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谁近就是谁的?咱们南海划线在前,他们“贴”着线建国在后

黄娜老师 2024-05-19 15:15:34

前阵子,菲律宾民间搞了件他们自认为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当然,那只是菲律宾单方面的“自认为了不起”。毕竟,他们的媒体把气氛做的很足。

事实上,无论是咱们中方,甚至是在一旁暗中观察的美国,都没有觉得这件事情能产生多大的影响,至多也仅仅属于一次“拙劣的碰瓷”。

菲方的行动,充分体现了它的那个小算盘——确实不敢正面硬杠中国,但却更愿意用“民间活动”的形式“碰瓷”,时不时的发起骚扰。

因为,菲律宾自恃有一张王牌——《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只要有菲方人员死于与中国的冲突,就可能会触发《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第五条,从而让美军找到介入的机会。

更何况,它自家的领土上,也驻满了美军。

另外,如果再往前追溯一个世纪,菲律宾甚至根本算不上是个国家,仅属于美国在东南亚的一块殖民地罢了(通过1898年美西战争,从西班牙手中夺取)。

光看地图,或许很多人会说,中国的南海九段线几乎都划到了别人家门口,这也太霸道了吧。

但如果你稍微懂一点历史,就会发现,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可不是我们把线划到了他们家门口的问题;而是二战后,他们自己贴着“线”来建国的。

要知道,这句“自古以来”,那可真不是空话。

从历史上看,两汉时中国官方就有过对南海礁屿和浅滩的记录和命名。特别是宋元之后,我国历代政府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均进行了有效、连续不断的行政管辖。

在那段的岁月中,什么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这些如今急赤白脸的不断宣誓南海某些岛礁或水域主权的国家,其实都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国家,长期处于部族林立,一盘散沙的状态。他们后来的“建国”,基本就是根据西方殖民时代的势力范围,生拼硬凑出来的。

只有一个国家例外——该国如今的一部分北方领土,原本就属于中华王朝的版图。

对,你没猜错,它正是越南。

像大家耳熟能详的《滕王阁序》,其作者,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就是在远赴安南的交趾县,探望被贬官的父亲,途经滕王阁,参加一次大型party的时候,乘兴而作的千古佳篇。

这个“交趾县”,就是如今的越南首都——河内。

唐朝时,那些犯了错误,表现不好的官员,往往会被贬谪到一个名为“交趾县”的边陲之地任职。

悲剧的是,王勃探望了老父亲后,归途在南海上遇到风暴,不幸溺水,惊悸而死,年仅27岁。

王勃被就近葬在了安南宜禄县宜春乡,当地人对其极为崇敬,主动给他雕像、修祠,并时常有安南文人来此吟诗悼念。

越南的孔庙,可惜现在的越南人,都不认得自己家老祖先留下来的这些文字了

1970年代初,位于北越的王勃祠庙曾遭到了美军轰炸,当地人曾冒着生命危险把王勃的雕像抢救了出来,并在家中腾出一了间厅堂,专门供奉雕像。

类似的还有,建于阮朝明命十六年(1835年)的越南顺化富春京师武庙。庙里供奉的18名武将,12个都是正经八本的中国人。

庙内正中端坐姜太公,东序管仲、孙武、韩信、李靖、李晟、徐达六位;西序田穰苴、张良、诸葛亮、郭子仪、岳飞五位。

越南本国的人物则分列“从祀”的次位置——左庑从祀陈国峻、阮有进、尊室会;右庑从祀黎魁、阮有镒、阮文张。

好了,咱们再说回和越南隔海相望的菲律宾。

菲律宾最早建立的政权是一个松散的奴隶制部落联盟——巴朗盖。

大约在14~15世纪间,伊斯兰教经由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开始传入菲律宾群岛。苏禄岛、棉兰老岛以及吕宋岛陆续出现了一些伊斯兰苏丹国(比如苏禄国和吕宋国)。这些伊斯兰苏丹国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属于一种早期的封建制国家。

到了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打断了菲律宾各岛的伊斯兰化进程。

西班牙人用了半个多世纪的功夫,最终控制了如今的菲律宾大部分地区。

300多年后,在美西战争战败的西班牙被迫签下《巴黎和约》,又将菲律宾和古巴一起转给了美国。

《巴黎和约》签署现场

可以说,跟印度的情况差不多,菲律宾原本也只是个地区的概念(咱们中国这边叫它“吕宋”),如今的版图,更像是那些近代殖民者们给硬攒出来的。

二战后,西方殖民者退出,菲律宾这才真正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所以,还是那句老话,与其说咱们把线划到它们家门口,似乎更像是这群国家后来贴着咱们的“线”建国的。

古代中国人开始命名和管理南海诸岛礁的时候,它们还处于奴隶制部落状态,连个统一的政权都没有,或者原本“它”的一部分还曾属于中原王朝版图的行政区划。

到了近代,上述地区又沦为了西方殖民地,直到二战结,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兴起,它们这才赶走了殖民者,陆续建立起了现代国家。

咱们划线在前,他们建国在后。

而且,二战后,包括越南、菲律宾等如今的南海争议当事国本身,以及前苏联、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多国出版的地图,也都曾直接采用过民国版“11段线”的南中国海地图。

进入上世纪60年代,考虑到援越抗美的需要,我国以“借用”的形式,大方的让出了白龙尾岛给北越使用。

此后,“十一段”变成“九段”,北部湾地区少了两笔。

没成想,白龙尾岛被“借用”后,越南以“修筑雷达站”为由,大量移民于此,逐渐控制了此地,赖着不走了。

最终,经过中越两国的协商,在1994年达成了协议——白龙尾岛由越南控制,但不适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领海划界条例(12海里的领海以及“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白龙尾岛不划定领海,双方规定了3万多平方公里的共同跨界渔区,出入自由。

总的来看,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有关南海岛礁和水域的归属,并无任何国家对此划分提出过什么异议,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南海被勘探出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成了“第二个波斯湾”;

不久后的1982年,又诞生一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12海里的领海再度延伸到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同为该国的主权管辖范围,辖区内资源也归该国家独有。

正是这个后来才鼓捣出来的“公约”,让那些原先看似很不值一提的南海岛礁,一下子成了天降的“金山银山”。

也正因如此,某些南海国家们,开始罔顾历史和国际法,愤愤不平的要“声讨”中国,说中方的海洋划界,侵犯了他们的“主权”。

按照他们的逻辑,离谁近,那就是谁的。

西方的一众国家也在旁边煽风点火:说得对,中国这是在以大欺小,在南海搞霸凌,谁离得近,就应该给谁。

这个,咱们最好还是先看看某些"找茬"的国家,他们舍不舍得把自己的岛屿就近送给别国吧。

这是美属岛礁。

更何况,菲律宾说黄岩岛离菲律宾很近,但打开地图,你又会发现菲律宾离中国也不远啊。

最后说个大家可能没注意到的现象。

咱们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造了世界上绝大部分民用地球仪。这些地球仪采用的全为中国标准的世界地图。

所以,美利坚中小学教室里的地球仪,什么台湾省,钓鱼岛,藏南,南海的标注和划分,都完全正确。

如果仔细看,黄岩岛也特别标出了...

0 阅读:224

黄娜老师

简介: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头像为本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