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新质生产力赋能湛江绿色发展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2024-05-14 12:15:27

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县近海,成群的风机排列有序,不分昼夜旋转着,像海上的卫士坚守自己的使命。在廉江核电项目建设现场,十几台大吊机矗立其间,也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像一丝不苟的建设者审视自己的作品……

广东省湛江市的地理条件造就了新能源发展的独特优势,国家电投因地制宜,全力推动粤西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开发和在粤首个沿海核电项目建设,为构建多能融合清洁能源大基地打下坚实基础,不断用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为优化广东清洁能源结构、推进粤西地区特别是湛江市的产业绿色升级、加快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持续赋能。

乘风踏浪 书写海上传奇

5月7日,伴随着首台(4#)风机吊装任务顺利开展,国家电投广东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300兆瓦增容项目风机吊装工程正式启动。

徐闻海上风电场300兆瓦增容项目4#风机吊装现场

作为2021年11月投产运营的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600兆瓦项目的补充项目,该项目共建设25台单机容量12兆瓦的风电机组,配套建设1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总投资超过30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8.99亿千瓦时,节省标煤消耗约27.1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2.33万吨,将为擦亮湛江这座海滨城市的“绿色名片”贡献重要力量。

然而项目所处海域水文条件复杂,台风、雷暴多发,建设窗口期少、工艺要求高,给施工带来不小挑战。

“我们充分汲取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600兆瓦项目成功建设经验,提前对项目所在海域开展水文观测和地质详细勘查、创新优化设计方案与海上施工工艺流程,以达到兼具安全性、经济性和高效性的目的。”徐闻风电技术负责人郑心勤介绍,“我们同时升级了海上风电智慧工地系统,增加海上升压站建造及施工进度可视化系统、采购监造催交一张图、智慧安全管控中心和防台大数据中心等模块,以便更及时掌握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徐闻海上风电场600MW项目(南区)

说起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参与建设的郑心勤很是自豪。因为是同期项目中一次性核准容量最大、开工时间最晚的项目,建设期间遇到了船机、钢材等涨价潮的高峰。时间紧、体量大,屡屡被外界断定无法按期投产。建设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在“抢装潮”下突围而出,取得30天内单桩沉桩20根、30天内单作业面完成15台风机吊装等成绩,刷新行业内多项纪录。

不仅如此,面对海域流速急,海床冲淤变化剧烈、作业窗口期短、雷暴日强台风频发等难题,建设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和工艺优化,突破性解决了多强台风、雷暴海域条件下建造海上特大型风力发电的技术瓶颈,首创220千伏海上升压站“手拉手”等多项关键技术,单桩法兰水平度、电气节能等指标达到同期国内领先水平。

2023年,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项目荣获2022—202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奖,成为广东省首个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奖的海上风电项目,也是国内核准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金奖项目。

海上风电不仅建设难度大,运维难度也是巨大考验。徐闻风电运营中心负责人陈吉哲说:“每年6月有台风,10月至次年3月的秋冬季海况恶劣,给海上风机设备运维带来极大挑战。”在海上升压站的一个员工起居室内堆满了各种泡面和矿泉水,平时运维人员出海一呆就是好几天,只有海浪和风机为伴。

探索新路 绘就核电宏图

核电项目建设同样捷报频传。随着国家电投广东廉江核电一期工程2号机组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FCD)圆满完成,项目一期工程进入双机组建设新阶段。

廉江核电是国家电投在广东开发建设的首个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总装机862万千瓦,总投资1300亿元。一期工程规划建设两台125万千瓦的先进三代非能动压水堆核电机组,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已分别于2023年9月、2024年4月开工建设。

正在建设中的廉江核电项目1号冷却塔-湛江核电供图

1号机组冷却塔正拔地而起,已见雏形。区别于以往核电,廉江核电项目在国内首次采用海水二次循环冷却技术,在我国核能领域首次开发使用超大型冷却塔。据介绍,每台机组配置一座逆流式自然通风高位集水塔,塔高218.7米、零米直径约175米,单塔淋水面积20000平方米,是世界首个核电超大型高位集水海水冷却塔。“项目采用海水二次循环冷却技术,将进一步提升核电项目环境友好型,拓宽我国核电厂址开发的布局和空间,为我国核电开发建设提供重要示范和借鉴意义。”湛江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震说。

项目建设现场一个个巨大的龙门吊红色组件格外醒目,廉江核电项目首创利用横跨反应堆厂房的大型龙门吊作为工程建设的主吊机,为我国三代核电工程建设提供新方案。湛江核电相关负责人介绍,相较于传统履带吊,大型龙门吊抗风能力强,可抵抗17级台风;为门式结构,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好;转场方便快捷,从驻留场地移动至吊装位置不超过30分钟;检修维护简单,无需变工况;经济性好,可大大节约运维及管理成本。

正在建设中的廉江核电项目一期工程-湛江核电供图

目前,廉江核电一期工程全面进入施工高峰期,每天进场车辆人员数量庞大,对全面风险管控能力和精细化安全管理水平要求更高。项目采用的“智慧工地”系统主要通过5G专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项目“人、机、料、法、环”等关键要素的实时、智能监控和管理,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人员少跑路”。后续,湛江核电计划将各功能模块与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融合,并将应用嵌入业务流,同步积极探索依托“智慧工地”大数据的安全质量态势感知平台,为项目安质环全面提升持续创造新价值,并争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智慧工地”。

据悉,廉江核电一期工程计划于2028年建成投运,届时年发电量约200亿千瓦时。6台机组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约为702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约2007.6万吨,减排效应相当于种植阔叶林约14.8万公顷。

可以说,廉江核电正源源不断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项目所在的车板镇,数千名建设者在这里工作与生活,常常是夜市饭店灯火“繁忙”,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郭传发)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