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后被流放到朝鲜的中国皇帝,晚年凄凉,如今子孙却遍布韩国

人间史名人录 2024-01-16 14:18:03

在中国古代,王朝更迭很常见,落败一方君主的下场一般都以死亡收尾。然而,在历史上却有一位皇帝在亡国后,不仅没有被杀,反而被赐予了侯位,流放到朝鲜,这个人就是陈理。

在元朝灭亡明朝建立的中间,曾短暂地存在过一个政权——陈汉政权,陈理便是陈汉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被流放到朝鲜的陈理,晚年生活十分凄凉,那么他为什么会被流放,又在朝鲜有什么样的经历?

陈汉政权的兴衰

陈汉政权共有两位皇帝,王朝的建立者是陈友谅,也就是陈理的父亲。陈友谅出身寒微,其父为了陈友谅能跨越阶层,有所作为,便给他捐了一个小官。也正是这一举动,使陈友谅接触到改变他一生的人——徐寿辉。

陈友谅在县衙工作期间,由于自身有一些文化,做过文书一类的文职,但陈友谅本身性格粗犷,力大无比,相比起拼智力的文官,在拼体力的武官方面更有潜力。

在一次抗元的起义运动中,陈友谅作战勇猛,杀伐果断,立下不少战功,红巾军的首领徐寿辉因此十分赏识他,任命他为元帅,掌管着不少的兵力。

然而,此举让陈友谅对自己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地位的提升,加之平时自己在徐寿辉身边学习到不少文韬武略,陈友谅甚至萌生了取代徐寿辉,自立山头的想法,这也为他后来建立陈汉政权埋下了伏笔。

天定二年,陈友谅在采石弑徐寿辉,自称大汉皇帝,陈汉政权建立。在其建立政权坚持抗元的同时,朱元璋也在做同样的事。

然而,一山不容二虎,虽然他们有共同的敌人元朝,但陈友谅与朱元璋也是敌对关系,他们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

陈友谅在龙湾之战失败后,重整旗鼓与朱元璋在鄱阳湖之战中决一死战,然而朱元璋却以20万兵力战胜了坐拥六十万兵力的陈友谅,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在此战中,陈友谅中乱箭当场死亡,嫡子被朱元璋扣押,只剩下次子陈理,那么他又将何去何从?

陈理临危受命

陈友谅死后,陈理发誓要为父亲报仇,于是在大臣的拥立下,年仅13岁的陈理临危受命,成为陈汉政权的第二代皇帝,担任起复国的重任。

然而,面对朱元璋这样的对手,13岁的陈理显然没有可比性,在陈理登基后不久,朱元璋便乘胜追击,直至武昌城外,来势汹汹。

朱元璋料定年幼的陈理此时方寸大乱,于是亲自指挥军队正式发起进攻,想要在心理防线上陈理击溃。果然,陈理是君王之后,但之前没有任何战场经验,更不用说在前线厮杀,连这样的场面见都没见过。

看着城下浩浩荡荡的军队,陈理先前的杀父之仇在恐惧面前微不足道,战争的残酷毫无防备地击溃了陈理的心防,在敌军马上攻城的时候,陈理做出了一个让他后悔终生的决定——投降。

于是,这场战役朱元璋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陈汉政权也随之覆灭。陈理在投降后,朱元璋并没有下令将他处死,或许是念及陈理年纪尚小,不会成什么气候,于是将他册封为归德侯,软禁在身边。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陈理逐渐长大,虽然朱元璋给自己留了一条活路,但他始终视其为杀父仇人,甚至时不时与身边人表露出要复仇的想法。

朱元璋得知以后,意识到陈理不能再留,但念在他还年轻,天资平平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威胁,自己又不想再起杀念,不如将他送得远远的,断了他复仇的念想。

于是,洪武六年,朱元璋将陈理遣送至高丽国,也就是现在的朝鲜,让他在异国度过余生,是生是死由他自己掌握。

在朝鲜的惨淡遭遇

与陈理一同踏上前往高丽国征程的还有另一个年轻人明升,他的父亲和陈友谅一样,也是被朱元璋剿灭,明升与陈理一样都是亡国之奴。

在到达高丽国后,朱元璋给高丽王赏赐了很多金银珠宝和绫罗绸缎,表示要好好对待两个侯爵。

一开始,高丽王对二人十分尊敬,待遇自然不用多说,两人在高丽过得日子比在京师过得还好,一开始陈理还心满意足,逐渐放弃了其他的念头。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李成桂篡位,高丽王易主,他发现明朝的君主对这两个侯爵并不上心,在了解了两人的真实身份后,也逐渐收回了对他们的优待。

明升天资聪慧,又颇得高官尹熙王女儿的欢心,在迎娶其女为妻后,晚年的生活还算不错,子孙后代过得越来越好。

而同时亡国之奴的陈理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之前被赐予的侍从、宅邸、粮食等等逐渐被收回,生活质量每况愈下。

自从他的待遇变差后,他不得不缩衣减食,放弃原来富裕的生活。然而做到这种程度还远远不够,陈理不得不下地干农活来维持生计。

在人生地不熟的高丽国,加之语言不通,陈理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好在后来他娶了一任妻子,并且有了自己的后代,有了家人的陪伴他的生活也有了一些盼头。

晚年的陈理依旧是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度过的,由于身体状况不好,在58岁的时候便去世了,他的儿子陈明善为了安葬父亲,向当时的朝廷上报,希望能够得到一些赏赐让父亲入土为安。

朝廷念在陈理身份的特殊,最终象征性地给了一个棺椁,一些粮食和日常用品,虽然不多但也足够让陈理安葬了。

陈理的大半生都在异国他乡度过,作为昔日的君主,下场却如此惨淡,回想当年如果自己没有投降,而是大义凛然从容赴死,可能也不会经理后来任人宰割的生活。

但是人生只有一次,对于陈理个人来说,或许活着才更重要吧,你怎么看呢?

0 阅读:1017

人间史名人录

简介:一起学习,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