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存款「逼疯」银行

读懂数字 2024-04-03 09:41:15

除非贷款利率能够触底回升,否则存款定期化对净息差的负面影响,将被进一步放大并且固化。

作者:董云峰

编辑:叶冬

曾经的“小甜甜”,如今越看越像“牛夫人”。

过去很长时间里, 基于存款立行的理念,商业银行普遍对定期存款趋之若鹜。因为,这意味着低成本的稳定负债来源,以及可控的流动性风险。

只不过,随着高增长时代远去,长期降息通道开启,原有的经营逻辑面临重构。

01

此一时,彼一时。

幸福来的太快,烦恼也是。以前嫌期限太短,现在嫌期限太长;以前担心不稳定,现在担心过于稳定。

以至于,一些银行的存款利率出现了倒挂,期限越久,利率越低。

原因无它,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调的预期越来越强烈。储户也不傻,拿出债券市场狂买30年期国债的热情,活期转定期,短期转长期,3年、5年就是一把梭。

哪怕存款利率接连下调,也挡不住储户对定期存款的狂热。毕竟,当下很难有更好的确定性投资了。

对银行来说,本来期待存款利率下调降低净息差压力,然后发现活期转定期太猛,导致平均付息率降不下来,甚至还更高了。

诚然,一些银行通过定期存款置换前些年的高息协议存款、结构性存款,尝到了一波红利,但红利有限,吃不了多久。

根子还是在资产端。除非贷款利率能够触底回升,否则存款定期化对净息差的负面影响,将被进一步放大并且固化。

02

翻看近期的上市银行财报,存款尤其零售存款的快速定期化,已经让银行压力山大。

工商银行:去年定期存款增加4.18万亿元,增长27.6%;活期存款减少6,171亿元,下降4.4%。其中,零售定期存款10.48万亿元,同比增加1.93万亿元,占比从28.6%上升到31.3%。

农业银行:客户存款余额28.9万亿元,从期限结构上看,活期存款占比较上年末下降5.6个百分点至42.9%。去年末,零售定期存款10.44万亿元,新增超过2万亿元,占比从34.2%提升到36.7%。

建设银行:客户储蓄意愿增强,定期化趋势持续显现,境内定期存款14.70万亿元,同比增长21.25%,占比上升4.85个百分点至55.01%。其中,零售定期存款9.31万亿元,同比增加1.65万亿元,占比从30.64%上升到33.68%。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零售定期存款6.66万亿元,同比增加1.28万亿元,占比从26.65%上升到29.09%。

交通银行:客户存款余额8.55万亿元,定期存款占比63.90%,较上年末上升1.52个百分点。财报提到,银行存款延续定期化、长期化趋势,存款定价的下降并未导致整体负债成本等量下行。

招商银行:2023年,活期存款日均余额占客户存款日均余额的比例为57.08%,同比下降4.55个百分点。去年末,招行零售定期存款1.67万亿元,同比增加5445亿元,占比从14.87%上升到20.42%。

中信银行:公司定期存款下降、公司活期存款增长,推动净息差整体跑赢大市。不过,零售存款定期化同样存在,去年末零售定期存款1.13万亿元,同比增1826亿元,占比从18.3%上升到20.6%

平安银行:去年资产负债表扩张速度显著低于同业,年末吸收存款本金余额3.4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受到的冲击相对比较小。平安银行零售存款的定期化趋势比较明显,占比提升2.7个百分点。

光大银行:与平安银行类似,去年末存款余额4.09万亿元,同比增长4.53%,扩表速度低于同业平均,负债成本增幅微小。零售定期存款在全行存款的占比同比提升了2.48个百分点。

整体上,客户基础最好的国有大行与招行,定期存款增长更快。其中,工行与农行去年新增零售定期存款在2万亿元左右。它们所遭遇的挑战,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企业与居民行为的变化。

相形之下,中信、平安与光大等股份行,有着更灵活尽管零售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公司定期存款逆势收缩,对冲了净息差压力。

03

中国银行业的净息差水平已经到了历史最低点。

据金监总局公布,截至2023年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下滑至1.69%,首次跌破1.7%关口。数据显示,2022年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9%,从去年一季度开始连续下滑,2023年四个季度净息差分别是1.74%、1.74%、1.73%和1.69%。

对此,央行已有关注。在《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讨论了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下降和净息差下滑的现象,强调“商业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这样也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然而,在负债端,资本市场相对弱势、居民风险偏好走低,短期内很难得到扭转;在资产端,经济曲折复苏与社会需求不足,也是由来已久的挑战。

长夜漫漫。

The End

大步迈向中特金大行下沉,小行跌倒Sora降临,银行不存在了?非存款AUM:零售转型试金石零售银行大转折:房贷走下神坛

16 阅读:35680
评论列表
  • 2024-04-04 17:27

    钱好挣的话谁不愿意花钱呢[笑着哭]

    你说呢 回复:
    有道理。大环境不好,不敢花才存款的。
  • 2024-04-04 21:28

    总比理财基金什么的赔掉了裤子好的多。

    soyou 回复:
    什么样的风险等级对应什么样的产品,哪个都想躺着挣钱
  • 夏天 30
    2024-04-04 22:34

    主要原因是退休高峰,离休人员几十年公积金一次性发给个人转存为银行定期!

    阿伟 回复:
    高峰,你来分析下[笑着哭]
  • 2024-04-05 00:16

    没看到利息上调,一直都在下降

    猫眼历史 回复:
    银行赚的是利差,企业不愿加大投资,甚至退出,银行只能降息吸引贷款,这样定期存款自然是“牛夫人”
    陶传保 回复: 猫眼历史
    定期存款也是利息不断的下调
  • 2024-04-07 13:46

    存定期还不如放余额宝和零钱通呢,随用随取还不影响利息收益[吃瓜]

    桔子哥 回复:
    不懂别瞎说啊
  • 2024-04-04 21:13

    有钱不花,是傻瓜

    超哥 回复:
    你成家结婚生子没有[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中国🇨🇳老百姓存钱是因为目前国家福利不完善为了教育医疗养老所存的。举个手边例子。一个同事去年60岁退体只能领城乡居民养老金每月才450元左右、他可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但是个人承包(驾校)挣钱多,他认为存银行一样的养老。如果当初长远利益出发、现在可以领3500元左右企业职工养老金。一年4.2万元、活个80吧、至少可以领84万元以上。现在还在干教练、不干了干不动了老了估计也就哪样生活质量。
  • 2024-04-05 09:54

    还不是疫情把人搞怕了 不存钱 吃都没有

  • 2024-04-05 10:01

    小孩的理想…

  • 2024-04-05 09:10

    除非国家开放新的投资领域,否则居民只能存款,谁的钱都不是风刮来的[笑着哭]

读懂数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