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昼:有个好养母,有个宠爱他的皇帝哥哥,一生过得有多潇洒?

闻学天史 2024-02-05 21:20:44

弘昼的一生“千古百怪”。他是雍正的第五子,他做事“荒唐”,但又被人们认为是大智若愚之人的皇子。

他本该跟三哥弘时一样,成为四哥弘历夺嫡对手的,但他看得很通透,早早就公开退出了夺嫡,安心做他的富贵王爷,他也就此成了乾隆唯一一个得到善终的兄弟。

因此大家都认为弘昼聪明,他非常了解乾隆,他闹归闹,但能把握个度。

因此,他让乾隆又爱又无奈,那么,他是如何做一个知足常富贵王爷的?

福分不浅:自幼有个好养母,有个对他教诲的叔叔

弘昼的生母是耿氏,是汉人,家族实力一般,当时在胤禛府邸只是一个名分不高的格格。一生也只有弘昼这个孩子,估计也不怎么受宠。

从生母的角度而言,所以弘昼从一出生就注定很难轮到他继承父亲的位置了。

但弘昼运气好,生母虽说地位低,但他的养母对他的人生影响很大,养母是乾隆的生母熹贵妃钮钴禄氏。在钮钴禄氏的培养下,弘昼和弘历关系非常好。

而弘昼和弘历的影响下,两人都活得高寿,弘昼活到60岁,乾隆活到89岁,60岁在那个朝代也算是高寿了。弘昼是先于养母去世的,养母钮钴禄氏活到了86岁,弘昼一生都被钮钴禄氏保护好好的。

弘昼曾犯过一次出格的错误,就是打劫运钞车,令乾隆震怒,最后还是养母钮钴禄氏说情,弘昼才免去乾隆的处罚。

因为乾隆是一个大孝子,对母亲的话言听计从,母亲还说弘昼就是缺钱才打劫的,要是有钱他也不会犯这个出格的错误。乾隆没办法,只好答应母亲,放过弘昼了。

所以说,弘昼除了大智若愚之外,她还有一个爱他的养母,能安稳地保护她一生。除了有一个好养母,弘昼的福分还不浅,他其实还有一个很有实力叔叔罩着。

此人是谁呢?

弘昼小时候,因生了一场大病,四处寻找无果,关键时刻是十三叔胤祥找到了治好他的方法,这才挽救了弘昼这条命。

胤禛看到弘昼活过来了,就说:要是没有十三叔为你寻医访药,你就没命了,是你二阿妈给你第二次生命的。以后啊,十三叔你的二阿玛了。

不过,当时胤禛遵从父亲康熙的意愿,一直以“孤臣”自诩。他和老十三的亲密关系很隐晦。

这件事后来被别人知道的是,老十三去世以后,弘昼才在祭文中交代此件小事。

所以弘昼的确也跟十三叔一样,很看重兄弟情义,从小对哥哥弘历很尊重。从小一起和哥哥弘历读书识字,但在他们12岁的时候,皇爷爷康熙来府邸串门,一眼就看中了弘历,便接回了皇宫亲自教导,只留下弘昼和弘时三哥,只是这个三哥从小就坑他,弘昼也不喜欢和他在一块玩,只是时常会思念哥哥弘历。

弘昼曾说:我们兄弟虽然不在一块,但他的心是一直与哥哥在一起。而乾隆也说过,他们兄弟“相得无间”。

两兄弟友爱之深,不与哥哥争皇位,做到谦让有度

雍正即位后,虽嘴上说着秘密立储,但他对弘历的态度,谁都知道他心目中的继承人是弘历。就说康熙的周年祭典,连续两年都是弘历代表去参加的。

从这点来看,弘历在雍正当时最受宠的皇子。所以三阿哥弘时很不甘心了,毕竟他是雍正最年长的儿子,凭什么弘历可以,他为啥不可以?

于是,他在患得患失的情况下,最后莫名其妙站队了老八那边。雍正一怒之下,不仅将他过继给老八,还开除他的宗籍。

而弘昼对一切不管不问,继续专心读书,闲时,就找四哥弘历对对诗,聊聊天,他们的老师张廷玉时常夸弘昼和弘历这两兄弟友爱之深。

甚至在三哥弘时死后,夺嫡候选人只剩他和四哥弘历,他也是丝毫没有要夺嫡的念头。

而且还时常在父亲雍正和哥哥弘历面前透露自己无心皇位。雍正看到弘昼这种不争不抢的态度,甚是欣慰。弘历也对这个弟弟非常放心。

可能是雍正觉得这个儿子太懂事了,心里总有些愧对他。毕竟知子莫若父,对于哥哥弘历也是非常了解,担心之后的弘历对这个懂事的弟弟下手。

所以雍正临终前专门留遗诏,让弘历当皇帝后,要好好对弘昼。

弘历上位后,他对这个懂事的弟弟如何呢?

有养母护身,有哥哥包容,彻底放飞自我

弘历即位后,对弘昼的好到什么程度呢?不仅将父亲的府邸的所有财产都给了弘昼,除此之外,乾隆给他置园地、宅子。乾隆表示,朕现在是皇帝,什么都不缺,你弘昼想要什么,都统统拿走,哥哥赏给你。

那时的弘昼才年仅26岁,已经是京城最有钱的王爷了。而且乾隆对他的恩宠还没完,乾隆2年时,乾隆还将弘昼的生母裕妃耿氏升为皇考裕贵妃。

要说,最能彰显乾隆对弘昼的恩宠和包容度的,还是弘昼暴打了一个重用大臣讷亲。

这个讷亲来的历可不小,他是康熙朝托孤大臣遏必隆的孙子,他本人还是乾隆朝的军机大臣之首,是当时乾隆跟前的大红人。

可讷亲偏偏招惹到了弘昼,弘昼可不把他当回事,当场就给他一顿暴揍,当时乾隆也在场,也没拦着。

事后,乾隆借口说弘昼被太后宠坏了,没个分寸,他当众打人就打了,我不管了,以后你们少招惹他就是了。

自此以后,在朝堂上,没有一个敢去惹弘昼的。此时的弘昼彻底放飞自我,要地位有地位,要钱有钱,唯一没有的就是没有个正儿八经的官职。是乾隆不信任他这个弟弟吗?

其实,并不是乾隆不信任他,乾隆也想给他安排个重要官职,但当时有很多叔叔都在任上,重要的位置和官职还真的轮不到弘昼。

所以,后来乾隆实在没办法,就安排他给自己的皇长子永璜当老师去了,这对弘昼这个弟弟也是相当的信任了,也侧面说明,弘昼的文化水平和品行是相当有水准的。

从哪里看出弘昼的品行呢?就弘昼当时的地位,有可能早就妻妾成群了,可弘昼却对感情专一,作为亲王的他,一生只有三个老婆,一个嫡福晋,两个侧福晋,他共有9个孩子,7个是与嫡福晋吴扎库所生的,可见弘昼对发妻的钟情到什么程度了。

弘昼不管在雍正朝还是乾隆朝,他都喜欢跟找叔叔一起玩,雍正朝就整日跟十三叔待在一起。到了乾隆朝,就喜欢跟十二叔和十六叔待一起玩。在十二叔主持丧礼时,弘昼总是充当十二叔的助手,忙东忙西,跟十二叔学了不少丧礼的专业知识。

乾隆十三年,乾隆富察皇后的丧礼就是由弘昼和十二叔一起主持的。不过,在丧礼上却因儿子永璜看上没有伤心之情,迁怒了乾隆。前面也说过,弘昼是永璜的老师,所以看永璜这个样子,认为是弘昼没教育好,直接拿弘昼当出气筒,扣了弘昼的三年俸禄。

等到乾隆气头过了,觉得挺对不住他这个弟弟的。后来弘昼的宅子着火了,损失严重,乾隆大手一挥,从内务府批了一万两银子给弘昼修宅子,还对弘昼说:朕知道你不容易,罚你的俸禄不罚了,免得咱妈又说我对你不好。可见,他对弘昼包容度有多大了。

自从办理富察皇后丧礼之后,弘昼非常热衷于办丧礼,没有正经的丧礼,他就在家里给自己办丧礼,丧礼上的相关礼仪,他一样都没落下,他坐在上边又吃又喝,让下人在下面给他哭丧,他这才满意的收场。

后来,他觉得这样既好玩又可以发一笔小财,每次给自己办丧礼的时候,都让朝中大臣来参加丧礼随礼,这让大臣们个个见他就躲,总担心碰见他没好事,弘昼这样的表现越让大臣们反感,乾隆就越开心,不仅没怪这个弟弟,还默许他“荒唐”的举动。

乾隆十九年,尊重哥哥一辈子的弘昼,人到中年,越发越放飞自我。某日,乾隆想去盛京祭祖,结果却赶上了科举殿试,乾隆就想到了他的弟弟弘昼,让弘昼替他盯着这次殿试,他去祭祖。

这可是殿试啊,他不亲自监考,却让弘昼盯着,可见,他对弘昼有多信任了。

不过,经过此事后,弘昼可能有点飘了,在又一次八旗子弟内部殿试时,乾隆让弘昼和他一起监考,可这些八旗子弟答题比较墨迹,饭点儿都过了,没有一个答完的。弘昼觉得哥哥还没吃饭,就劝乾隆去吃饭,这里有他盯着,乾隆说不着急,他再盯一会。

可弘昼却说,你不想去吃饭,难道怀疑他会跟考生串通作弊吗?这话一出,把乾隆气得半天不说话,等殿试结束后,弘昼回到家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第二天赶紧找哥哥请罪去了。

乾隆见到弘昼认错的态度诚恳,敲打弘昼说:就凭昨天你说的那句话,朕真的与你计较,早就将你得脑袋砍了。

乾隆也就放狠话吓唬吓唬弘昼,他要是真生弘昼的气,那能还让他过夜?经此事后,也没见弘昼有啥收敛的,但乾隆可对他还是待之如初。

后来,乾隆担心这个弟弟又出什么幺蛾子,除了偶尔让他编编书,还让祭孔之类,没让他承担过什么重要职务。弘昼也是乐得清闲,虽没有职务,但有俸禄,一生就这样当着一个知足常乐的富贵王爷,直到终老。

据说,弘昼临终前,乾隆问他还有什么心愿未了的,他当时病重说不出话,便一边磕头,一边比划着给自己画个帽子,意思是能不能给他个铁帽子戴戴,可乾隆考虑到弘昼半辈子除了出丧,就是做“荒唐”之事,给他个铁帽子也说不过去啊,所以乾隆没答应。

不过,乾隆最后还是让他的二儿子永璧承袭了他的“和亲王”爵位,就相当于破例为他没有降爵,按理儿子继承是要降为郡王的。如此看来,乾隆对弘昼也算是够意思了,对得起他的嘱托。

最终,弘昼在乾隆三十三年寿终正寝,享年60岁。

弘昼去世后,乾隆还为他尽孝,在弘昼生母90岁大寿时,乾隆还专门为她办了一场大型的生日庆典,不仅亲自来祝寿,还将耿氏的位分提升,升为裕皇贵妃。

所以,乾隆和弘昼这60年来的手中之情,在无情皇家,实属难得可贵。

写到最后

弘昼的一生很幸运。因为他有个好养母,有个有实力的叔叔罩着,有个皇帝哥哥恩宠。弘昼虽只比乾隆才晚出生一个时辰,但却被乾隆从小护到大。原因很简单,钮祜禄氏是一个慈母,对弘昼有很深的感情,乾隆又是一个孝子,他爱屋及乌。加上两兄弟友爱之深,弘昼又无心皇位,他不是只爱闹吗?那就闹呗!

7 阅读:3041
评论列表
  • 2024-02-25 13:44

    自污不威胁皇权,聪明,很累,提心吊胆的一生。

  • 2024-04-12 22:00

    当皇帝其实也很累的 我要是在帝王家 我宁可是一个闲散富贵王爷

  • 2024-03-31 21:56

    聪明

  • 2024-03-16 12:26

    李正老师视频原文你是直接拿来炒啊

闻学天史

简介:放他三千裘马去,不寄俗生,唯贪我三枕黄粱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