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私募之“殇”

老虎财经 2024-02-21 22:40:16

保住之前胜利的果实,或是当下量化私募们最大的愿望。“灵均投资事件”将量化私募们拉入漩涡中心。当奉为信条的微盘股策略失效叠加风控形同虚设引发产品业绩暴跌后,昔日风光无限的量化私募还能走出穷巷吗?

量化私募们进入“旋涡”中心!

2月20日晚间,被点名的灵均投资深夜道歉,称将改进交易模型,严格把控交易进度。而“顶风作案”的灵均投资麻烦缠身,旗下多只产品年初至今的收益缩水超三成。

与灵均投资毫无二致的还有诸多百亿量化私募,比如明汯投资、九坤投资、幻方量化以及上海稳博投资等量化私募旗下多只产品跌幅极为惨烈。

有业内人士指出,量化崩盘,就是微盘股策略的原因。去年微盘股在市场上的表现极为出挑,因此被不少私募超配。不过,当毫无抗打能力的微盘股撞上极端行情以及DMA策略,不赀之损已是板上钉钉。

与此同时,私募们一头扎入微盘股之时,中大市值公司被忽视,一强一弱之下,多年付出付诸东流。

量化私募惊魂时刻

由灵均投资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仍在继续。

2月21日,“60秒卖出25.67亿”事件沸沸扬扬之际,百亿私募灵均投资选择在深夜发声,“下一步严控交易节奏,确保平滑交易与均衡交易”。

被公开谴责的灵均投资可谓是业内顶流。创始人蔡枚杰于2014年成立了灵均投资,在其掌舵下仅用了四个春秋就实现百亿规模。根据其官网显示,2018年灵均投资规模突破百亿,2022年的规模更是超过600亿元,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私募机构。

不过,如今的灵均投资却成了过街老鼠,被市场及投资者口诛笔伐。

业绩惨烈是其被投资者讨伐的主要因素。私募排排网数据,灵均投资正在运行中的产品有418只,披露业绩的有66只,其中单位净值在1元以下的有37只。该私募旗下“领航”系列有11只产品净值在0.6元至0.7元之间。

从回撤力度来看,领航系列在市场上的表现也尤为惨烈。灵均量化选股领航尊享1号、2号今年以来(截至今年2月8日,同下)的收益分别为-33.97%、-33.95%。其余的领航系列回撤力度也在20%至30%之间。

而灵均投资并不是个例,事实上,当前大部分量化私募都正处于至暗时刻。其中与之并称为量化圈“四大天王”的九坤、幻方、明泓以及上海稳博为主的头部机构净值回撤尤为明显。

有媒体报道九坤投资近日发给投资者的说明中指出量化产品短期业绩受到较大的冲击。私募排排网显示,当前这家私募有640只产品处于运行中,有23只披露了业绩。其中,有四只产品的回撤力度超过20%。九坤千舆中证1000指数增强专享7号、8号、九坤股票量化优选73号、九坤的日享中证1000指数增强1号年初至2月8日的收益率分别为-28.35%、-28.36%、-22.59%、-28.82%。

有意思的是,在去年8月份九坤投资创始人王琛发文叫屈,“中国量化已经承受了太多莫须有的恶意。”

明汯投资净值同样惨不忍睹。其旗下的明汯股票精选海享1号、明汯股票精选1期、明汯股票精选谷秋1号年内的收益率为-29.88%、-29.68%、-29.7%。此次可能是私募大佬裘慧明成立明汯投资以来遇到的最大困难。

“技术狂”徐进一手创立的幻方量化也遭到了重创,其旗下1000指数专享系列大多跌幅在20%以上。

除了四大天王之外,此前宣称“策略模型里的参数并没有很偏向微盘股,指增产品的市值敞口始终有正常的风控约束”的上海稳博也在劫难逃。私募排排网披露的该私募的31只产品业绩中,有17只产品回撤力度在20%至30%之间,其中稳博量化选股匠心系列1号、稳博量化选股匠心系列1-1号的跌幅接近30%。其此前宣称

蜜糖变砒霜

量化巨头集体翻车的背后,或是被这些机构视为信条的微盘股策略“失效”了。

有业内人士表示,2023年的小盘股吸金效应明显,很多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增产品持仓更加偏向指数成分股以外的小市值标的。但由于短期内的风险事件暴露,大量的资金抛售这类小市值股票,转而持有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成分股,造成小市值板块的流动性挤兑。在这种极端行情下,很多小微盘股风格暴露较大的私募回撤显著,即便是风格暴露适中的量化策略也面临一定超额回撤。

可以说,令一众量化私募元气大伤的微盘股策略此前被这些机构们奉为圭臬。

那么之前的微盘股策略到底有多火?招商证券托管部发布了招商私募基金指数2023年度回顾报告,其中指出微盘股在量化私募的持股中已经占到三分之一,而且持股占比越来越高。

从具体数据来看,30-50亿是目前量化策略最集中投资的股票流通市值范围,占比达17.1%,其次15-30亿占比13.3%,整个75亿以下的票投资占比达48%,小微盘几乎占据了一半。

从时序上看,15-75亿市值区间占比提升幅度最明显,而200-500亿这一原来最大的持仓市值区间则大幅下降。最大持仓市值区间从200-500亿变为30-50亿,持仓市值下沉趋势非常明显。

从指数涨幅来看,去年微盘股的确鹤立鸡群。广发基金指出,2023年全年微盘股指数涨幅达到了51.89%,最大回撤为-12.77%,对比其他宽基指数,它的表现确实亮眼。

相关指数在市场上一骑绝尘,因此成为公私募争相配置的对象。不少私募也凭借着微盘股策略在业内出尽了风头。

私募排排网显示,前文中提到的灵均量化选股领航尊享1号、2号在去年1月至11月末的收益率为4.83%、4.69%。

九坤投资旗下的九坤千舆中证1000指数增强专享7号、8号、九坤股票量化优选73号、九坤日享中证1000指数增强1号在这个阶段的收益率为16.15%、4.07%、10.94%、17.54%。

明汯投资与幻方量化的旗下与之如出一辙,多只产品的收益率在该阶段超过10%。

业内不少私募更是凭借着微盘股策略成为黑马。去年11月末,私募排排网披露了针对小市值、微盘股指数设立的产品有25只,其中衍复投资旗下两只产品的衍复小市值指数增强一号、衍复专享小市值指数增强1号近半年收益分别为9.63%、10.31%。小型私募时间序列旗下的时间序列小市值增强1号近半年收益率为7.93%。

两极反转的背后

不过月余时日,微盘股就从“小甜甜”转变为“牛夫人”,为何会在短时间内两极反转?

海通证券此前指出:微盘股的非流动性暴露较高,股价变动幅度会被显著放大。可谓是草木皆兵。

也就是说,这在整体环境并不佳的背景下,微盘股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21日,微盘股指数的变动幅度为-24.42%。短期内暴跌,一方面是自身“抗打”能力弱,另一方面也与机构们的DMA策略有关联。DMA多头端或主动或被动卖出,是导致微盘股下跌的重要原因。

DMA业务,即放了4倍杠杆的量化对冲。有私募人士表示,量化私募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就是多头端的微盘股、小盘股。

而当市微盘股行情不再时,4倍的快乐就变成了4倍的痛苦。第一财经指出,DMA里有很多是量化私募管理人自营资金参与的,不会放任自己的钱去承担确定性的亏损,所以就需要减仓,大规模减仓对微盘股会形成“踩踏”。积羽沉舟,也就不难理解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微盘股暴跌的同时,国家对中大盘股出手增持。今年2月份汇金称已于近日扩大ETF的增持范围。此前,中国国新也表示增持中证国新央企科技类指数基金。中证500、1000指数涨幅明显。Choice数据显示,2月5日至2月21日,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变动幅度为12.62%、10.9%。

中安鼎盛投资合伙人陈伯仲表示,微盘股指数波动加剧,而目前量化多头策略在市值暴露上更多倾向于中小市值,即便部分私募在市值暴露上做了相对中性的处理,但策略模型的超额收益获取依然会更加依赖于中小市值,所以在下行的行情中,一旦出现资金大幅买入中大市值股时,量化多头策略就会因为持仓这类权重股不足而跑出负超额。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