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粟裕叶剑英反对打越南,陈云说了什么?让邓小平下定决心

壹曲终离散 2023-12-08 01:10:28

1979年,中国和越南之间爆发了一场惨烈的边境战争,史称“对越自卫反击战”。

这场战争的背景是复杂的,涉及到中苏、中美、中越、越苏、越美等多方的关系,也牵动了中南半岛其他国家的命运。

那时我军已经很多年没有进行过实战,所以在这场战争的决策过程中,中国的领导层和军方将领在是否出兵、如何出兵、何时出兵等问题上罕见地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和看法,甚至有些人是坚决反对出兵的。

但从结果来看,这场战争又给中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从此战后,美帝彻底地将中国视为了能够制衡苏联的关键力量,并给予了我们一些支持,越南的侵略野心和苏联的施压也都被反击了回去,中南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也得到了维护。

那么,当初面对越南的挑衅,中国的领导人是抱着怎样的目的决定开战的呢?粟裕和叶剑英又为什么会反对进攻越南?

一、越南的背叛和挑衅

既然是”对越反击战“,那么挑起战端的,则必然是越南一方。而中国和越南也曾是亲密的邻邦和同志,在越南的抗法、抗美战争中,中国曾不遗余力地给予了越南巨大的援助和支持,在越南进行工业化建设和发展时,也是与其一衣带水的中国,为其提供了经济和技术的支持,甚至很多设备都是直接从中国搬过去的。

然而,越南却对中国的友好和慷慨回之以冷漠和背叛。

而这一切,还要源于法国的殖民历史。

在二战之前,法国在东南亚建立了大片的殖民地,并将柬埔寨、老挝、越南三国再加上中国境内的广东湾一起合并成了“法属印度支N联邦”。

在后来的反殖民战争中,由于越南人口较多,在法越战争中付出了最多的兵员,这也导致越南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对另外两国都有着更大的话语权。

但此时的越南还未完全统一,北越的社会主义阵营长期与柬埔寨有着利益往来,但柬埔寨后来上位的波尔布特却对越南人没有好感。后来他又在国内清洗中处死了约两万的越南移民。这让两国关系变得更加激化。

同时,越南在1976年统一前,也有一系列的对中国不友好的行为。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在南海岛礁上并没有分配太多兵力驻守,这让南越有了吞并南海永兴岛的想法,还多次派遣军舰和飞机对中国的南海岛屿进行骚扰和威胁,甚至与中国海军展开了武装冲突和枪战 。

此外就是持续不断的边境骚扰和袭击,越南在中越边境上的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区,频繁地进行了越境的侵扰和破坏,还在边境上故意设置了地雷和陷阱,对中国的边境地区的居民和设施进行了暗杀和破坏,中国边防人员和平民被打死打伤的超过200人。

对于这样莫名其妙的敌意,中国这边完全无法理解,越南似乎完全忘了中国此前的帮助,还大肆驱赶华人侨民,每个人就算要离开,也必须交12两黄金的人头税。

这些行为都严重地伤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民族情感,也严重地破坏了中越之间的友好关系和互信基础。然而,越南却对中国的善意和努力视而不见,对中国的警告和威慑置若罔闻。不仅没有停止对中国的侵犯和挑衅,反而加大了对中国的敌对和攻击。

那就不好意思了,只能用战争这铁一般的事实来教会越南背叛的代价。

二、越南的侵略和挑战

在赶走美国侵略者之后,越南似乎越来越膨胀。正如我们上面所提到的,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在很长时间内都同属一个国家,所以隔阂也相对较少。随着苏联又接连投来橄榄枝,越南新上任的黎笋,展现出了统一整个东南半岛的野心。

越南威胁所达到的顶点,那就是对柬埔寨展开的侵略。

柬埔寨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和战略伙伴,虽然波尔布特的行为确实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但谁又能说越南吞并了柬埔寨后,情况就会更好呢?更何况这个时期越南根本没有什么外交和政治压力,擅自发动战端,已经充分表现出了它的战略野心。而中国决不能放任自己的边境出现这种问题。

邓公当时判断,中国此前一共给越南提供了足足10亿美元、现值200亿元的经济援助。站在越南的角度,如果因为南海问题与中国发生冲突,苏联是不可能越过中国在事实上为越南填补这个资源空缺的。

换句话说,越南在对中国的挑衅,又于自己没有丝毫利益的情况下,全面倒向苏联,这只能说明越南有信心可以靠自己从中国手里拿到利益,而非依靠苏联的援助。

这几乎就等于是赤裸裸的战争挑衅了,尤其是对于中国和其他的中南半岛国家。

三、中国的反击和惩戒

在收到柬埔寨的求援消息后,邓公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要出兵援助,但毕竟越南没有直接大规模侵略中国,对于柬埔寨的求援,中国应当以何种理由、何种烈度来出兵呢?如果真的出兵,又该以什么目的为最终导向?这些都是问题。

在邓公正因这些问题所苦恼,而要开展中央军委会议进行讨论时,谁料在座高级军官,大多数都反对对越南开战。作为邓公当年的老战友,粟裕大将和叶剑英元帅的分量尤其重。他们都是新中国最优秀的战略家和战术指挥者,不论是军事理论还是实践,都有着突出的贡献。

而他们反对开战的理由,也十分充足。

比如在战前准备方面,二人提出,越南此前刚刚击败了美国不久,士气和战斗力都在巅峰状态,武器弹药方面既有中国此前的援助物资,又有苏联的支持,还在统一战争、对美作战中缴获了不少。而解放军自对印作战以来,就已经很久没有进行过实战,贸然开战恐怕会吃亏。

其次是,叶剑英和粟裕担心,越南对柬埔寨的行动或许也是假动作,他们的真实目的或许就是引诱中国进行兵力调动,以策应苏联大军从北方进行进攻。如果苏联真的出兵了,以当时中国的实力恐怕到时候会酿成一场灾难,不论输赢,中国人民都会尝到苦果。

苏联的战略投送能力在当时的世界算是首屈一指,恐怕与美国相比也算是并驾齐驱。就在1977年,为了报复曾经的“小弟”索马里的背叛,勃列日涅夫下令出动了苏联的战略空军。短短四个月内,就向埃塞俄比亚投送了上千辆各式坦克、轮式装甲车等等。还附带海量的步兵火炮,可以现场组装的固定翼飞机及直升机等等等等,这批物资的总价值接近10亿卢布。财大气粗的苏联为了保证这批部队的信息通畅,甚至还顺道发射了一颗专门的军用卫星。

如此恐怖的实力,让许多将领感受到了更甚抗美援朝前,那种对美国的恐惧。

当时国家刚刚进行了改革开放,包括粟裕和叶剑英在内的许多军委成员都认为,目前应当把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考虑。

粟裕和叶剑英的这些观点,对邓小平的决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让他不得不重新考虑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但如果不给越南一些教训,如果真的等越南主动对中国发动进攻,那时的处境难道就会更好吗?

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整合了大家的意见,并劝服了那些反对开战的军委元老,他就是陈云。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元老,陈云是党内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对邓小平的决策表示了赞同和支持,并且认为打越南是必要的也是正义的。

但对于各位将领提出的实际问题,陈云也给出了解决办法。他认为,目前大家的争论点,其实仍是这场战争将要达成的目标问题,即,作战目的不明确。同时,在战略指导方向上,苏联的威胁也不可不忘,战争进行的形式在达成最终目的之外,还必须尽量避免让苏联看到机会。

整合了这些问题之后,陈云提出了自己的药方——速战速决。

速战速决,是这次战役的核心指导纲要。要求解放军在不动用大量北方防线兵力的情况下,从各军区都抽出少量部队参与作战。同时必须隐蔽集结,不能让苏联发现有大规模兵员调动的痕迹。

我军在进入越南境内后,应尽快瓦解越南未来进攻中国的能力和意志,尽可能收回中国曾援助北越的那些工业设备,并摧毁越南经中国指导所建立的工业能力。这一套动作将在物理上断绝越南对中国的武力威胁,还能打消越南继续图谋整个东南半岛的野心。

在政治方面,黎笋为了应对解放军的威胁,必然会进行大规模战争动员。但中国的目的并非侵略,而是惩戒,所以在解放军达成目的撤退后,可以消除一部分越南军民对中国的敌视,并将这战败的结果归结于黎笋政府的头上,维护人民解放军的正义性。同时这样的非占领性质的军事行动,也可以最大程度得到国际谅解。

四、对越反击战的经过和结果

中国对越南发动反击战的决策,最终得到了粟裕和叶剑英的理解和支持,但战役仍是十分辛苦的。解放军在对越反击战的前期,遭到了越南民兵的顽强的抵抗和反击,越南军队的主力虽然在侵略柬埔寨,但黎笋早已准备了国内相对亲华的几股势力作为应对中国的炮灰。

毕竟黎笋当时仍是国家领袖,军令是不得不从的。这些部队加上民兵在中越边境地区修筑了大量防御工事和障碍物,越南的军队在边境地区利用了地形和气候的优势隐蔽在密林之中,时刻准备着对中国部队进行游击作战,这让长久以来缺乏战火磨炼的新一代解放军吃尽了苦头。

但靠着各部队光荣的历史传统,以及人民子弟兵们的英勇战斗和积极学习,解放军这边还是圆满完成了主要作战任务。

至于黎笋,他在发现国内北部工业设施被毁后,同样十分愤怒。恰好中国的行动也为其除掉了一些政敌,在中国撤军后的短时间内,黎笋的威望非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不少,在黎笋的号召下,越南全民持续维持着漫长的战争动员状态,又与中国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轮战。

如此漫长的时间,也让越南人慢慢醒转,开始将矛头转向黎笋本人,但在其高压统治之下,战争仍旧持续了下去。

而最后终结这场噩梦的原因,也并非是越南人民的屈服,而是黎笋的下台以及苏联的解体。至此,越南终于主动停止了这场源于野心的愚蠢战争。

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值得反思的地方还要更多。比如说,战前原本反对战争的粟裕,在开战后也进入了战略指挥层对前线战事进行指导,战争后期许多漂亮的穿插作战,就是出自他的建议。

而面对新一代解放军在作战时暴露出的诸多问题,粟裕也是深感无奈,为了防止之后再犯,他在后来专门针对这次战争中解放军暴露出的弱点,撰写了一本《对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作战方法几个问题的探讨》,以此警醒后人。

4 阅读:1148

壹曲终离散

简介:聚焦国际动态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