的此次失败并不是因为他指挥作战有问题,而是因为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使得廖耀湘战败被俘,在看透了国民党的真面目之后,选择归顺我军。

而郑洞国与廖耀湘先后归顺,直接说明了我党的正确领导方针,这就印证了一句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也就是共产党可以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

3 阅读:1095

陶陶读历史

简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