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前总统帕夫洛普洛斯:“文明因对话和合作而不断丰富”

华舆 2024-03-15 14:31:00

参考消息网3月14日报道 2023年2月20日,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在希腊雅典成立。一年后,本报记者邀请希腊前总统普罗科皮斯·帕夫洛普洛斯与中国驻希腊大使肖军正就中希文明互鉴、中欧关系等话题展开圆桌访谈。

▲2023年7月5日,多名来自希腊的嘉宾参访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老虎岭遗址、良渚博物院等地,感受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图片来自中新社)

帕夫洛普洛斯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担任希腊总统。2019年5月,他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访谈中,帕夫洛普洛斯表示,对外交流增强文明的生命力,文明之间应平等共存、相互尊重、交流互鉴。希腊自古以来都是东西方交流的门户,也愿继续做一名“唤醒者”,加深希腊与中国乃至欧洲与中国的交流合作。

“全球文明是一条大河”

帕夫洛普洛斯说,伟大的人民创造了文明,世界上不只有中国和希腊拥有伟大的文明,但许多文化和民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希两大文明至今仍具有生命力。

中希文明得以存续的最大秘诀是什么?为什么源远流长的古希腊和中国文化至今依然鲜活?

帕夫洛普洛斯说,因为过去的许多伟大民族都犯下固步自封的错误。它们自我封闭,害怕与外界交流,并将其他人视为敌人。封闭导致衰落是自然规律,当一个民族被孤立时,它就自然而然地趋向衰落。

他说,文明交流是希腊和中国的巨大优势。这种交流并非要将自身的意志强加于其他人。希腊认为文明是平等的,不试图把自己的“力量”强加给他人,更不把利润视为在这个世界中前进的唯一标准。

他说:“希腊和中国之间开展文明对话,最好的一点就是,两国都不向外强行输出自己的文化。这是一场互学互鉴的对话。我们的文明具有互补性。我们尊重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性。在当今变乱交织的时代,我们能够通过对话展现和平的价值,因此希中文明互鉴中心的成立大有益处。”

帕夫洛普洛斯说,全球文明是一条大河,所有的文明就像溪流汇入这条大河。文明平等共存、相互尊重。全球文明因不同文明的合作和对话而存在,并不断丰富。

据肖军正介绍,在中希双方密切配合下,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实现了“早期收获”。一是推动两国高校开展联合人才培养,西南大学牵头启动“中国-希腊文明比较”国际联合硕士项目,首批18名中外学生已顺利入学,学生们第一年在中国学习,第二年在希腊学习。二是推动更多中希和其他国家学者实现互访,开展学术讲座和交流。2023年夏天,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在德尔菲欧洲文化中心举办了“美德的种子”国际暑期研究班;2024年2月在雅典和克里特岛举办“文明的起源与互鉴”学术冬令营。三是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协同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高校,在两国举办多场学术会议,探讨东西方文明的起源、演进和交流互鉴。国际学术期刊《文明互鉴》也正在申请筹办之中。

做东西文明沟通桥梁

近年来,欧盟对华提出伙伴、竞争者、制度性对手的“三重定位”,有意把“对手”“竞争者”和“去风险”放在对华关系突出位置。在此背景下,中欧关系将如何发展?

对此,帕夫洛普洛斯表示,欧盟这样看待与中国的事务是错误的。“欧洲有充分的理由签署更广泛的框架协议,因为这是欧洲的角色,欧洲的使命。美国反对这一点,因为美国有其自己的经济利益和地缘战略目标。作为欧洲人,我们没有理由走同样的道路。当我们考虑到欧洲、欧盟的角色时,应该推行另一种策略。”

他认为欧洲不能奉行一种基于某些大国,比如美国的观点的政策,这些国家并不接受所有规则。作为欧洲人,必须走自己的道路。他说,在(与中国的)伙伴关系方面,希腊比其他欧洲国家早得多,在欧洲甚至还没有考虑的时候就开始了(与中国的)合作。

帕夫洛普洛斯认为,在欧洲的一些国家中,没有像希腊与中国之间那样的关系。“有一些欧洲人,可能是因为受到其他力量的影响,或者因为他们自己对这些交往并不十分了解,他们对中国存在一些恐惧。他们认为中国太大了,想要吞噬他们。这是错误的。我们并不能单独决定欧洲的政策,但我们可以消除欧洲存在的一点小小的恐惧。”

他说,希腊人没有这种恐惧。相反,希腊人相信自己可以唤醒欧洲,告诉它,你有充分的理由发展对华合作。

帕夫洛普洛斯认为不应忘记历史事实:希腊一直标志着东西方的分界线。希腊就像是古罗马神话中的雅努斯,他有两张脸,一面朝这边,另一面朝那边。希腊是一个西方国家,但它也能够朝东方看。“作为东西方之间的门户,希腊在东西之间扮演文明沟通的桥梁角色。”(原标题:“文明因对话和合作而不断丰富”——希腊前总统帕夫洛普洛斯谈中希文明互鉴)(完)

作者/陈刚

来源:参考消息网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