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锂电池叠片工艺及优缺点

锂电数码书 2024-05-11 01:41:00

一、引言

锂电池作为现代能源存储的重要形式,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电芯叠片工艺作为锂电池中段生产的核心环节之一,对于锂电池的性能、质量和成本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和您一起探讨锂电池叠片工艺的原理、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其在锂电池制造中的重要地位。

二、锂电池制造工艺概述

锂电池的制造通常可以分为极片制作、电芯组装、电芯激活检测和模组/Pack 封装四大工序。其中,电芯组装是锂电池电芯生产的中段环节,包括卷绕或叠片、电芯预封装、电芯注液等重要工序。

三、叠片工艺与卷绕工艺的区别

(一)模切工序

传统卷绕采用双边模切,模切极耳间距不等,冲切位置有 Mark 孔进行定位;而叠片采用单边模切,极耳间距相同,进行等间距切断。

(二)极组成型工序

卷绕正负极片连续,叠片是片状物料,在层数相同的情况下,相较于卷绕电池,叠片电池的极耳数量多一倍,同时隔膜张力几乎为零,孔隙率和原材料保持一致。

四、主流叠片机设备

目前市场上主流叠片机设备路线主要有 Z 字型叠片机、切叠一体机、热复合叠片机和卷绕一体机四种。

(一)Z 字型叠片机:Z 型叠片目前在国内应用最广泛,其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等优点。

(二)切叠一体机:切叠一体机将模切和叠片两个工序整合在一起,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热复合叠片机:热复合叠片机技术难度更高,但能够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好的性能。

(四)卷绕一体机:卷绕一体机涉及到日韩专利,国内应用较少。

五、叠片工艺的优势与劣势

(一)优势

1. 更高的体积能量密度上限

在相同体积的电芯设计情况下,叠片电芯的能量密度高出约 5%左右。

2. 更稳定的内部结构和更高的安全性

不存在拐角内应力不均匀问题,每层膨胀力接近,因此可以保持界面平整,内部结构更稳定,同时拐角处受力均匀,断裂风险降低。

3. 更长的循环寿命

极耳数量是卷绕电池的 2 倍,内阻相应降低 10%以上,循环寿命比卷绕高 10%左右。

4. 更适合做高倍率、大尺寸和异型电池。

(二)劣势

1. 生产效率较低:与卷绕工艺相比,叠片工艺的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2. 良率较低:叠片工艺对操作精度要求较高,容易出现瑕疵,导致良率较低。

3. 设备投资大:叠片机设备价格较高,增加了企业的投资成本。

4. 工艺难度大:叠片工艺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经验。

六、方形大尺寸电池成为趋势下叠片工艺的应用前景

在三种不同形态的锂电池中,圆柱电池仅使用卷绕工艺,软包工艺仅使用叠片工艺,方形电池既可以使用卷绕也可以使用叠片工艺。目前,全球头部电池企业未来产品规划逐渐向叠片电池切换。鉴于叠片电池在能量密度以及安全性等方面优于卷绕电池,伴随叠片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预计未来方形电池中叠片工艺有望得到大规模应用。

七、叠片工艺的发展趋势

(一)设备智能化:叠片机设备将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度。

(二)工艺优化:通过对叠片工艺的不断优化,进一步提高叠片电池的性能和质量。

(三)新材料应用:结合新型材料的应用,提升叠片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八、结论

电芯叠片工艺作为锂电池中段生产的核心环节,在锂电池制造中具有重要地位。叠片工艺与卷绕工艺各有优劣,随着方形大尺寸电池成为趋势以及叠片技术的不断发展,叠片工艺也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要求。

文章来源:锂电池技术知识平台

注:本站转载的文章大部分收集于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中观点仅供分享交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告知,我将及时处理。

0 阅读:0

锂电数码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