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被俘虏后自杀未遂,反倒给自己惹来了大麻烦

贱议你读史 2024-03-10 19:33:29

杜聿明被俘虏后,刚开始其实是没有自杀的念头,但是呢,他的思想在短时间内,产生了巨大的波动,以至于有了轻生的想法。

其实,他是想活下来的,是不想死的,可是,有这三方面的顾虑,就让他产生了轻生的想法。

第一:在辽沈和淮海战役中,杜聿明指挥军队和我军作战,在战场上导致我军不少官兵死伤无数。而且,在淮海战役的时候还释放了毒气,更为严重的是,他在指挥部队撤退的时候,挟持了近五万的群众作为掩护,导致一路上有接近上万名群众死亡。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抹不掉的罪责,因此,尽管杜聿明知道我军对待战俘,是坦白从宽的原则。但他也深刻知道自己手上的血债,因此,在杜聿明心里,他认为自己被俘之后,结局多半是不好的,他也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第二:杜聿明是个性格比较高傲,也是一个很爱面子的人,在决定生死存亡的战场上,老蒋的部队败在了他的手里,他没有脸面去见老蒋,也没有脸面见自己的同僚。要知道,在抗战之后,杜聿明不管去到哪里,都是走路带风,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在他身边都是鲜花和掌声。

而如今却当了俘虏,即使把他放出去,让他回到老蒋那边,颜面尽失的他也难以苟活。况且,他也是一个传统的人,在他心里,认为不管是报答老蒋的知遇之恩,还是保全自己的名节,他都没有理由再苟活下去。

第三:杜聿明的老母亲还有妻女,全家八口人都被转去了台湾。名义上是为高级将领们妥善安排家庭,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实际上呢,就是以此作为人质,让这些高级将领们老老实实的给老蒋卖命。

当然,能被批准去到台湾的家眷,那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去的。只有老蒋的高级嫡系将领,或者是亲密的中下级嫡系军官的家属,才有资格去。哪怕你是一名高级将领,但却不是老蒋的嫡系,那你的家眷也去不了。

因此,考虑到在台湾的老母亲和妻女,杜聿明也不敢苟活,他觉得自己唯一的出路,就是杀身成仁。

在这上面这三个原因里面,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是第三个,准确的说,是杜聿明心中的一个“孝”字。他是一个大孝子,在之前,长期的军旅生活让他顾不上侍奉母亲,如今,更不能因为自己的事情,影响到老母亲的晚年安危。

如果一些谣言传到了小岛上,那势必会影响家人的安全,尤其是老母亲的安危。既然自己过往没能尽孝道,那如今,也只能以自杀来换取母亲晚年的安全生活。

于是乎,趁着监狱管理员和狱友的疏忽,杜聿明以巨石击打自己的头部,不省人事。幸好送医及时,他被抢救过来了。

杜聿明自杀未遂,反倒给自己惹来了麻烦,被俘虏的战犯们,是不需要带脚链的,而且,生活上也比较自由。但是呢,为了防止杜聿明继续自杀,就给他戴上了脚链。而且对他的监管也变得很严格,24小时都有哨兵看管他。

一直到了1950年的11月8号,杜聿明从山东转去了北京的功德林监狱之后,他的脚链才被摘了下来。

虽然镣铐被摘了下来,但是为了防止他轻生,其他战犯们都是住的大通铺。杜聿明却被安排住去单人间牢房,而且,还安排了哨兵24小时轮换进行监管,对他进行的是单独管理。

一直到了1956年的1月10号,这一年,是杜聿明被俘虏后的第七年了,眼瞅着他的思想有了转变,没了极端的想法,这才对他网开一面,不再对他进行单独看管,让他过起了集体生活,对他的管理和功德林监狱里面的其他战犯们一样。

这时候的杜聿明,心态也变了,他把1月10号这一天,看作是自己的再生之日,这也就意味着,在他心里把这一天看作是,自己同过往斩断的一天,是他重新焕发新生命的一天。

0 阅读:6

贱议你读史

简介:八零后老腊肉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