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部高分台湾犯罪电影,《周处除三害》只排第四,前两部让人炸裂

姨姨说八卦 2024-03-11 16:08:54

近日,由阮经天主演的台湾犯罪题材电影《周处除三害》“杀疯了”,上映三天票房破亿。

这也让许多观众开始去关注到台湾电影。

一提到台湾电影,很多人就会想到《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种小情小调的影片。

其实这些年,台湾电影已经不再只是小清新了,也涌现了一些大尺度爆燃的影片,只是很多没有在内陆上映。

今天就推荐5部高分台湾犯罪电影,《周处除三害》只排第四,前两部相当炸裂!

第五名:《目击者之追凶》

豆瓣评分:8.2分

《目击者之追凶》讲述的社会线记者小齐意外发现九年前一桩车祸并不单纯,于是决定和女上司Maggie联手调查当年的真相,在调查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又一个暗黑真相的故事 。

为了保证了情节的快速推进,方便填补故事线的漏洞,导演采用了各种倒叙插叙以及不断反转的情,并且越往后越精彩,结尾鬼故事更是点睛之笔,故事深层点到为止。

另外,让人很惊讶的是整个影片中没有一个好人,每个人都展示出了自己人性最邪恶、淡薄、冷漠的一面。

影片中也有一些让人不寒而栗的场面,比如下边这张在碎镜中的眼睛,再比如徐爱婷最后被断肢的场面,看的让人毛骨悚然。

第四名:《周处除三害》

豆瓣评分:8.2分

这是一部借历史典故做隐喻,以刘焕荣为原型的台湾犯罪电影,讲述了通缉犯陈桂林咋得知自己生命将尽,在医生的劝说下前往警局自首,但发现自己只是通缉榜上的第三名,于是他决心查出前两名通缉犯的下落,并将他们一一除掉,借此让大家都知道自己。

整个故事没有强违逻辑地制造反转,干脆利落,一枪命中,招招见血,拳拳到肉。影片中阮经天饰演的陈桂林,极端疯狂却又无限纯真,不疯魔不成活。最妙的是灵修院大屠杀这一段,礼堂内无差别射杀,让人立马就想到吴宇森白鸽段落,但是这段更冷漠更讽刺。

第三名:《阳光普照》

豆瓣评分:8.6分

影片一开始,就是鲜血喷涌的场面。菜头为了帮兄弟阿和报仇,在一个雨夜拿刀砍断了仇人黑轮的右手掌,黑轮从此变成了残疾人,阿和和菜头也被送进了监狱。整个故事也就从这起砍人事件为引,来讲述后面发生的种种故事。

影片主要围绕着一个四口之家的家庭展开,一个是不被承认的弟弟,一个是被期望压垮的哥哥,还有一位口是心非的父亲和一位为爱硬撑的母亲。然而随着哥哥跳楼自杀,让这个原本就被阴翳围绕的家庭,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混沌之中。

影片整体节奏不紧不慢,但悬念一直抓人,人物也一直在成长。虽然结局说不上“阳光普照”,但有阴有阳才是人生。

第二名:《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豆瓣评分:8.9分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改编自1961年发生于台湾台北市牯岭街的青少年真实杀人事件。整个影片足足有237分钟,导演杨德昌非常细致的诠释了一个少年人生成长过程中人性情感的孤独和痛苦,情愫的青涩和道德的焦虑。看似散漫的碎片式细节之下,每一段事件高潮都环环相扣。

影片中黑灯瞎火的杀戮变成小四最美的成长礼赞。通篇杜绝特写,运用冷峻的中远景长镜头,昏黄阴暗的布光与零配乐更加重了本片残酷而写实的格调。

第一名:《恐怖分子》

豆瓣评分:9.0分

影片一开始就为这部电影冷峻风格定了调,一辆呼啸而过的警车,巷弄里,一个男人中枪倒地,无人过问,楼上的中年女人仍在若无其事地洗着衣服,对窗外事充耳不闻。杨德昌用一系列镜头,为我们不动声色地展现了什么叫做“冷眼旁观”。

通过多线索叙事方式,将影片中的人物串联起来,直到最后一刻收网,才发现原来看似零散却环环相扣。那个意外的恶作剧电话是揭开一个家庭伤口的开始,开头和结尾枪响形成呼应,尤其是结尾的枪响,巧妙利用梦境骗过观众视角,伴着蔡琴的《请假装你会舍不得我》增强了悲剧色彩,让人脊背发凉。

0 阅读:74

姨姨说八卦

简介:爱生活,爱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