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成立8年的耳机厂,在翻译行业捅破天

科技狐 2024-01-23 11:12:01

前段时间,全球最大的语言学习平台“多邻国”合同工被裁的消息被频繁报道。

可能很多小伙伴不知道“多邻国”,这是当下全球最火的语言学习平台,因其绿色小鸟 logo 火出了圈,小鸟会鼓励用户学习,用户懈怠了,它就化身“愤怒小鸟”,像一名监督学习的家长。

多邻国正值历史发展最好时期,用户和收入都在迅猛增长,没有资金压力,却令人意外地传出了裁员的消息。

导致多邻国合同工被裁的原因,正是 AI,AI 造成人类失业的例子又增加了一例。

与 Midjourney 这样因大模型爆发而突然可以取代传统美工和制图人员不同,如果纵观机器翻译的历史,就会发现,语言工作者的岗位早已被机器逐渐替代。

1954 年,IBM 和乔治城大学合作,首次在 IBM 701 计算机上展示了一套翻译系统,在用俄语输入部分短语后,IBM 701 即能将其翻译成英语。

这次演示只涉及到 250 个单词和 6 个语法规则,但还是引起了轰动,《纽约时报》等美国主流报纸纷纷报道,引起了人们对高质量翻译的热切期盼。

由此看出,由于世界发展,全球文化和贸易交流加强,不同语种交流更频繁,人们对于机器翻译的需求迫切。

可惜在此后的多年时间里,机器翻译的效果并没有显著提高,直到 AI 的出现才大幅提升了翻译质量。

2014 年,AI 的神经网络开始应用于机器翻译中,翻译效果显著提升。

2016 年,谷歌宣布推出基于 AI 神经网络的谷歌翻译,之后微软必应、百度、搜狗、科大讯飞也先后将神经网络应用于自家的翻译平台。

在另一个方向,用于翻译的硬件设备也逐渐增多。1989 年,快译通推出首款手持式英汉电子词典,之后,步步高、文曲星、诺亚舟也随之推出各种电子辞典和学习机,主打一个用硬件设备就能学好英语。

而如今,市面上用作翻译的设备越来越多,如翻译笔、翻译机等,加上手机上的翻译 App,即使不懂外语,没有翻译人员陪同,出国也不成问题。

翻译设备越来越便携,在 AI 加持下,翻译内容也从单词变成句子,再到口译,翻译成了一种越来越可被替代的行业。

但无论是翻译笔、翻译机这类硬件设备,还是翻译 App,虽然都能实现不错的翻译效果,但在翻译形式上,却停留在 “回合式”。

交流时,自己说一句,停下后,机器才能翻译,翻译完,又得等到对方回答完,机器才能翻译,就这样一人一个回合进行翻译。

如果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本质上,这是人在跟机器交流,机器再传达给对方,缺少了交流互动感,而且效率还低了。

好比以前的写信,写信和回信花不了多长时间,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寄信过程中,随着技术发展,后来的电报以及如今的互联网通信工具就把写信取代了。

“回合式”翻译就包含了寄信过程,而在翻译行业里,同声传译的即时性就好比电报和互联网工具传递翻译信息。人可以不间断发言,翻译在背后及时地将发言内容翻译出来。

不过,与人能识别声音不同,同声传译设备需要尽量将原语音和翻译语音分隔开来,这是普通翻译设备做不到的。

近几年,支持同声传译的翻译耳机越来越受到欢迎,这一点,老狐之前就聊过。

,时长03:03

2017 年,翻译耳机 WT2 诞生,创造它的是一家名叫“时空壶”公司。

这款耳机无论是产品理念还是通信、语音技术都领先了同类产品,所以很快就在亚马逊上卖到了类目榜首。

时空壶之后又陆续推出过 ZERO、M2、M3、W3 一系列耳机,也都获得了成功,2020 年,WT2、ZERO 和 M2 更是一起占据了美国亚马逊类目榜单前三名。

时空壶通过耳机这种形式解决了原语音和翻译语音混杂的痛点,人在说话,耳机里实时翻译,实现了同声传译。

就在前段时间的 CES 大会上,时空壶又推出了一款新的翻译设备 X1 同声传译器。

这款产品,在产品理念和翻译技术上,要比之前的翻译耳机走得更远,足以应付更多场景,以往翻译机解决不了“人多嘴杂距离远”,它都不成问题。

时空壶把 X1 的耳机舱做成设备主体,顶部有 NFC,只要两台机器碰一下,组一个翻译子网,戴上耳机,两个原本语言不通的人,就可以畅快沟通了。

像是会议这种场景,人多了也好办,X1 的翻译子网最多支持 20 台设备,这是以往任何的翻译设备都做不到的。

人多难免“嘴”杂,X1 也能解决,支持 20 人同时使用 5 种语言沟通,全球只有这一台设备能做到,这规模相当于一个翻译团队。

以上是多人场景,如果仅仅是个人需求,比如在电脑上、手机上、会议或演说现场语言不通,打开它或连接设备,翻译自然也不在话下。

远距离沟通也是以往翻译设备难以实现的场景,回合式翻译已经够麻烦了,通过电话再使用回合式翻译,就是在为难自己。

X1 解决了这个痛点,每台机器都有一个专属号码,用另一台设备远程拨打号码进行连接,便可通过 X1 翻译沟通。

兼顾现场和远程,个人和多人,时空壶把同声传译的场景都照顾到了。从 CES 现场来看,许多老外围着展台,被 X1 所吸引。

很难想象,这是一家 2016 年才在深圳成立的公司做出来的产品。创始人田力在谈及公司愿景时表示,希望通过 AI 技术将软硬件结合,让人类实现自然、高效的跨语言交流。

在解决跨语言障碍这件事,机器翻译已经从最基础的翻译软件,到更方便的手持翻译机、翻译笔,而最终的形态,老狐相信就是 X1 这种同声传译设备。

这不是凭空猜测,毕竟在重要场合,尤其是在一些高级别的会议上,采用的翻译形式仍是最高效的同声传译。

老狐特意问了一个熟悉该行业的朋友,他们请的同声传译老师价格每小时 2000 元起步。

价格贵,是因为同声传译需要译者有更好的翻译基础和应变能力,此外动辄几个小时的会议,对翻译人员的体力要求也很高。

这个价格,普通的商业公司都得好好掂量掂量,更别考虑普通个人能用上了。

技术进步的方向就是提升效率,普通回合式翻译随着翻译机和翻译 App 的普及惠及大众。同声传译是翻译设备最终的追求,随着技术进步也将大众化。

但也因为同声传译特殊的形式,对机器翻译技术上要求更高,既然时空壶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必然是第一个掌握蒸螃蟹技术的人。

在技术方向上,回合式翻译是录音 + 翻译,而同声传译是一边录音一边翻译,后者要比前者更复杂。

时空壶 X1 就内置了“流式翻译技术 + 同传翻译技术”来解决。技术概念小伙伴们可能不好理解,就好比一场晚会节目,“回合式”翻译先录好再播放,而同声传译则是直播流媒体,后者对技术要求更高。

为了提高准确性,时空壶 X1 还拥有 UniSmart AI 翻译云,这是一套自研的翻译引擎,可以将其理解为线上翻译技术,而前面提到的内置技术则是本地翻译,通过线上 + 本地的双重翻译处理翻译需求,生成最优的翻译结果。

而且,X1 同声传译器后面还能 OTA,用上更强的翻译技术。

从效率来说,同声传译远超传统回合式翻译,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说,人工同声传译势必将会被机器同声传译所取代,只是这一天到来或早或晚。

技术的发展有时很慢,人类快马加鞭传递信件的时间接近两千年;但有时候,技术的发展却是爆炸式的,就像过去一百多年,人类远距离沟通已经从电报、电话发展到视频通话。

机器翻译技术也曾在 1954 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停滞不前,而近三十年,借着计算机和 AI 发展的东风,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普通机翻到“回合式”口译,体验最佳的同声传译势必会更快普及开来。

而这家叫“时空壶”的公司正在利用 AI 同声传译技术加速这一过程,戴上一个翻译耳机,所有人都能用上效率更高、价格更便宜的同声传译。

甚至连耳机这种同声传译设备形式也可能在未来发生改变,变成眼镜或是接入脑机接口,甚至是一个我们都未曾设想的设备。

这样的话,被 AI 取代的就不是多邻国的合同工那么简单,语言学习平台都将自身难保,到那一天,跨语言沟通也将再无障碍。

参考资料:

时空壶 X1 同声传译器

Medium:A history of machine translation from the Cold War to deep learning

亿恩:两年做到类目 TOP1,深圳大卖“勇闯”红海市场

编辑:木易

0 阅读:151

科技狐

简介:每日分享科技、数码、汽车、商业、TMT、AI 的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