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陈胜兵败被杀,却甚少有人知道吴广的下场

荣轩谈历史 2023-03-19 00:04:04

作为中国历史上首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很好地为后世做了示范,告诉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如何反抗残暴的统治。

那句经典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是深深刻进了华夏儿女的DNA中,让所谓的“血统论”和“出身论”再没有了市场。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实现了星星之火的燎原,让大秦的统治彻底土崩瓦解。

可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场起义最终也没逃过“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命运。

作为起义的领导者,陈胜的结局很多人都知道,他在兵败之后被人杀害。但吴广的下场似乎就鲜有耳闻,这位起义军领袖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变故?他的性命又是被哪位奸人所害?

陈胜吴广

搏命之举竟然“逆天”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极为短命的大一统王朝——大秦和隋朝,相对而言,前者的灭亡更令人惋惜。

秦始皇的壮举为华夏儿女的血脉中注入了“统一”的基因,给后世的强汉盛唐奠定了基础。

可惜的是,秦始皇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国家只是被秦军强大的武力捏合在一起,并未从根本上实现统一。在未尽全功的情况下,他就贸然大兴土木,颁布苛刑峻法,彻底摧毁了民心民望。

因此,到秦二世即位的时候,看似强大的秦朝早已经风雨飘摇。而这位继任者非但没有与民休息,还变本加厉的盘剥百姓,亲手为秦朝的覆灭敲响了丧钟。

秦二世

即位的第一年,秦二世发动闾左贫民屯戍渔阳,而在这批贫民中有一支900人的队伍在蕲县大泽乡遇到了瓢泊大雨,迟迟不能向目的地进发。

这可愁坏了队伍的两位屯长,他们分别是陈胜和吴广。

按理说,因为天气原因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到岗如今看来并不算什么问题,但是在刑律严苛的大秦,这就是天大的罪过。只要耽误了工期,无论有什么客观原因,按照法律都会被判斩首。

《史记·陈涉世家》中对此有明确记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

陈胜和吴广商议了很久,都找不到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到最后,两个人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举起反旗。虽然说这样做大概率也难逃一死,但总好过坐以待毙。

而且陈胜认为天下人对大秦的残暴统治都充满了怨言,很多人甚至被逼上了绝路。只要有人愿意揭竿而起,相信就会有大量百姓响应,说不定真的能推翻秦国的统治。

陈胜鞭辟入里的分析听得吴广频频点头,后者立即表示愿意追随陈胜“举大事”。

随后,这两人密谋了很久,最终制定了周密完善的起义计划,并立马付诸行动。

陈胜吴广

为了赢得随行人员的认可,陈胜吴广二人做了很多准备。大部分内容都是和封建迷信有关,毕竟此时的底层百姓就信服这一套。

他们通过“鱼腹藏书”以及“半夜狐叫”的方式把“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传播开来,引发了戎卒们的热议。

万事俱备后,吴广故意挑起军官的不满,引得后者动用私刑。

军官们的暴行彻底点燃了戎卒们的怒火,陈胜吴广看时机成熟,立刻带领900人暴动起来,将军官击毙于帐中。

军官毙命后,戎卒们知道再也无法回头,纷纷团结在陈胜、吴广周围。后者立马登高一呼,喊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轰轰烈烈的大泽乡起义至此展开。

陈胜吴广

迅速做大,接连取胜

实事求是地说,陈胜吴广的起义地点选择的非常好,大泽乡极其周边的地区生活着大量楚国的遗民。

后者是六国中最仇恨秦国的,在这里发动起义,会有极好的群众基础。

陈胜吴广举起反旗后,第一时间就拿下了大泽乡。接着他们做出了一个非常正确的战略选择,那就是向蕲县县城进军。

后者的防御不强,却有着大量的物资和人口。攻下蕲县县城后,起义军获得了大量的补给,还吸引不少当地居民参与其中,规模迅速扩大。

在蕲县进行短暂的修整后,陈胜迅速确定了下一步的进攻方向,目标正是陈城(今河南淮阳)。后者是当时影响力极大的名城,历史上不仅是陈国的首都,还短暂做过楚国的都城。

陈胜吴广

陈胜之所以选择将其作为目标,是因为这里残留了大量的反秦力量,比如宁陵君魏咎的残余力量就一直隐藏在此处。而且陈城还在项梁的封地附近,项家也早有反秦之心。

在之后的战斗中,陈胜军的进展极为迅速,他在当地豪族宋留的响应下,轻而易举地拿下了铚县。

随后,陈胜率军一路向西,先后攻克了谯县、苦县和柘县。

在这个过程中,起义军的队伍也迅速实现了扩张,很多对秦国早有不满的民众和地方势力加入进来。抵达陈城的时候,起义军已经拥有了车六七百乘,骑兵千余名,步兵数万。

面对汹汹而来的数万大军,陈城的留守军队毫无抵抗之心,没过几天就被起义军轻松拿下。

起义

占据了这座大城后,起义军已经形成了如虹之势,在地方豪强和乡官耆老的劝说下,陈胜选择自立为王,定国号为“张楚”,吴广则被他封为假王,拥有同样尊崇的地位。

随后,陈胜决定分兵多路讨伐暴秦,其中吴广自然被分配了最重要的任务,他率领大军向西挺进,攻打关中的门户之一——荥阳;而武臣、张耳、陈馀等人向北进攻赵国和魏国旧地。

在行军过程中,起义军迅速膨胀,不到几个月就拥有了超过几十万的人马,兵锋直指秦国的王都咸阳。

陈胜

荥阳大败,吴广身死

可惜的是,起义军顺风顺水的攻伐就到此为止了。吴广率领大军猛攻荥阳,本以为能一举攻克,谁知竟连连受阻。

此地的守军极为顽强,多次打退起义军的进攻,吴广围城数月,未取得丝毫进展。

在这种情况下,陈胜不得不更改进攻的计划,他一方面命吴广继续围攻荥阳,争取早日拿下这个关键之地。另一方面,又派周文为将军绕过荥阳向西直逼函谷关。

周文最初的行军非常顺利,在通往函谷关的路上,大量的有生力量加入到起义军中。等到短兵相接的时候,周文麾下已经拥有兵车千辆,战士几十万,几乎十倍于函谷关的秦军。

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秦二世听从了名将章邯的意见,将之前派往骊山修筑帝陵的几十万奴隶拉倒战场进行殊死一搏。《史记·卷六》中写道: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将,击破周章军而走,遂杀章曹阳。

秦二世

虽然这些奴隶都是没有经过训练的乌合之众,但对面的几十万起义军同样是良莠不齐、战力堪忧。因此战场的胜负就决定于统帅的水平,而章邯这位名将的指挥能力比周文可强太多了,因此临时拼凑的奴隶军一鼓作气击垮了起义军。

周文部全军覆没之后,起义军开始由盛转衰。一方面章邯率领的奴隶军越战越勇,迅速平定了多地的叛乱;

另一方面,起义军内部也出现了问题,陈胜骤登高位后性情大变,他听信谗言残害了很多核心骨干,不少远征在外的将领开始与其离心离德。

周文失败后,征讨荥阳的吴广部顿时陷入了内外交困、腹背受敌的局面,好在吴广调度得当,局面才没有彻底崩坏。

陈胜

但是伴随着起义军内部的问题逐渐暴露,不少将领的野心开始滋长,其中就包括吴广的部将田臧。后者一直想取吴广而代之,却始终没找到机会。

最后,他兵行险着,假称得到了陈胜的诏命,带领亲兵诛杀了吴广。可怜吴广这样的干才,就此死于非命。

《史记·陈涉世家》对此有记载:(田臧)因相与矫王令以诛吴叔,献其首于陈王。

不过,田臧显然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吴广被杀后起义军士气尽丧,顿时便乱作一团。秦军趁机发动进攻,几乎一鼓而下,而田臧也在兵败之后被击杀于北敖山下。

秦军

田臧是否被人授意

对于吴广的死因,史学家一直颇有争议。大部分学者倾向于田臧是因为私心矫诏冤杀了吴广;但也有一部分史书写道:“吴广骄傲无能,被部将田臧杀死”。

综合来看,后一种说法的可信度并不高。首先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曾记载道:“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其次,司马迁特意提到了起义后,陈胜的种种不堪行为,但对于吴广却没有任何负面评价,可见这位起义军领袖确实人品贵重。

综合来看,一部分学者认为,田臧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是因为有陈胜的授意,毕竟后者此时在陈城已经杀红了眼,极有可能和曾经的好兄弟吴广产生了龃龉。

陈胜吴广

而且,陈胜对田臧的行为是默许的,否则田臧怎么会在诛杀吴广后毫无顾忌地“献首于陈王”,而陈胜还投桃报李得给出“陈王使使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的命令。

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田臧想要拥兵自立,先一步除掉了吴广这个绊脚石。

而陈胜为了避免把田臧推到秦军那一边,最终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奈将其册封。

陈胜

结论

总的来说,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吴广这样一个优秀的起义军领袖没有死在金戈铁马的战场之上,而是被心有龌蹉的同袍陷害,这个结果着实令人扼腕,难免让人联想到很多有类似遭遇的英杰。

堡垒往往从内部开始崩塌,在王朝或政权走向末路的时候,这样自毁长城的例子真的数不胜数。

参考资料

《秦末农民大起义原因新探》——江连山

《陈胜吴广起义的内部斗争分析》——刘瀚伦

53 阅读:43521
评论列表
  • 2023-04-13 09:31

    农民起义的局限,三千年来成功一个,朱元璋

    自由散漫 回复:
    你怕忘了秋收起义
    hhhuubbb 回复:
    确实,能再次搞出分封,想靠朱家子孙守住朱家财产,就是典型的农民家族意识。
  • 雪月 57
    2023-04-12 21:46

    吴广其实人挺不错的,这么多年来我还记得他,那时候他跟大伙说等进了咸阳,他要带我们看星星品尝秦酓。

    我可能不是人 回复:
    带你看天边的星星,那不是画大饼吗,这你也信?
    门房秦大爷 回复:
    他还喜欢写情信(陈胜)
  • 2023-04-12 10:31

    章邯打不过韩信项羽,打陈胜吴广还是很轻松

    只看短柳岩不闻长杠吠 回复:
    项羽太年轻,年轻人比较叛逆,觉得我天下第一,其他人全是棒槌……如果项羽早出生十年,心智成熟点,陈平韩信等人不会背叛他,就没刘邦啥事…
    只看短柳岩不闻长杠吠 回复:
    范蠡??
  • 2023-04-13 05:51

    我感觉陈胜吴广起义是有预谋的!有野心的人!就普通人怎么可能有怎么强的战略眼光!而且情报能力很强!跟各势力之间不可能初次打交道!

    孤单道人 回复:
    多读书吧,你们就是被秦律磨的快灭了,不对你们已经没了,都是后期我们换血的,你最好了解一下徭役还有秦当时的人口结构在说话吧
    江南河海 回复:
    [狗头]
  • 2023-04-13 10:58

    秦灭亡没啥可惜的,毁灭了民主,造成中国几千年的专制。可惜它灭的晚了!

    江南河海 回复:
    没有秦哪来汉,汉承秦制[横脸笑]
    一生俯首唯广孝 回复: 江南河海
    没有汉有齐楚韩魏赵,要汉有何用?
  • 2023-04-13 14:15

    天下苦两桶油久已

  • 2023-04-13 11:26

    秦大大不死谁都不敢蹦哒

    子夜 回复:
    扶苏不是被忽悠自杀,没人忽悠他,他明知诏书有问题,但是章确是真实的,边关国都相去千里,那时候又没电话,他本身又承担着镇守国门之重任不可能回咸阳一问究竟,除了一死别无他法,这也是李斯之计的狠毒之处,他利用了扶苏的仁义忠孝,让他不得不死。扶苏绝不是可以被轻易忽悠的人,否则秦始皇不会让他和蒙恬在一起镇守边关
    孤单道人 回复:
    别扯了,灭亡是肯定的,就算秦始皇还活着也有,当时社会已经崩断了,大量有生力量成为阶下囚去完成基建,不管是财富和土地已经被固化了,旧势力和人民的力量站在一起。这股潮流不是单单一个秦始皇能压住的
  • 2023-04-13 00:51

    李密杀翟让,李自成也杀了盟友

    温柔的投蛋手 回复:
    此曹操非彼曹操也,明末十三家七十二营的罗汝才绰号“曹操”
    邱实 回复:
    合伙人难免分道扬镳
  • 清风 16
    2023-04-13 11:27

    始皇帝并不惨爆。是儒家太坏。

    绿井黑子 回复:
    但是统一后没有改变策略,不适合统一的帝国了
  • 2023-04-13 11:23

    评论区里那个叫武田的,是日本人吗?

    Man 回复:
    武田信球
    赤子之心 回复:
    现在鬼子真多,汉奸也多
  • 2023-04-13 15:45

    只知道程胜吴广起义,却不知后面全是门阀世家的布局角力!

  • 秋天 12
    2023-04-13 08:26

    苟富贵、勿相忘[笑着哭]

  • 2023-04-13 15:04

    白手起家只服朱重八[得瑟],真正的开局一个碗[得瑟]刘备我都不服,因为他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得瑟][笑着哭]

    回复:
    朱是白手?把他老丈人放那里?
    地球村村长 回复:
    刘大耳朵也是开局一张草席啊,至于什么“汉室宗亲”之类名头,用处真不大,还是得忽悠能力出众。[笑着哭]
  • 2023-04-13 11:55

    打天下前说无关血统,等打下来你再看看要不要血统[得瑟][得瑟][得瑟]

  • 2023-04-13 11:02

    亡秦必楚!

    欢声笑语 回复:
    湖南什么时候简称是楚?
    一不小心啊嚔 回复: 欢声笑语
    秦始皇时有一个预言,楚余三户仍可灭秦。就是刘邦和项羽。湖南简称湘,曾国藩的军队不是叫湘军嘛。
  • 2023-04-13 11:14

    农民起义根本不可能成功,朱元璋也是靠着义父才有机会。稍微取得点成绩就会有士官贵族参杂进来谋取利益,到最后不论输赢贵族们都能得到利益。所谓边工作边想法子的永远干不过坐着想法子的人

    青枫 回复:
    利用宗教只不过是一种手段,本质还是农民起义,最初的陈胜吴广不就是利用鬼神?在古代不利用鬼神,靠什么团结农民?
    我是赵佩茹 回复: 青枫
    你错了,利用鬼神不等于宗教,宗教有自己的教义,教典,教规,教会组织,长期稳定的教徒数量,和临时利用鬼神者是两码事
  • 2023-04-13 14:32

    几千年来农民起义出身成功的就两位,一是刘邦,另一个就是朱元璋。

    绊脚石 回复:
    刘邦是亭长,派出所所长,朱元璋加入集团做大做强
    今年赚很多钱 回复:
    按他这么说,都不算
  • 2023-04-13 13:08

    切记历史,当下的砖家请反思

  • 2023-04-13 15:55

    秦法严苛又鼓励耕战,那些骊山囚徒大部分都是“犯法”没有了军功的士兵,起义军怎么和这批人比[笑着哭]

  • 2023-04-13 14:35

    那你要问秦时明月了[得瑟]

  • 2023-04-14 00:14

    听说吴广去了富土康当上了一名质检员

  • 2023-04-13 16:26

    我觉得秦律的可以说是最符合当时百姓生存的一部律法,他的严苛在于徭役有点多,不考虑特殊情况,一竿子全打死了

    绿井黑子 回复:
    秦律适合秦国,不适合秦帝国 战时律法到了和平时期就不一样了,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法律政策也要随着时代变化,哪怕现在不也一样需要根据当下制定合适的政策。不能说因为政策改了就认为以前错了
  • 2023-04-13 12:40

    陈胜吴广生活在秦朝,打出口号起来反对秦朝。不是皇帝命总会有人算计,历史的事情已作出选择。为了活命要打击奏王朝,经过多少年素朝已灭亡。

  • 2023-04-13 23:24

    小编既然说史就不会不知道秦法没那么严苛吧!另外秦代有姓的都是贵族出身[得瑟]

  • 2023-04-13 16:17

    草寇而已,然秦之覆灭大势所趋也

    伊利丹.怒风 回复:
    秦二世不自毁长城,六国加在一起也不够秦朝砍的,自己作死没办法!
  • 2023-04-13 17:28

    有一个很好的春秋战国题材游戏☞秦殇 ,还有一个非常棒的网游☞天骄二

  • 2023-04-13 11:39

    吴广是不是被陈胜干掉的

  • 2023-04-13 05:41

    九十年代有个电视剧《陈胜王》

    阿米子嗦雀 回复:
    我现在都还记得一个陈胜吴广相见的镜头[红脸笑]
  • 2023-04-13 14:16

    都是世家豪族装农民

  • 2023-04-13 20:58

    最新考证,失期斩并无此法

  • 2023-04-13 16:58

    但凡章邯率20万秦军死磕项羽,项羽未必能胜!奈何有猪队友[吃瓜]

  • 2023-04-13 20:46

    封建社会没士族豪强的支持就是一乌合之众,失败迟早的事

  • 2023-04-13 20:40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共患难易,同富贵难!”这世界上忘了自己是谁的人触目皆是,所以,丑剧,闹剧,悲剧才一出又一出地上演。--《柏杨曰》

  • 2023-04-14 03:24

    下笔千言,

  • 2023-04-13 17:16

    蒙田和那个谁一直守边界,秦始皇说过无论发生什么他们军队都不能回师,为了华夏一统,边界一定不能乱

  • 2023-04-13 08:21

    苟富贵勿相忘[点赞]

  • 2023-04-13 07:48

    [点赞]

  • 2023-04-14 03:41

    [得瑟]当时的法律并不是斩首而是罚几副铠甲

  • 2023-04-13 23:54

    陈胜要不是刚愎自用不至于败的那么快

  • 2023-04-13 20:30

    秦灭亡的原因主要不是所谓嬴政的暴政,嬴政所创立的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路同宽车同轨却大大巩固了中国是一个完全的整体,文化的统一。秦国的灭亡却是秦帝国中以赵高(之前是吕不韦)为代表与皇权对立的阶级固化的地主阶层有推翻郡县制恢复分封制开历史倒车。而那些开历史倒车的阶层把秦国毁灭的锅推给了法家学术。自此以后中国开始儒家的思想压制法家思想各个朝代都跑不过国祚300年怪圈

  • 2023-04-14 04:54

    还是太平天国可惜,清朝差不多气数已尽最后还是被自己作死了!

  • 2023-04-13 22:55

    最大的问题是陈身边没有能治国安邦的谋士

  • 2023-04-14 08:04

    吴广是另一个杨秀清。

  • 2023-04-14 08:49

    如果是扶苏当皇帝,秦朝不会这么快就亡吧。

  • 2023-04-14 00:05

    情景

  • 2023-04-14 08:13

    本来就是俩不安于现状的反骨

  • 2023-04-14 08:52

    吴广是我们这里的人,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人,古称阳夏(jia)

  • 2023-04-13 20:51

    秦始皇之前周不是大一统?无非是从分封制到集权制的开始。

  • 2023-04-15 03:07

    这是司马迁对秦始皇的污蔑,隐指汉武帝。

  • 2023-04-17 02:30

    秦朝有名有姓的那是贵族[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陈胜吴广只是六国贵族余孽。

荣轩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