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疗到教育再到消费,福州信息技术应用触角不断延展——数字赋能“智”造幸福

福州日报 2024-05-20 12:50:14

数字医疗让健康服务更优质,数字教育构建更加公平包容的体系,数字消费助力场景升级乐享便利……在福州,数字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从养老医疗到基础教育再到购物消费,新技术、新平台、新业态不断涌现,数字化触角延伸到城市公共服务和生活的各个角落。数字驱动让公共服务更普惠、城市生活更便捷、人民生活更幸福。

17日,运载火箭技术专家李光亚为二附小师生带来航天专题讲座。当天的活动在9所联盟校直播。 记者 叶诚 摄

数字+医疗 护航全民健康

“本来都做好去大医院的准备了,没想到卫生院就解决了我的难题。”近日,家住晋安区寿山乡前洋村的岳女士开心地说。前阵子,她感觉腰痛,并伴随下肢麻木疼痛。寿山乡中心卫生院医生给她拍片后,通过远程影像系统发送至晋安区总医院,根据诊断结果对症治疗,让她得以最小代价、最短时间痊愈出院。

如何确保优质资源沉下去、医疗水平提上来?完善分级诊疗、强化市县联动是福州医疗体制改革一大亮点——每家县级总医院整体纳入一家市属公立医院医联体网格,协调其他省、市级医院通过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等形式,对网格帮扶充实,逐步形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分级诊疗网格化格局。

为了完善分级诊疗,破解看病难,福州组建了8个医联体、13个专科联盟,在全省率先实现医联体对县、乡镇(街道)全覆盖;同步建设8个县域医共体,均已达到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评判标准。

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庭冷落,“一热一冷”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如何让群众方便“看上病”的同时更方便“看好病”?福州依托全市统一医疗便民服务平台“榕医通”,在全省首创“积分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市1900多名专科医生参与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汇集智能签约、团队协作、医患互动、预约转诊、医护上门等8大功能。居民线上下单、医疗机构抢单、医护服务到家,居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基本医疗服务。福州还在全省率先推进家庭病床服务,打造“医院—社区—家庭”全闭环健康照护模式。

最近气温波动大,一大早,马尾区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卓栩和护士、理疗师就拎上移动医疗健康服务包,敲开顾依姆的家门。

顾依姆患有脑卒中后遗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生活不能自理。“血压、血糖正常,我们过几天再来。”“太感谢了,还好有你们在。”卓栩和护士给她做了生化常规检查,理疗师为她进行针灸按摩、康复锻炼等,并告知其家属相关注意事项。

“我们遇到急事会打电话给卓医生,有需要的话,他们还会喊来上级医院的医生上门指导用药。”顾依姆的儿子陈先生说,专属医护不仅照顾了母亲的身体,还为家庭减负,“一个建床周期是3个月,医保统筹后,个人仅支付不到500元,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都大大减轻。”

信息化浪潮下,如何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在把控中药质量关口的同时,打通基层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让“人等药”变“药等人”?

在福清市智慧共享中药房里,淡淡的中草药香弥漫在空气中,记者追随一张远程传送的药方,目睹从接方到出库配送共计10余个标准化、智慧化流程。“借力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药房在收到中药处方后,由专业中药师审核、药房调剂人员调配,再由中药师复核,然后使用符合要求的水煎药,最后将药品送到指定地点。”福清市中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智慧共享中药房以福清市中医院为核心,当地24家基层卫生院及乡村卫生室为网底站点,顺利实现中医“问诊、开方、配药、送药”全流程闭环管理。

福清市中医院共享中药房内大屏显示各药方的完成程度。记者 石美祥 摄

数字+教育 看见更大世界

“期中复习要注意梳理短板,依标扣本,方法为先……”前段时间,鼓楼第二中心小学教育集团与南平松溪县水南小学、松溪县人民小学、福州永泰县红星小学、宁德屏南县国宝小学、陕西延安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等五所共建学校的六年级语文老师们正在分享备课心得。虽然隔着屏幕,老师们研讨的热情却一点不减。

这是鼓楼区打造的以鼓二小为核心的远程同步互动教学系统。经过几年发展,学科远程专递课堂已拓展到多个学科,形成一对一、一对多、点对点和无生模式等教学模式,以及“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研模式,受到央视《焦点访谈》的关注。

今日之福州,数字化春风扑面而来。在教育领域,优质课堂时空交叠处处可见,优质课程跨越山海时时可及。

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利用信息技术,全市194个基础教育阶段教育集团、879所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共研、资源共享、管理共融,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了精准推送。

这只是福州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亮点之一。在福州,数字融入教育各个层面,“翻转”原有的教育方式,开辟智慧教育新图景。

校园管理,有数字赋能。作为全市校级应用管理平台,福州市智慧校园综合管理系统在设计伊始便遵循“学校全覆盖、学段全包含、接入全畅通、场景全贯穿”的理念,覆盖全市2487所学校,满足中小学和幼儿园各学段需求,为全市信息化建设和运用打下坚实基础。

师生的成长成才轨迹,也有数字赋能。“通过个性化应用系统,我们伴随式收集与学生相关的各方面数据,形成学生的成长画像,通过自画像模型,实现更科学更精准的管理。”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在教师管理和能力培养上,也有对教师数据的伴随式收集和结果采集,建立“一师一档”数字档案,形成教师队伍大数据,构建教师个人和区域管理画像,帮助教师制定职业成长规划。

深耕人才沃土,福州的教师数字化素养之“叶”愈加繁茂。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教师队伍数字化素养是关键。福州市与中国教育学会、福建师范大学签订高素质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投入大额资金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教育数字化师资培养计划,举行教师数字化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竞赛、智慧课堂团队赛、数字教育能手大赛等,以赛促培、以赛提质,不断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持续夯实数字教育人才基础。

同时,作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基地主体单位、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实验区,福州还深入探索AI/VR/AR+教育,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家校社网“三个一体化”建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政教育体系初步建成。

数字+消费 乐享多元体验

数字化浪潮下,消费有什么新玩法?在福州,通过数字赋能,数字消费不仅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还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购物和休闲体验。

“逛”线上超市已经成为许多福州人,特别是年轻市民的消费习惯。不出家门,拿出手机,打开朴朴超市app,选购所需日用品,下单后通常不出半小时就能送货上门。这样便捷的购物还有新玩法吗?有!鼓楼区正在举办的第七届数字生活节,用3周时间、6场活动,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智慧家居,展示数字消费新玩法。

鼓楼数字生活节还推出“数智鼓楼”种草计划,消费者可以根据电子书,了解数字生活节最全消费指南,并线上种草、线下打卡主题活动及数字消费应用场景。

消费空间还能再拓展、消费场景还能更多元吗?能!今年4月,“福元宇宙2.0·闽江之心AR游园会”震撼登场,以闽江之心景点为依托,现实场景与虚拟景象交相辉映,让市民一边欣赏梦幻场景,一边抢“红包”,带来新鲜体验。

据了解,闽江之心AR游园会是全国首个元宇宙商业消费街区城市级创新消费新地标,包含数字消费场景、城市文化板块、全民互动娱乐等内容。市民用手机扫描闽江之心区域内的中洲岛、青年会、解放大桥等建筑,即可领略“福元宇宙2.0”中丰富的数字内容场景和数字消费体验。对广大商户而言,通过技术创新、开展数字空间运营,能够为街区持续提升客流量,是数字时代进行精准客户营销、释放商业增量的一大利器。

过去一年,文旅市场火热,各地频频出圈,在数字赋能下,福州文旅以文化为魂,玩出了新花样。

在镇海楼AR体验点位,打开摄像头识别场景,便能“召唤神龙”,抽取“事业签”;在福山郊野公园,可以参与找福气集精灵的游戏,兑换优惠券……大型建筑和公园里的AR互动场景,让游客的游览体验进一步升级。

数字还赋能古厝保护。以“鼓楼智脑”为数字底座、“有声鼓楼”为展示平台,150座古厝、78条街巷、11处革命文物、11个景区公园、18个非遗文化等传统文旅资源得到了数字化、资产化保存,推动文旅消费可持续发展。(记者 林文婧 林晗 冯雪珠)

0 阅读:13