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成熟的消费者,才能促成国内摩托车企业的责任感

行者啊 2024-02-10 12:14:23

过去的一年,国内摩托车市场竞争激烈,中大排量摩托车轮番降价,小排量摩托车价格略有松动;新车型如下饺子般快速推出,老型号加量不加价,让消费者眼花缭乱。

据统计,2023年国内摩托车销量达到1418.01万辆,同比增长2.85%,超出市场预期。

销量增长、竞争加剧,都源于数年前。2019年6月1日起开始实行摩托车全国通检和新车6年免检、7月1日实施150ml排量及以下摩托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政策,无疑给了市场一个明显的鼓励信号。此后,政策松动叠加疫情对出行需求的刺激,摩托车企业纷纷开始新的布局。

一款新车型的推出,从立项到批量生产,一般需要2至3年的时间,因此,基于对政策和对市场的判断,国内摩托车企业在2至3年前趋近的布局,在2023年形成产能,价格战不可避免。

国内企业打起价格战,狠的程度无法言语,最后可能连自己都被打趴下。牺牲品质降低成本,不仅企业无法生存,消费者也得不到好处,因此谁也不希望几败俱伤,最后被局外人收拾残局的结果。

20多年前的越南市场还历历在目。1999年,国产摩托车凭借绝对的低价挤走了日本品牌,然而在几十家国内企业占领越南市场后,对手都是以低价取得市场的国内企业,继续以低价竞争,此时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牺牲品质降低成本的方式,直到被消费者抛弃,越南摩托车市场又回到了日本企业手中。

20多年后,这一幕似乎又要重演。如果说2023年开了个头,那么2024年就是关键的一年。

然而通过分析各方面因素,我们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供大家参考。

首先,国内制造业与20多年前有巨大区别,目前的制造业无论从生态还是具体工艺,都已经达到世界中端水平,因此,只要企业态度端正,以长期主义对待产品,尊重消费者,国产摩托车的品质就有望提高至基本可用水平,进一步或可提升至世界主流水平。

其次,国内产业受政策影响巨大,而摩托车相关政策在关键点,如13年报废、大面积禁摩限摩政策并没有松动迹象,因此市场容量不会爆发式增长。同时,对于消费能力的预期,促成企业对后续市场的基本判断,各个厂家的竞争策略相对理智,比较克制。

最后,消费者也比较理性。他们被无数次教育后,认识到“用财吝则费”的道理,能够比较理性地处理价格和品质之间的关系。通过市场反馈,促成企业调整竞争策略,适当放弃单一价格战手段,而更加注重配置和品质。

总之,摩托车市场与其他市场一样,与政策、经济相关,而成熟的消费者更能够促进企业的责任感,更多有责任感的企业才能够促进一个健康的市场。

2 阅读:211

行者啊

简介:行万里路,读万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