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蒙古后妃多奢侈且排斥汉文化,故异样的董鄂妃赢得清世祖之心

史海撷英 2024-05-07 10:33:48

要问顺治皇帝最为宠爱的后妃,毫无疑问便是董鄂妃,那么清世祖为何会“独宠鄂妃”呢?简单概括起来就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清世祖的婚姻可以说是非常的不幸的。他的第一任皇后是他的生母孝庄太后的亲侄女额尔德尼布木巴,这段婚姻本就是彻头彻尾的政治联姻,并且还是由多尔衮生前为顺治订下的,因而在多尔衮薨逝后,清世祖立马有了想要“悔婚”的打算,可在孝庄的坚持下,清世祖最终还是迎娶了额尔德尼布木巴。

然而,清世祖与额尔德尼布木巴两人婚后的关系极为不合,一方面是清世祖因为多尔衮的关系,出于“恨屋及乌”的态度,对于额尔德尼布木巴也是颇有怨念,再加上这个时候他与孝庄太后之间的母子关系非常紧张,因而他便将自己的不满和怨气撒在了额尔德尼布木巴身上;另一方面,额尔德尼布木巴本人也有很大的问题,她生活铺张、作风奢靡,并且嫉妒心、猜忌心极重,这也让清世祖对其极为不满。最终,忍无可忍的清世祖最终下旨,废黜了额尔德尼布木巴的皇后之位。

在这时候,孝庄再次给清世祖安排了一位出身于蒙古科尔沁部落的皇后,并且在清世祖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几位后妃也全部出身于蒙古部落,孝庄想要这样的方式来巩固“满蒙同盟”的关系,同时也是希望由一位具有蒙古血统的皇子来继承皇位,以此来维系蒙古诸部在朝堂上的地位。可这样的想法严重伤害了清世祖本人的感情,同时也让清世祖对于蒙古后妃充满了厌恶,以至于这些蒙古后妃遭到了清世祖的疏远,直至清世祖驾崩也没有为清世祖诞育一儿半女。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董鄂妃突然出现在清世祖面前。史料中并没有对董鄂妃的身份有明确的记载,目前最为可信的说法是根据《汤若望传》中的一段描述推测,董鄂妃原本是清世祖的弟弟博穆博果尔的妻子,后来是被清世祖“抢”到后宫之中的,并且在极短的时间里就被清世祖册立为皇贵妃。

孝献皇后

按照顺治皇帝自己的说法,董鄂妃是“才德皆备,足毗内政,谐朕志”。

相比于两位蒙古皇后和一众蒙古后妃,董鄂妃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不仅美貌过人,还是德才兼备,更与清世祖有着共同的语言,不像那些出身于蒙古贵族的后妃,从小娇生惯养,一个个“大小姐”脾气不说,还对汉文化非常的抵触。也正是因为如此,清世祖才会对董鄂妃如此的倾心。

然而,红颜薄命,董鄂妃年纪轻轻便薨逝了,“十七年八月,薨,上辍朝五日。追谥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上亲制行状,略曰:‘后倪静循礼,事皇太后,奉养甚至,左右趋走,皇太后安之。事朕,晨夕候兴居,视饮食服御,曲体罔不悉。朕返跸晏,必迎问寒暑,或意少若几乱,则曰:“陛下归晚,体得毋倦耶?”趣具餐,躬进之,命共餐,则辞。朕值庆典,举数觞,必诫侍者,室无过燠,中夜罝罝起视。朕省封事,夜分,未尝不侍侧。诸曹循例章报,朕辄置之,后曰:“此虽奉行成法,安知无当更张,或有他故?奈何忽之!”令同阅,起谢:“不敢干政。”览廷谳疏,握笔未忍下,后问是疏安所云,朕谕之,则泣曰:“诸辟皆愚无知,岂尽无冤?宜求可矜宥者全活之!”大臣偶得罪,朕或不乐,后辄请霁威详察。朕偶免朝,则谏毋倦勤。日讲后,与言章句大义,辄喜。偶遗忘,则谏:“当服膺默识。”蒐狩,亲骑射,则谏:“毋以万邦仰庇之身,轻于驰骤。”偶有未称旨,朕或加谯让,始犹自明无过;及闻姜后脱簪事,即有宜辩者,但引咎自责而已。后至节俭,不用金玉。诵四书及易已卒业;习书,未久即精。朕喻以禅学,参究若有所省。后初病,皇太后使问安否,必对曰:“安。”疾甚,朕及今后、诸妃、嫔环视之,后曰:“吾殆将不起,此中澄定,亦无所苦,独不及酬皇太后暨陛下恩万一。妾殁,陛下宜自爱!惟皇太后必伤悼,奈何?”既又令以诸王赙施贫乏,复属左右毋以珍丽物敛。殁后,皇太后哀之甚。’行状数千言,又命大学士金之俊别作传。是岁,命秋谳停决,从后志也。 时鄂硕已前卒,后世父罗硕,授一等阿思哈尼哈番。”让清世祖直接陷入到悲痛之中,不久之后也因病驾崩了。

0 阅读:26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