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武功高强,宋江为何把他排进了地煞?因为孙立触犯了梁山底线

史书凌轩阁 2024-03-12 15:54:27

孙立与舍弟孙新,原系琼州将门之后。因职所调,孙立遂至登州,现任本州兵马提辖。其人身形魁梧,八尺有余,面如淡金,一部络腮虎须,威风凛凛,人送绰号“病尉迟”。

孙立武艺超群,善射硬弓,能骑烈马,手持长枪,腕悬竹节钢鞭,于登州一带,威名远播。每有草寇侵扰,皆被他一一击退。

孙立乃水浒中超一流高手栾廷玉之师弟,栾廷玉有万夫不当之勇,孙立亦不遑多让。曾有一次,孙立与梁山五虎将之一的呼延灼交锋,两人各展绝技,激战三十余合,竟是不分伯仲,令人叹为观止。

孙立不仅武艺高强,且智计过人。在梁山好汉斩断祝家庄这个硬钉子的战斗中,他的内应之策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梁山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他在上山前的地位也非同一般,身为登州统兵提辖,权势地位远胜过退居二线的鲁达。

孙立在江湖上的声望更是如雷贯耳。孙立坐镇登州时,屡次将草寇击退,使敌人望风而逃,威名远扬。寻常蟊贼见了他,无不俯首称臣。这使得孙立在江湖上声名鹊起,成为一位威震四方的英雄人物。

总的来说,孙立是一位集武艺、智计、声望于一身的杰出人物。他的存在为梁山增添了一抹亮色,也使得江湖更加精彩纷呈。

这位智勇双全的病尉迟孙立,在七十一回梁山英雄排座次时,却遭遇了不公的待遇。不知道宋江跟吴用是怎么商量的,孙立居然名落天罡,仅屈居地煞七十二中的第三,整体排名更是遥遥落后于第三十九席。在梁山的任用上,孙立也鲜有单独行动的机会,常常只能作为林冲或卢俊义的副将出征。

令人费解的是,孙立的两个表弟解珍、解宝,两个套兔子的猎户,虽然武艺和能力明显逊色于孙立,却反而位列天罡,且经常作为正将独立行动。这种明显的反差,让人不禁为孙立的遭遇感到惋惜和不平。

孙立,这位本应在梁山英雄中熠熠生辉的猛将,却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地位。他的智勇双全,本应在梁山的征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却只能屈居于他人之后,这实在是梁山的一大遗憾。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难道,宋江跟吴用,是在刻意打压孙立?

要深入探讨梁山一百单八位英雄的最终座次问题,就绕不开那个神秘的石碣。

在《水浒传》之后,余万春所著的《荡寇志》中,曾对宋廷如何剿灭梁山好汉有过一番描述。其中提及,那石碣上的名次其实是宋江、吴用等人精心策划、暗中操作的产物,他们借此装神弄鬼,欺哄了众多的梁山好汉。宋江跟吴用的意思是“上天安排的最大”,你心里不舒服,自己忍着!

石碣座次背后的“天意”,实则体现了小说作者施耐庵的巧妙构思与意志。

以孙立为例,其能力、地位及江湖声望无疑都足以位列天罡,甚至可与杨志、徐宁等并肩。然而,他在梁山英雄中的排名却不尽如人意。这究竟是何原因?

原来,孙立曾犯下江湖大忌,触了梁山好汉的逆鳞,那就是:不讲义气,出卖兄弟!三打祝家庄时,孙立为向宋江表忠心,他主动提议打入祝家庄作为内应,最终与梁山好汉里应外合,攻破了祝家庄。

孙立成功了,但他也直接导致了同门师兄栾廷玉的悲惨结局。在江湖中,背信弃义、出卖同门乃是大忌,孙立因此举在江湖中留下了污点,也使得他在梁山的排名受到了影响。

由此可见,施耐庵在构思小说情节与人物命运时,不仅考虑了英雄们的武艺与贡献,更融入了江湖道义与人性考量。

孙立如果单论本领,在梁山上也算是一号人物。可他为求上位的手段嘛,说实话,有点让人瞧不上。你看孙立这“里应外合”计策成功,那可是直接踩在同门师兄的信任上、出卖有几十年感情的同门师兄才得以实现的。

这一点,触犯了梁山好汉那些山贼做人做事的底线。咱梁山上的好汉,哪个不是襟怀坦荡、肝胆相照?就像武松、林冲、鲁智深他们,处江湖之险,自我保护意识那是得有的,但在朋友之间,那可都是实打实的,不玩儿虚的。

梁山上的关系啊,说实话,就是靠多年前相识的那点儿情分织起来的。比如宋江跟花荣,就见过那么一面,可后来宋江有难,花荣立马就伸出了援手。这就是朋友,懂不懂?可这位孙提辖呢,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一出手就把同门师兄给卖了。

当然啦,宋江、吴用他们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宋江算计秦明,把秦明一家老小都害死了。宋江跟吴用算计朱仝、卢俊义,手段那也是出了名的毒辣,动不动就绝人后路。但话说回来,宋江跟吴用的底线就是——谁都能动,不能动兄弟。这跟孙立这位可就不一样了,他可是为了立功,连栾廷玉性命都不顾了。

所以啊,这孙立虽然在梁山上也算是个人物,可这手段嘛,确实有点上不了台面。咱梁山上的好汉,讲究的就是个义气,可这位兄台呢,为了自己的利益,连这点儿情分都不顾了。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