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锦还乡,朱元璋如何报恩?几道命令空前绝后,有一点刘邦比不了

枫桥墨客 2023-12-28 10:17:56
前言

濠州既是朱元璋的家乡,也是他参加红巾军起义的地方。

当时以郭子兴为主的濠州起义军力,朱元璋是其麾下。但因与郭子兴之子及其治理方式有隙,朱元璋带同徐达等人离开,南征占领定远、应天等必争之地,此后建立自身根基。

随着实力增强,朱元璋开始统一南方义军,与元、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搏斗。在此间,他始终怀揣着夺回濠州的梦想,多次发动进攻。

然而,濠州防御固若金汤,使得朱元璋的军队一再失利。

直至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方率军迂回进攻濠州。守城将领郭子兴之孙郭天爵虽奋勇抵御,仍不敌朱元璋强大的攻势。

朱元璋运用水攻、火攻、地道战等策略,终攻陷濠州,俘虏郭天爵,收回故土。

胜利后,朱元璋非但未屠杀郭天爵等人,反而予以宽恕。同时在濠州立宗祠以表对先祖尊敬及思念故乡的情怀。

这次胜利是朱元璋个人愿望实现,也是统一江南的关键步骤,为日后建立大明王朝奠定了扎实基础。

一、衣锦还乡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历经艰辛统一全国,终结元朝统治。但其执政期间,实施了残酷暴行,猜忌朝臣,杀害功臣,苦压百姓及少数民族。因其残暴,被誉为中国史上最残忍帝王之一。

尽管朱元璋在政治上冷酷无情,但朱元璋对家乡濠州充满了深情与义气。

自幼他就投入了红巾军,结识了郭子兴等豪杰。上文所说,朱元璋与郭子兴之子意见不合,离开了濠州,但他收复濠州的梦想未忘,屡次派遣大军讨伐,直到至正二十六年(1366)攻克濠州城,抓获郭子兴的孙子郭天爵。

他非但未杀郭天爵等人,反而赦免其罪,唤起了他回到家乡的迫切心情。

其实收复濠州这一日,正是朱元璋的大哥的忌日,与他的父亲和母亲的忌日相差无几,朱元璋的心情很复杂。

彼时,朱元璋还未发迹,致使了他的亲人都因贫困而亡。他的心情十分沉重,也夹杂着许多愧疚。

于是,朱元璋一直在策划着衣锦还乡。

这次跟随朱元璋回乡的人选也确定下来了,其中有两个人名叫刘大和曹秀。

这两个人都是朱元璋的恩人的后代。

众所周知,朱元璋出生在穷乡僻壤之地,16岁时双亲因病离去,没有丧葬费用。

他曾恳求地主刘德帮助,却遭到无情拒绝。

然而,刘德的父亲刘继祖伸出援手,赠送了一块土地给他们安葬。这份恩情深深铭记在朱元璋的心中。

而当年,朱元璋走投无路之时,正是汪大娘资助他进入皇觉寺。

后来,朱元璋历经艰难,先后做过乞丐、加入红巾军,投身在了战场。凭借卓越的才能与胆识,步步高升,成为了一方诸侯。

后来,刘大与曹秀来投奔朱元璋,让朱元璋欣喜若狂,亲切问候他们家人近况,遗憾得知二人家人都已离世。

为感他们相助之情,朱元璋留下两人在身边,委以重任,授以爵位。此外,他还将二人的父母供奉在皇室陵墓里接受祭祀。

朱元璋归心似箭,再一次回到家乡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

二、朱元璋的“大度”

更令他心痛的是,他见到了儿时的玩伴刘添儿。彼时的刘添儿形如枯槁,明明才是四十二岁的人。

朱元璋主动走上前去和刘添儿打招呼,还用了他们小时候的昵称“重八”。

随后,朱元璋见到了其他的乡亲们。

朱元璋知道乡亲们过得很艰苦,便对身边的侍卫们说,把带来的干粮肉干都拿出来,分给乡亲们吃。

乡亲们感动得热泪盈眶,纷纷感谢朱元璋,有些饿得很久的人直接狼吞虎咽起来。

朱元璋看着乡亲们的样子,心里也很高兴,但他觉得这还不够,他又让侍卫们将他带来的绸子、棉布、银子都拿出来,给每家每户都分一份。

做完这些,朱元璋来到了亡父母的坟头,跪下来,一瞬间泪如雨下。

活着没有尽孝,死后一定要让父母享受荣华富贵。朱元璋想到。

于是他想要为父母重新安葬,给他们一个体面的墓地。但是,他的谋士告诉他,如果改变了父母的墓穴,就会破坏了风水的平衡,导致后代的运势衰落,甚至有可能灭亡。

朱元璋听了,虽然心里不舍,但还是放弃了改葬的念头,只是对父母的坟墓进行了一些修整,增加了土地面积,设立了祭坛,每年都要亲自祭拜。

另外,朱元璋还任命了刘英和曹秀做了陵墓的守陵官,还分给了全村村民每户二十顷到三十顷的土地,并免了十年的税。

朱元璋赏赐完后,又突然脸色一变闻道:“刘德怎么没来?”

这个刘德就是朱元璋小时候给放牛的地主,刘德对他十分刻薄,经常鞭打他,让他吃不饱穿不暖。

因此,朱元璋让侍卫将刘德叫了过来。

刘德看到朱元璋后,十分惧怕,贵在地上连连磕头,请求原谅他。

没想到朱元璋反而将他扶了起来,并没有因此报复他,反而对他说:“此恒情耳,不必问。吾贫时,尔岂知今日吾为天子耶?”

就是说,你当年那样对我,不过是正常的表现,你又怎么会知道我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呢?

此外,朱元璋还赐给了他三十亩田地,并免除了五年的赋税。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朱元璋是一个宽大仁慈的皇帝,他不计较过去的恩怨,而是以宽大的胸怀和博爱的精神对待他的臣民。

三、朱元璋与刘邦相比

与朱元璋的做法相反的是汉高祖刘邦。

朱元璋曾说过:论高祖豁达大度,世咸知之,然其记五嫂之怨而封妻子为羹頡侯,则度量亦为弘也。

众所周知,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他经历了楚汉之争,最终统一了中国。他在位期间,有许多仁政和功绩,被人们称为高祖。

但是,他也有一些不足和缺点,其中之一就是身为皇帝却度量甚小。

刘邦还未发迹时,穷困潦倒,经常带着狐朋狗友前往兄嫂家吃饭。时间长了后,五嫂不厌其烦,自己家都要吃不起粮食了,还带着一堆吃白食的。

刘邦后来成为了皇帝,他却没有忘记这件事,他在封赏功臣的时候,故意给他的五嫂的儿子一个微不足道的封号,叫做羹頡侯。

羹頡就是饭没了的意思。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刘邦的度量确实不如朱元璋。

2 阅读:318

枫桥墨客

简介: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