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念的“南无阿弥陀佛”到底啥意思?译成中文,才知很多人读错了

一木说史 2024-03-29 16:17:42

在很多小说或影视作品、亦或是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信仰佛教的人总是念着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有些人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只凭字面意思理解,以为是“阿弥陀佛并不在南方”这样的含义。

这句话是梵语的音译衍生而来,翻译成汉语之后则是另一种意思,而且很多人其实都读错了。

梵语音译

前段时间,有一个爆火的网络视频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视频中是一个来自东南亚地区的僧尼旅行团,司机是一个有着明显白人特征的男人,视频前期这群僧尼每天都在车上唱诵着“南无阿弥陀佛”,司机小哥则是满脸无奈,视频后面已经过了几天,小哥竟然已经适应了这种环境,也开始跟着僧尼们大声唱诵着“南无阿弥陀佛”。

就是这种前后的对比,让人们忍俊不禁。

那我们能够从这个视频中惊奇地发现,这群僧尼即使是来自和我们语言不同的东南亚地区,但他们在念诵佛号的时候依旧念的是“南无阿弥陀佛”,难道他们信的也是中原佛教吗?

其实不然,因为中原佛教所念诵的的“南无阿弥陀佛”和东南亚地区的佛号都是从印度的梵语中演变过来的,这也能够解释了为什么视频中东南亚地区的佛号和中原的佛号是一样的。

而这也印证了,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并不能以中文的字面意思去解释,而是要将它还原成梵语再去分析这句话的意思。

我们可以将这句佛号拆分为“南无”与“阿弥陀佛”两部分。

首先是“南无”,这两个字在中文中可以用,宾语前置的方式解释为“不在南边”,但其实这两个字是在汉唐时期佛教传入中原时一句梵语的演变。

这两个字在梵语中正确的读音是南(nā)无(mó),所以一定程度上用“那摩”二字是更为贴近原本读音的翻译。

而“南无”本来的意思就要从梵语中去翻译的话,其实是“尊敬、恭敬、皈依”的含义。

所以这样翻译过来,这句话就可以先解释为“恭敬皈依阿弥陀佛”。

但是翻译到这里是不够的,很多人下意识认为“阿弥陀佛”是佛教其中一位道行深远的佛陀或菩萨的名号,但这句话其实也是音译,原词为“amitabha”。

而这个词并不是代指某位佛陀或者菩萨,它指的其实就是佛教经典中的“佛”的定义。

在佛教中,这个词应该正确翻译为“无量佛”,“无量”即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觉,而“佛”则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无上寿命、无上智慧者。

故而完整翻译过来,就是“恭敬皈依无所不知的大智慧佛”。

持明念佛

在通过梵语音译了解这句佛号的真实含义后,人们不免会有疑问,为什么要在口中不断念诵着自己对无量佛的尊敬呢?这个习俗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众所周知佛教是从汉朝开始传入中原,彼时中原的本土宗教是道教,但是由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黄老之学自此鲜少受到当权者的追捧。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西汉灭亡、东汉崛起,东汉永平七年,某一日汉明帝刘庄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刘庄在梦中看到一个浑身散发着金光的人,此人面容和善慈祥却气势威严,梦里这人从西方飞来,绕着上朝的大殿飞了一圈。

这个梦实在奇特,第二天刘庄便让众臣帮自己解这个梦。

其中一位臣子告诉刘庄,这应该是西方的神明,他们那边将这种神明叫做“佛”,应该就是陛下你在梦中所见到的。

从此,佛教开始传入中原,迅速收获了一大批信徒,佛教也开始渐渐的本土化,再到唐朝时期玄奘取经,佛教更是在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而要说念诵佛号的习俗,则是起源于北魏时期。

北魏时期有一个知名的和尚皇帝,便是梁武帝萧衍,梁武帝信佛到一种痴迷的程度,这也导致当时民间一度以“成为和尚”为人生乐事,所以佛教在北魏时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普及。

正是在这个时候,佛教净土宗的始祖慧远师父提出了口称念佛,即不断念诵佛号便可以得到佛祖的庇佑。

于是来自于《无量寿经》的“南无阿弥陀佛”一句,变成了人们向佛祖祈祷,祈求来生前往西方极乐世界的佛号。

正是在佛教快速普及的北魏时期,念诵符号这个习俗也一并成为了人们心中的默认举动,在当时,哪怕是一字不识的老汉也会跟风念诵几句“阿弥陀佛”,可见这个符号普及到了一种什么程度。

随着历史的演变,念诵佛号也有了新的变化,除了一般的手持佛珠或佛经念诵“南无阿弥陀佛”以外,一些寺庙还会将其编撰成可唱念的梵语歌曲,这种梵语歌曲旋律简单却意味深远,最重要的是许多信徒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一起念诵佛号,达成了传播教义,和增强祈福仪式效力的作用。

所以我们现在也能够经常看到有很多佛经编成的曲子,就比如我们最熟知的“大悲咒”。

而现在的大型寺庙或者佛教组织还会定期举办大型的佛教音乐会,来为信众祈福祝祷,哪怕是对宗教毫无兴趣的人,这种音乐会也能够陶冶人们的艺术情趣,可谓是一举两得了。

2 阅读:207
评论列表
  • 2024-03-29 19:16

    南无阿弥陀佛[祈祷][祈祷][祈祷]

一木说史

简介: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消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