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山:以高效能治理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小康杂志社 2024-03-14 12:34:40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 | 《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张玉荣

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南山教育锚定加快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基础教育先锋城区目标,实施“520”扩优提质行动,以高效能治理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以优质教育服务支撑高品质生活,人民群众对教育服务满意度和幸福感持续提升。

1月17日,《南山区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规划》发布。这是南山教育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又迈出坚实一步。

从2001年成为38个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再到2023年成为课程教材研究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南山区课程改革经过了20余年的创新历程。一系列方案的有力落实下,南山区再次成为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先行探索者。

南山区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强。作为广东省首个“教育强区”、首个“教育现代化先进区”,近年来南山获得诸多荣誉。如今,南山教育正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加快建设南山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南山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深圳实践最前列贡献强大的教育力量。

扎实推进课改深化行动

作为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南山区扎实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2023年10月,南山区100%的学校完成了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同时启动《南山区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规划》的编制工作。经过多轮意见征求和专家指导论证,《规划》较好地解决了多个重难点问题,初步构建了素养导向、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具有南山区域特色的育人体系。

南山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珺表示,纵观南山课改的历史,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有力。《南山区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规划》的发布,会在南山教育的历史中留下重要印记。相信在课程教材研究所专家的指引下,在南山教育人的共同努力下,南山教育能够不断破解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在优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方面不断探索,持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贡献“南山方案”。

据了解,《南山区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规划》以厚植南山基因、彰显南山担当、凝聚南山智慧作为设计特点,聚焦五大核心,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南山区一直是引领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反映了南山区在课改过程中的使命担当。”课程教材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莫景祺指出,南山区初步形成了区域深化课程改革的有效机制,把国家课改的“蓝图”转化为区域、学校课改的“施工图”,充分落实了国家课改的政策要求,彰显了南山课改的深厚经验,充分考虑了南山教育实际,对未来的总体规划具有前瞻性。

南山推进新课改以来,全区学校积极响应。蛇口学校开展“标杆行动”,树立标杆教师、打造标杆课堂、开设标杆课程、培育标杆项目,以期促进课程改革工作高质量推进。学校培育出五彩石合唱团、田径队、少年中国芯、破·创空间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高质量校本课程,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宽阔舞台。育才实验学校根据新课标六大核心素养,设计了育德、育文、育理、育新、育体、育美六大课程领域。“育才树”课程规划与实践的典型经验代表南山区在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内部刊物上登出,产生广泛的辐射和引领作用……

南山区一体化德育沉浸式展览

实施“520”扩优提质行动

2023年,南山教育落实“12345”工作思路,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群策群力把“施工图”变成“实景画”,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基础教育先锋城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和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顺利通过省督导组实地评估。南山教育花繁果硕,各项赛事捷报频传:

5项成果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评教育部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区。入选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20项成果获评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第四届全国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南外集团周舟老师勇夺中学英语组全国第一名,按程序申请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何敏儿老师荣获小学组一等奖。彭邓天仪老师荣获第四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学前组总冠军,按程序申请 2024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第四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荣获11个一等奖。2023年深圳市中小学班主任能力大赛,9位参赛选手均获一等奖。育才一小教师林秀婷夺得亚洲足毽锦标赛冠军......

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高质量发展 高品质生活 高效能治理”要求,2024年,南山教育将实施“520”扩优提质行动(“五个一”举措20项重点工作),树立KPI绩效意识,以高效能治理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不断提升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

“五个一”举措具体包括:制定一套标准,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实施一场变革,持续深化新课程改革;加速一种转型,以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创新发展;打造一支劲旅,多渠道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提交一份答卷,推进教育全链条全领域全要素高质量发展。

探索打造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区

“只需输入中/英文单词,程序就能帮我听写。”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荔林小学五年级学生陆汉辰利用图形化编程,设计了款对话小程序实现听写智能化。

南山积极响应《深圳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特色发展”的思路,推动构建全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生态体系,探索打造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区。在现有的信息科技课、综合实践课、通用技术课中,南山区筹划分出部分课时,面向全区1至8年级及高一年级开展人工智能教学。

除全面普及人工智能基础课程,南山还积极创设人工智能拓展课程。依托四点半课程、校本课程等已有课程资源,南山区中小学组织开展社团课、跨学科主题学习、主题社会实践等个性化学习活动,开发基于校本的人工智能项目化学习资源,强化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创客、机器人、STEAM、程序设计的内在联系,打造与人工智能相融合的特色精品课程。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4年3月中旬刊

作者:张玉荣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