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之前,英国为何废除了《日英通商航海条约》?

人文之光 2024-05-20 13:08:46

说起晚清,很多人首先想到晚清时期清廷和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其实,在黑船来航事件之后的日本,也被迫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不过随着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和其他列强不断交涉,基本上都废掉了这些条约。唯独和大英帝国签订的《日英通商航海条约》,英国不愿意废除。

当然,为了废掉这个条约,当时的日本外相陆奥宗光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英国人却迟迟不肯松口。鉴于当时日本还是个又穷又弱的岛国,而英国是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所以日本即便是对英国不爽,但毕竟限于实力不济,也只能隐忍。

而甲午战争却为日本废掉这个不平等条约提供了机会。

1、平衡术大师:大英帝国

大英帝国的本土,满打满算不过英伦三岛。甚至爱尔兰都被视为英国的殖民地。但是大英帝国却偏偏能通过这么小的体量,来维持一个庞大的日不落帝国体系。这其中的原因之一,莫过于英国擅长搞“平衡术”:也就是采取雇佣兵模式,利用亚洲人压制亚洲人。比如英国在殖民印度时期,就经常利用印度土邦王公之间的矛盾,来对印度进行征服和统治。

当然,英国人需要经营印度这些殖民地的同时,也要防止其他列强做大来“抢生意”,所以,这就意味着英国还需要其他非殖民地地区搞平衡术。

比如东北亚地区。

东北亚地区,包括清帝国的东北部版图、清朝的附属国韩国以及日本、沙俄的远东地区。按照英国的设想,可以适当利用清朝牵制沙俄,当然英国也不希望清朝能够做大。当然清朝和沙俄也都有自己的盘算。所以这导致了甲午战争前夕,东北亚的局势变得格外错综复杂。

日本是一个先天不足的小国,但同时也是可以作为牵制清朝和沙俄的力量。其实不光英国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就连法国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中法战争期间,法国开始煽动日本利用韩国的壬午兵变搞事情,并借此削弱清朝的实力。

而对于日本的利用,在甲午战争前夕,英国人也发挥到了一定的境界。

2、英俄的盘算

沙皇俄国对东北亚地区垂涎已久,但是清朝的庞大以及日本的强悍,让沙俄无从下手。所以甲午战争前夕,沙俄表示默许日本对清朝发动战争。按照沙俄的盘算,只要把清朝的势力从韩半岛赶走,那沙俄就能介入半岛的事务。这就等于日本人自费钱粮,充当了俄国人的打手。

当然比起俄国人的盘算,英国人更是棋高一着。

比起利用清朝牵制沙俄,日本无疑更有性价比。并且英国人也推测出:一旦清朝势力在战争后被赶出韩半岛,那么,沙俄和日本的矛盾也必将激化。所以英国也不断拱火,希望能够看到日俄之间爆发战争——毕竟,英国如果直接为东北亚的利益和沙俄开打,英国即便能成为战胜方,其损失也是不小的。但如果利用日本人和俄国人火拼,既可以消耗俄国人的实力,压制俄国人在东北亚的势力,还能顺路消耗一下日本的实力。

所以:甲午战争前夕,俄国人把日本视为用来对付清朝的打手、炮灰,而英国人则把日本人视为对付清朝的炮灰同时,也把日本人视为对付俄国人的炮灰。

3、日本的要求

日本人其实也清楚英国人的图谋。但是明知道被利用,战争还是得发动。因为先天不足的日本不通过扩张,还真搞不出资本主义。当然,日本人也本着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再度向英国提出希望废掉不平等条约(日英通商航海条约)。英国人考虑为了鼓励日本积极当炮灰,于是也就同意了日本人的请求。

就这样,在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日本近代史上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遭到了废除。

1 阅读:16
评论列表

人文之光

简介:为文史爱好者提供一座象牙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