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机变便宜的真相

科智时势 2024-01-22 10:52:42

在1970年代有一台彩色电视机,是足以让人称羡的大事,加上一台要价不便宜,并不是户户都可拥有,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年代。

在大通膨时代下,美国一般规格的电视价格反而逆势溜滑梯,不仅因为制造成本下降、低成本竞争,还包括最关键的隐藏版原因—贩售观众的收视数据。

精句选粹■Today,you can snag a 32-inch TV —more than double the size of RCA television from 1973 —for under $100.

1973年3月,纽约时报刊登一则消息,美国无线电公司(RCA)宣传其「新型低价彩色电视」,当时一台15吋电视要价379.95美元,相当于今日约2694美元。 如今,人们可以不到100美元的价格买到一台32寸电视,且屏幕尺寸可是当年2倍大。

在Best Buy和Target等实体店,以及Amazon等电商中,一些55吋电视的总价不到250美元,价格竞争激烈。 在食品杂货齐涨的情况下,客厅里的电视不但没涨价,甚至愈来愈便宜,这可不是因为制造商的一片好心。

屏幕尺寸愈变愈大

电视价格下滑的因素有很多,包含制造成本下降。 市调公司Circana的顾问格农(Paul Gagnon)指出,靠着「母玻璃基板」的发展,屏幕已经从个别制造,逐步转变为以大型母玻璃裂片而成,格农说明,「这就是电视变得愈来愈大,价格并没有上涨的原因。」

另外近几年来,新公司以相对更低的成本进入美国市场,导致价格战更激烈。 最近愈来愈受欢迎的两家公司都来自中国,分别为2014年进驻的TCL,以及2015年进驻的海信(Hisense),且这两家在全球市占率皆持续成长。

据观察,现在TCL在美国大型商店随处可见,就像数十年前的摩托罗拉(Motorola)或RCA一样无处不在。 格农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的结果是利润率下降。」

另一方面,电视在过去十年转变的不只是载体本身,内容产业更是发生极大变化,愈来愈多人不再依赖传统的有线电视提供收视选择。 人们转而从百花齐放的流媒体中,选择自己有兴趣的类型来收看,例如Netflix、HBO Max和Disney+。

如今,能够轻松使用和访问流内容的连网电视,成为家家户户标配,其被称为「智能电视」。 根据尼尔森年度营销报告,2022年时美国人观看流内容的时间,已经超过1900万年。

然而,电子隐私信息中心的消费者隐私倡议兼法律顾问乔汉根(Sara Geoghegan)指出,「当我们看电视时,电视也在看着我们,智能电视收集大量信息。」

内容产业播出方式大变革

如同串流服务颠覆有线电视的市场一样,智能电视也扭转了电视制造商的营运方式,如今,大多数电视制造商兼任资料中介,通过收集连网客户的收看信息转化为新型获利方式。

搜集更多数据可能促成电视制造商降价的原因之一。 格农说明,电视制造商无论是使用自己专有的智能电视操作系统,或与Roku或Amazon Fire TV等第三方流媒体公司合作,只要愈多设备占据消费者的生活比重,制造商就能获得更多广告或订阅注册的营销机会。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接受这项全新的商业模式。 「我们的个人信息货币化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乔汉根认为,新平板显示器售价仅70美元的主要理由之一,竟是被当作情资搜集工具使用,许多人在得知后可能会感到不舒服。

每个电视制造商通常不公开其搜集的数据量,乔汉根指出,一旦客户设定了他们的智能电视,观看习惯、位置以及可能更多的个人资料就会被收集和共享,除非该客户调整设备的安全设定。

“当你观看电视时,我认为你不会想到这些发生在你家里的私密事情会被用来以这种方式来分析你,并向你推销东西。”乔汉根如是说。

1 阅读:112

科智时势

简介:专注智能时代的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