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磊:一部关于如何“活着”的教科书

时代邮刊 2024-01-26 22:50:30

如果突然收到绝症诊断书,你将如何面对剩下的时光?

京东前副总裁蔡磊与“渐冻症”斗争的故事引发广泛关注。

2024年是蔡磊确诊后的第5年。1月18日,蔡磊透露自己呼吸开始衰竭,离死亡非常近了。

同时,他也宣告:“困难越来越大,但是不会放弃。”

和死神交锋之际,他仍想为50万渐冻症患者做些什么。而他的不放弃,也为每个人提供了宝贵的人生启示。

01

波折,是人生难逃的课题

2019年,蔡磊持续感觉左小臂不适,去医院多次检查后被诊断为“渐冻症”。

“渐冻症”即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会像“逐渐融化的蜡烛”,全身肌肉和器官无法逆转地衰竭:无法说话、无法吞咽、呼吸需要机器维持……

“渐冻症”带来的不仅是生理的病痛,更多的是心理的绝望。

蔡磊那时41岁,是斗志昂扬的京东副总裁,结婚一年多,儿子几个月大。

看到诊断结果的那一刻,他整个人如坠冰窖。他感到左手失去控制,软塌塌地垂着,“里面都空了”。

回顾前半生,蔡磊似乎一直身处汹涌起伏的浪潮中。

他出生于河南商丘的一个部队大院,在军人父亲的严苛要求下长大,养成了自律坚强的品格。

家境贫穷,他常穿打了补丁的衣服,有时玩具也得捡别的孩子“淘汰”的。

但他读书刻苦,成绩出众,最终考上中央财经大学。这多少冲淡了家境带来的自卑。

读书期间,他的父亲患了重病,家中积蓄几乎耗尽,一家人陷入愁云惨雾,但父亲最终还是病故了。

这让年轻的蔡磊遭受沉重打击,也激发了他对于获得财富、掌握人生话语权的渴望。

考上公职不久,他从基层的机关单位果断辞职,进入充满挑战的企业。

深耕十多年,他有了“中国电子发票第一人”“中国新经济领军人物”“2018中国CFO年度人物”等光荣的头衔。

金钱、地位、荣誉、家庭,刚过不惑之年的蔡磊,仿佛已经实现了所有的人生目标。

疾病却像一把利刃,硬生生斩断了他原本一路高歌的人生状态。

造化弄人,即便成功如蔡磊,也不得不面对命运的无常。

但这个从时代风云中走出来的人,并没有就此低头。

02

抗争,是一种生活方式

“抗争”是蔡磊的人生关键词。

有时蔡磊会记起,年少时的一场小小反抗。

小学三年级,蔡磊结束值日后,在昏暗的天幕下回家,遇到两个小混混。对方也许是抱着欺负弱小的心态,往他脑后拍了一掌。

没想到,蔡磊立刻摘下书包抡回去,双方扭打在一起,直到有大人来把他们分开。

抗争,抗争。他就是这样一个不愿屈服的人。

事业上,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拼命三郎”。

“只要我蔡磊开始干的事,你们都干不过我。因为我不要命,你要命,你就输了。”

确诊“渐冻症”后,他自然也没有摊着双手等待死亡。

面对这种治愈率为0、患者存活时间只有2—5年的疾病,蔡磊决定以自身为武器,和渐冻症抗争到底。

蔡磊动用了全部人脉和资源,为研制有效治疗药物而奋斗,发誓“要么死掉,要么干掉这个病”。

他开拓了全新的战场:搭建数据库、寻求资金和科学家支持、组建科研团队研发药物,为数以万计的渐冻症患者提供支持。

身体逐渐被“冰封”,但他仍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最疯狂的时候,他一天处理七八千条微信,开十场会。

他还尝试直播带货筹集资金、撰写自传,并在2023年联合1000多位病友,捐献脑组织和脊髓组织,供医学研究使用。

“虽然我已经是个残疾人,我还能为社会做有价值的事情。”

蔡磊在自传《相信》中说,自己是那个“天时地利人和”的人,这让他没有理由不“拿命去拼”这份事业。

“老天让我四十岁遇上这个病,倘若二十岁,我没有现在的资源和能力;六七十岁,我可能也干不动了,四十岁刚刚好,我不干谁干?”

03

善良,是最坚韧的力量

一个生命正在快速流逝的人,心里却还想着要救助50万个同病相怜的人。

对蔡磊而言,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为了拯救自己。

蔡磊通过对“渐冻症”进行调查发现,患者年龄多为40—60岁,他们既是家庭的顶梁柱,也多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每一个病患背后,都是一个遭受重创的家庭。

“我在死亡前要做一件事——百万生命计划。我想助力攻克以运动神经元病为代表的重大神经退行性疾病,这中间有一千多万人,我想先救十分之一。”

起初,蔡磊用“笨方法”,和一个个病友交朋友,建成最大的民间渐冻症数据平台——“渐愈互助之家”患者医疗大数据科研平台。

他集结了上万名渐冻症病友,大家把他视作精神支柱。

后来,他筹集了1000万元捐助科研,还成立了慈善信托基金,以确保在他无法继续工作时,渐冻症的研究工作仍能继续进行。

其间,蔡磊的妻子段睿担当起他的“最佳队友”,照顾他,也一直全心支持着他的事业。

记者曾采访蔡磊:“对病友的责任感,在您的动力中占到多少?”

他毫不犹豫回答:“一半以上。我三五年内死不了,如果只考虑自己,可以相对舒缓地等待,但是他们等不了。”

记得一个在医院的深夜,蔡磊看到病友迟迟不睡,便问原因。

病友回答:“等你先睡呢。”

原来,病友担心打扰他休息。这份朴素的心意,他一直记在心里。

蔡磊手机里有20多个病友群,他每天都会收到很多消息,尽管打字已经很困难,他还是会尽量回复每位病友。他的工作室,也常迎来各地病友及其家属。

“如果不了解这个疾病的残酷,不经历这群人的绝望,是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的。”

互相烛照的善意、“同病相怜者”彼此间的关照和支撑,也成了蔡磊对抗命运、无畏前行的力量。

04

相信,是通向创造的踏板

“只要你是一个正常人,就一定怕死,我也是,但在行动上不能怕死。”

2024年到来,意味着蔡磊进入了和渐冻症斗争的第5年。

不久前,蔡磊宣布其团队与国内多家顶尖机构进行合作,已在渐冻症病因研究上实现了突破性发现。

他的成果,大家有目共睹。

这些年来,蔡磊推动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渐冻症患者科研平台。2023年,我国渐冻症临床管线超过27个,相比过去30年,渐冻症临床科研提速20倍。

为研制新药,他把自己当作“小白鼠”,最多同时试验3种药物,包括还在动物实验阶段的药物。

“向死而生,决战渐冻”,这是蔡磊工作室挂着的一块牌匾。

他一直相信“相信的力量”。

“我们不是有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努力才会看到希望。”

生命是有限的,但事业是长久的。

从去年开始,他就在交代“身后事”,包括找项目接班人、设立慈善信托、决定身后捐献遗体、书写《相信》这本书去鼓励更多人等。

“‘身后事’不仅是给家人交代,还得把这份事业传承下去。就算我倒下了,还得有人站起来。”

蔡磊的2024新年愿望依然围绕“破冰”展开:希望更多人能加入科研团队、渐冻症药物的临床速度再快一些、帮助更多的渐冻症患者和家庭……

“任何时间表对我们来说都是残忍的。据我所知,仅仅在中国,平均每天就有近60名渐冻症患者去世,我必须全力以赴加快科研,一天干20小时都嫌不够。”

即便病情恶化,蔡磊仍没有放弃信念,没有停止“狂奔”,他甚至计划“用脑控仪继续奋战”。

人人都是自己命运的预言家。一个人当下的信念,预告着他的未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的《上李邕》,是蔡磊喜欢的一首诗。

他想告诉身处逆境的人:“人生于世,心向沧海,即使狂风袭来,不言败、不菲薄。”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人民网、红星新闻、凉子访谈录等

作 者 | 朝 朝

编 辑 | 王可欣 龙玮琪

审 核 | 李 玲

终 审 | 黄 菲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